东中西部差异
引资,发展迅猛
(2)产业结构差异
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西部经 中部经
东部经
济地带 济地带
济地带
产业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 加工制造业和第 结构 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 三产业相对发达
工业 以重型产 表现出一定的 以轻型或轻重混 结构 业为主 过渡性特征 合型产业为主
“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 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 半岛、辽东半岛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 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 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 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3)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素 交通运输状况 交通完善,海运便利 交通不便
其 地理位置
他 因
通
信
素 市场经济
临海、发展开放型经济 缺少对外开放的优势
发达,联系便捷
较落后
多种所有制发展
所有制结构较单一
能力训练:
1.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C
A、吉林、安徽、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西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D、河北、山东、辽宁、天津
2.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3.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 会经济原因是:( A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 远近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B
A“南重北轻,东轻西重”
B“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
5.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A
A、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B、深圳、海南岛、珠海、厦门
C、浦东、深圳、珠海、汕头
D、深圳、海南岛、厦门、三峡
完成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及差异
地带 东部
范围
地位
优势 条件
存在 问题
地带 工业化进程
东部地带 较快
中西部地带 相对滞后
工业产值 工业结构 城市化水平
较高
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民营企业占较大比重,高新 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较高
较低
仍然以传统 型工业为主 体
较低
城市综合实力
较高
较低
城市密度
较大
较小
3.差异的原因
(1)自然条件原因(地形、气候、位置) (2)社会经济原因
(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对外开 放时间
对外开 放程度
外资吸 收能力
中、西部地带
较晚 较低
较弱
图1-18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
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4个经济 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 位开放格局。
工业化阶段——中国目前区域发展的阶段
辽中南工 业基地
京津唐工 业基地
沪宁杭工 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 业基地
振 兴 东 北 老 工 业 基 地
项目
内容
区位 煤、铁、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海陆
振 优势 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展潜力大
兴 历史 东 地位
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新中国工业的 摇篮,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3)优化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 国际市场
(4)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东部海滨城市
中部沿河城市
中国西部城市
思考: 为什么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
二.东、中、西部经济差异 1.划分范围
东部
中部
西部
2.差异比较 探究思考: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图1-13 (2)产业结构差异 图1-14 (3)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图1-17 (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图1-18
北 面临
老 工
的问 题
业
经济体制落后,生产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枯竭 (大庆),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竞 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经 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逐渐扩大
基 振兴 (1)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体 地 措施 制的建设,
(2)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工制造业
①历史基础 ②产业结构 ③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④开放政策
区域
影响因素
自 地形
然 因
气候
素 自然资源
东部地区
社 城市化水平 会 因 科技、教育和文化 素 对外开放程度
经 发展基础
济 因
产业结构
素 交通运输状况
其 地理位置
他 因
通
信
素 市场经济
中西部地区
区域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影响因素
自 地形
然 因
新优势, 产业升级
完成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及差异
发展 方向
中部
西部
完成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及差异
地带 范围 地位
东部
12个沿 基础设施 海省市 最好,城 (北京 市化、科 不沿海)技水平最
高。
中部 西部
优势
存在 发展
条件
问题 方向
农业基地 能源、 发挥沿海 多,工业 原材料 的区位优 雄厚,交 不足, 势,发展 通(海运) 北方缺 第三产业 便利,经 水,河 和集约化 济国际化 流下游 农业,发 程度高。 多洪涝 挥技术创
气候
素 自然资源
平原、丘陵为主
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非季风气候广,干旱高寒
短缺
丰富(能源和矿产具
社 城市化水平 高
有明显优低势)
会 因
科技、教育和文化
发达,科技人员集中
低,人才缺乏
素 对外开放程度 高,吸引外资能力强 低,以传统工业为主
经 发展基础
雄厚
薄弱
济 因
产业结构
较合理,二三产业比重大 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项目
东部经济地带
中、西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高,发展速度快
经济发展水平低, 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较高
较低
科技教育水平
较高
较低
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国家西部大
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 开发战略的实施, 革开放的机遇,积极 西部地带的 社会 对外开放,大力招商 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 工业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 科技文化教育 交通运输 对外开放程度
东部
中西部
2.划分依据
三大经济带 东部经济带 中部经济带 西部经济带
自然条件 优越 较优越 较差
经济基础 雄厚 较薄弱 薄弱
发展水平 较高 较低
低
对外开放程度 高
较低 较低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