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常用接头介绍--广移分公司技术部(射频篇)一、馈线接头(连接器)馈线与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线缆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的射频连接器进行连接。
连接器俗称接头。
常见的射频连接器有以下几种:1、DI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一般用于宏基站射频输出口。
2、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用于中小功率的具有螺纹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是室内分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器,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配合大部分的馈线使用。
3、BNC/TNC连接器BNC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4GHz,是用于低功率的具有卡口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可以快速连接和分离,具有连接可靠、抗振性好、连接和分离方便等特点,适合频繁连接和分离的场合,广泛应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射频电缆。
TNC连接器TNC连接器是BNC连接器的变形,采用螺纹连接机构,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电缆。
其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
4、SMA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8GHz,是超小型的、适合半硬或者柔软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具有尺寸小、性能优越、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较长应用于AP、设备modem中的小天线中以及主机内部连线。
但是超小型的接头在工程中容易被损坏,适合要求高性能的微波应用场合,如微波设备的内部连接。
5、反型连接器通常是一对连接器:阳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但有些连接器与之相反,即阳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这些都统称为反型连接器。
例如某些WLAN的AP设备的外接天线接口就采用了反型SMA连接器。
二、转接头(转接器)用于连接不同类型接头,常用的有双阴头(用于两根馈线的对接等)、直角转接头(用于施工中避免转弯造成馈线损坏)、7/16转接头(用于基放等设备中DIN接头和N型头的对接)。
部分图解如下:三、馈线平常用到的主要有普通电缆(8D,1/2”,1/2”超柔,7/8,7/16”,13/8”)和泄漏电缆(13/8”,5/4”),8D,1/2”超柔馈线,柔软度高,因此主要用作跳线,个别情况在建筑结构复杂区域过弯,相对信号损耗较高。
平时室内分布建设中一般使用1/2”和7/8”馈线进行信号传输,7/16基站上用的多,13/8偶尔会在大型场所作为主干用。
泄漏电缆一般在隧道等用的多。
馈线转弯半径:7/8馈线大于120mm,1/2馈线大于70mm,8D馈线大于50mm;1/2"馈线尺寸:1.27cm7/8"馈线尺寸:2.2225cm13/8"馈线尺寸:4.1275cm(注:1"=1in=1inch=1英寸=2.54cm=0.0254m)8D馈线接地用圆柱形N-50KK直通头进行馈线接地,即将8D馈线截断,馈线截断端线头分别制作N-J8C 接头,中间用N-50KK直通头串接,再用喉箍把地线铜蕊线固定在直通头上;四、工程应用:N、DIN、SMA等指的是接头的种类1/2、7/8等指的是馈线的种类J、K指的是阳头(公头,有针的那种)、阴头(母头,有孔的那种) RP指的是反接头(似乎是国人自己定义^_^)因此我们平常的接头可以详细分解:N-J-1/2,指的是1/2馈线上的接头,接头为N型,阳头(最为常用)7/8DIN-J,指的是7/8馈线上的接头,接头为DIN型(较大),阳头N-J-7/8,指的是7/8馈线上的接头,接头为N型(较小),阳头TNCJ-NK,指的是转接头,一头为TNC型阳头,一头为N型阴头SMA-JJ,指的是转接头,一头为SMA型阳头,一头为SMA型阳头RP.SMAJ-NJ指的是转接头,一头为SMA型反接头阳头,一头为N型阳头诸如此类。
(光纤篇)一、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连接器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连接器,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可分为:FC、SC、ST、LC、D4、DIN、MU、MT等等各种形式。
按光纤芯数划分还有单芯和多芯(如MT-RJ)之分。
光纤连接器应用广泛,品种繁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来加以区分。
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的说明:① FC型光纤连接器:圆型带螺纹,俗称圆头,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
一般在ODF 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② SC型光纤连接器:卡接式方型,俗称大方头,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
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
(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③ ST型光纤连接器:卡接式圆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
(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
常用于光纤配线架)④ LC型光纤连接器:俗称小方头,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
(路由器常用)⑤ 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由两个高精度塑胶成型的连接器和光缆组成。
连接器外部件为精密塑胶件,包含推拉式插拔卡紧机构。
适用于在电信和数据网络系统中的室内应用(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接头的研磨方式分三种:PC、UPC和APC“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另外,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其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
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
尾纤头带倾角可使反射光不沿原路径返回。
一般数字信号一般不存在此问题。
二、光纤1、光纤结构光缆结构可粗略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缆芯:光缆的主体部分,是光纤集中的地方,还有加强芯、石油膏填充。
护套:PE内护层和外护层防潮层:一般用密实的金属层来做防潮层。
铠装:用于增加光缆的整体强度,不同的敷设环境要求不同的铠装结构,适用于直埋、水下等环境。
光纤裸纤则分为三层:纤芯: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包层: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μm)涂敷层: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2、按照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以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
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三、其它1、光纤配线箱光纤配线箱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配线箱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
也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
2、光端机目前,常用的光端机一端是接光传输系统(一般是SDH光同步数字传输网),另一端(用户端)出来的是2M接口。
另外光端机还有PDH(准同步数字系列)的。
光端机要比光纤收发器复杂得多,除光电的耦合还有复用-解复用,影射-解影射等信号的编码过程。
3、光纤收发器简单的讲,光纤收发器一端是接光传输系统,另一端(用户端)出来的是10/100M以太网接口。
光纤收发器都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作用的。
光纤收发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光电耦合来实现的,对信号的编码格式没有什么变化 。
目前国外和国内生产光纤收发器的厂商很多,产品线也极为丰富。
为了保证与其他厂家的网卡、中继器、集线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完全兼容,光纤收发器产品必须严格符合10Base-T、100Base-TX、100Base-FX、IEEE802.3和IEEE802.3u等以太网标准。
除此之外,在EMC防电磁辐射方面应符合FCC Part15标准。
时下由于国内各大运营商正在大力建设小区网、校园网和企业网,因此光纤收发器产品的用量也在不断提高,以更好地满足接入网建设的需要。
光纤收发器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提供超低时延的数据传输。
2.对网络协议完全透明。
3.多采用专用ASIC芯片实现数据线速转发。
可编程ASIC将多项功能集中到一个芯片上,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电源消耗少等优点,能使设备得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4.设备多采用1+1的电源设计,支持超宽电源电压,实现电源保护和自动切换。
5.支持超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6.支持齐全的传输距离(0~1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