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作业3
1.试述管理人员的选聘渠道的类型。
各具有哪些优缺点?
答:管理人员的选聘渠道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作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
内部来源的优点:1.管理者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管理工作的过程大大缩短,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2.选任时间较为充裕,对备选对象可以进行长期考察,全面了解,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3.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4.手续简单,费用低。
缺点:1.“近亲繁殖”,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
2.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给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带来困难。
3.备选对象范围隘窄,易受管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制约。
外部来源的优点:1.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
2.外源招聘的管理者不受现有模式的约束,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
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其缺点:1.难以准确地判断其管理才能。
2.费用高。
3.易造成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2.什么是激励和激励过程?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
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
对一个企业来说,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
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
3、留住优秀人才。
德鲁克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
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
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贡献。
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保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收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
(1)你认为成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成荣的管理风格是事必躬亲处理所有的事务,在管理中,他更多地依靠个人的经验。
如果说,在他单枪匹马创业的初期,这种管理方式的问题还不至于十分明显的话,那么,在公司日益扩大的今天这种管理方式和管理风格却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他的精力有限,要做到有效地处理每一件事,几乎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个人的经验,在变化的环境下是否还依然有效,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比如,对营销经理张浩依据现在的市场情况和公司的能力而计划把产品直接销给零售商的做法,成荣就是凭着个人以往的经验予以坚决反对,而根本听不进张浩对这个计划的说明。
第三,成荣的这种管理作风,严重伤害了各级主管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对于成荣来说,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个是真正有效地授权,另外的一个问题是逐渐放弃自己的管理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成荣彻底放弃作为董事会主席的身份,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独揽大权、武
断管理作风。
(2)你对成荣的授权计划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对于成荣来说,加强公司的管理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在公司日益扩大的今天,要摆脱原先家族式的、凭个人经验管理的模式,就需要根据经营目标,实行专业化管理。
这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
在制度的保障下进行有效的授权,对于成荣来说,授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下级管理者并不能在他的专业和职权范围内有力地行使权力;另外,授权时要注意向下级受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责任、目标和权力范围,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不然的话,成荣的授权变成了"叶公好龙",没有真正的意义。
1李校长的说法与做法对吗?2试用领导权变理论解释李校长的领导风格。
答:1)我认为李校长的说法与做法是正确的,因为:
①李校长的说法体现了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原则;②李校长作为最高行政领导,应主要抓事关学校全局的重大决策和例外事项的管理,日常、具体的事务应由分管副职领导和各层领导去解决。
2)①领导权变理论要求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具体的环境(任务、组织性质、时间的紧迫度等)三个方面来选择合理的领导方式,以取得最佳的领导效果。
从本案看,李校长本人能够选择民主、放任式的领导方式,取得了大多数领导成员和教师的认同;②从被领导者来说,学校工作人员主要是高学历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他们有知识,素质高,自我意识强,所以用民主、放任式的分权管理,能够发扬各层的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