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ppt课件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ppt课件
19
16
3、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 增多 4、淋巴细胞 ❖ 增多 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 排斥反应 相对性增多 ❖ 减少
17
5、单核细胞 ❖ 增多 ❖ 感染性疾病 ❖ 血液病
18
❖ 原理 ❖ 参考范围
(100-300)×109/L ❖ 临床意义 (1)减少
生成减少 破坏或消耗过多 分布异常 (2)增多
血小板计数
5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于油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 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百分率。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间接求得每升血 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绝对值。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法 2、血液分析仪 [质量控制]
6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 生理性增多 ❖ 病理性增多
白细胞检查
1
白细胞检查
2
白细胞检查
3
白细胞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原理]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成熟红细胞后加入血细胞 计数板中,在低倍镜下计数一定范围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 白细胞数。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计数法 2、血液分析计数法 [质量控制]
4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月-2岁(11-12) ×109/L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计数
A 反应性 1)急性感染或炎症 2)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3)急性失血 4)急性中毒 5)恶性肿瘤
B 异常增生性 1)粒细胞白血病 2)骨髓增生性疾病
7
8
(2)中性粒细胞减少 ❖ 感染性疾病 ❖ 血液系统疾病 ❖ 物理、化学因素 ❖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 其他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 核左移 ❖ 核右移
9
10
(4)中性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 ❖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棒状小体 ❖ 其他异常粒细胞
11
中毒颗粒
12
空泡形成
13
杜氏小体
1 生理变化 ❖ 增多 (1)变态反应性疾病 (2)寄生虫病 (3)皮肤病 (4)某些传染病 (5)血液病及某些恶性肿瘤 (6)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