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学期现代管理学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由于我本科读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个又学管理又学编程的专业,感觉啥都学,其实又啥都学不精。
所以一直以来对于管理学这门课,我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深刻,只是浅显的知道管理学的职能等基础知识,有一部分原因是感觉自身理科气息太浓,于是考研专业课在管理学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两门课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现在想想,原来我和管理学的缘分这么深,研究生阶段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包括重新认识管理学,学习现代企业管理,不仅是管理学相关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而且也学会了团队协作、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管理学的发展轨迹、企业的战略管理、文化理论、价值链和供应链管理、危机管理、人力资本管理、核心能力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理论。
以前本科的阶段,对于管理学这门课,并没有去往深了去钻研它,所以其实在这之前我对于企业管理包括哪些部分都是不清楚的,但是这个学期通过课上听课,课下接着讨论的形式,企业管理的这些理论与关键渐渐明了清晰。
老师在讲授这门课每个知识点之后,都会结合企业实际来讨论,我觉得这是这门课独特的地方,也会很大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上课的时候三个小组分别代表三个企业,分别是恒大、海尔、华为,每个章节结束,都会针对这个话题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小组讨论。
我们C组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学习并分析了华为企业的相关管理和案例,这种形式的好处就是互相学习与进步,通过分工合作使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多角度更全面的看待问题。
我上台汇报的是华为的机遇风险以及危机管理部分,由于前期忙于其他事没有时间,在汇报前两天开始找资料做PPT汇报。
这个环节才知道团队有多重要,当时有些地方我都很苦恼不知该如何去讲,组长便组织我们在群里讨论,要求把找到的资料都发到群里,每个人发表意见。
团队的力量比个人大的多,我们很快完成了任务。
站在讲台的那一刻也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提升,尽管做的并不是很完美。
这门课的课堂纪律应该是最好的,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共同交流,而不是一直教授知识忽略学生接受与否。
我对于这门课的建议就是,多引进一些国内外管理优秀的案例,不仅局限于三个小组的讨论。
一个优秀的企业,少不了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且管理者需要虚心学习,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不断进步的。
一直以来我对文科的知识理论都比较头疼,所以可能在理解能力和认识上没有其他同学深刻,但是我觉得学习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课堂上和大家讨论也会发
表一点自己的拙见,课下也积极准备分组任务,一个学期的学习下来,我觉得自己进步是可以看见的,所以我给自己的打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