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心肺康复概述课件

(精品)心肺康复概述课件


用力肺活量
评定标准
每分钟通气量:男性约6.6L;女性约5.0L。 最大通气量:低于80%为减少,常见于气道阻力增加、肺
组织、胸廓或胸膜病变、神经系统和呼吸肌活动障碍等。 用力肺活量:FEV1男性为3179±117ml、女性为
2314±48ml;FEV1/FVC%>80%。其减少见于气管与 支气管疾病、肺气肿、肺大疱、其他原因不明的疾病。
我科已开展的慢性病康复领域
心脏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心脏移植术后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COPD 代谢内分泌疾病康复: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骨
质疏松症 肝脏疾病康复: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 妇科疾病:不孕症、月经紊乱、产后康复 老年病康复:帕金森病、痴呆等 儿科病康复:脑瘫、儿麻等
运 动 心 电 图
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定义:采用徒步运动方式评定心血管功能和运动能力的 简易方法。
方式:计时(400米)和计距离(6 or 12 分钟) 12分钟行走试验:适用于心功能II-III级的患者 6分钟行走试验:适用于心功能III-IV级的患者 其它系统疾病:根据心血管功能和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二、血压测定
方法:采用汞柱式血压计、弹簧式血压计、自动测定血压 计测定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血压:90-119/60-79mmHg 不同肢体的血压差异:两上肢血压差异位5-10mmHg,
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达20~40mmHg。 低血压:< 90/60mmHg 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 高血压:>140/90mmH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血压: <130/85mmHg 正常高值: 130-139/85-89mmHg 1级高血压: 140-159/90-99mmHg 2级高血压: 160-179/100-109mmHg 3级高血压: ≥180/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90mmHg
映心肌收缩力(超声心动图)
一、心率测定
方法:通过听诊、触诊、心电图等方法,评估受检者安静 或者活动中心室搏动次数。
正常心率:60-100次/分。 异常心率:
心动过缓:Hr<60次/分,建议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电运动试验检查
心动过速:Hr>100次/分,建议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脏工作图示
体循环
心功能不全
瘦弱的驴子 + 过重的负荷 = 心衰
慢性心衰分级(NYHA)
Ⅰ:体力活动不受限 Ⅱ: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Ⅲ: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但休
息后无症状 Ⅳ:体力活动能力完全丧失,
休息时也有症状
心功能评估
心室容量(超声心动图) 每搏排血量(血压) 心输出量:心室输出量/分(心电运动试验) 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超声心动图) 射血分数:每搏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反
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目的:采用分阶段递增运动负荷,同时进行症状、心电 和血压监测,以分析心血管状态和运动能力的评测方法。
方法:运动平板、功率车、手摇车
心脏传导系统
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波形发生机制
试验分类
低水平运动试验:常以特定的心率、血压和症状为终 止指标。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或病情较重者。
际关系的评估
慢性病康复内容之二:康复治疗
医学管理:基础疾病的治疗、并发症的预防 饮食指导:饮食行为、营养处方 运动处方: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实施指导 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休闲娱乐活动 言语认知康复:注意、记忆、言语训练 日常生活方式指导:健康教育、特定疾病的生活指导 复职指导:复职咨询、复职前训练、模拟职业环境训练
458/千人
残疾构成比
5%
16.8%
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
高低依次为: 心脏疾病 肾脏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膀胱
疾病 大肠疾病等。 心脏和肾脏功能残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
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的增高。
慢性病康复内容之一:功能评定
脏器功能的评定:临床医学检查手段 活动受限的评定:ADL、APDL、MMS 参与局限的评定:社交能力、职业能力、人
残疾分类法
WHO
• 认知功能障碍 • 心理功能障碍 • 言语功能障碍 • 视觉功能障碍 • 听觉功能障碍 • 内部脏器功能障碍 • 骨骼系统功能障碍
中国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智力残疾 •肢体残疾 •精神残疾 •内脏残疾?
10%
残疾人比例
4.95%
WHO内部脏器功能障碍分类 (Visceral impairments)
内脏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 心脏呼吸功能障碍 胃肠功能障碍 尿路功能障碍 生殖功能障碍 咀爵和吞咽功能障碍 内脏器官缺损
开展慢性病康复的可能性
近二十年来,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脏器功能 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日本20年间内脏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残疾构成比的变化
1970年
1991年
发生率 66/千人
VO2 max、AT与心功能关系
心功能分级
VO2 max/kg
AT
(ml/min-1/kg-1)
A级
>20
>14
B级
16-20
11-14
C级
10-16
8-11
D级
<10
<8
心功能分级系根据 Weber KT 标准,按VO2 max/kg 及AT分级
氧脉(O2 pulse, VO2/HR)
定义: 摄氧量与心率的比值,VO2/HR = SV(CaO2-CvO2)。
设备:运动心电测试系统及气体分析系统。
运动心电及气体分析系统
运动心肺偶联机制
无氧阈(AT)
定义:运动时有氧供能尚未需要无氧代谢补充供能时的 最大VO2值,即尚未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时的最高VO2。
意义:反映机体耐受负荷和乳酸盐/丙酮酸比率,作为 运动时无氧代谢能力的标志。
应用:运动医学、运动训练、生理及航空医学等。 测定:乳酸法、 V-slope法、通气当量法
意义:反映受检者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测定方法:
运动平板:自动计算 功率计:[12×功率(W)+300]/[3.5×体重
(Kg)] 气体分析系统:耗氧量(ml/min)/[3.5×体重
(Kg)]
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定义:在运动过程中,连接心电图及呼吸气体分 析系统,进行患者运动中的心电及气体分析,测 定通气量及呼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以 此推算耗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各项气体代谢 的参数。
心肺康复概论
疾病的归结
疾病或紊乱 病损 失能 残障
(内部状态) (显形化)(客观化) (社会化)
病因 病理 症状
残障模式
医学模式
运动实施与临床的关系
骨关节
运动实施系统

骨骼肌
骨关节疾病 肌肉疾病
动 功
运动控制系统 中枢神经
脑、脊髓损伤

外周神经
外周神经损伤
障 碍
心脏
高血压、冠心病、心衰
运动保障系统 呼吸
通过合理积极的康复手段使这些患者尽早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生 活给康复医学带来巨大的医疗市场需求。
慢性病康复的理论依据
WHO2001年提出了新的《国际功能、残疾 和健康分类》作为ICD的补充:疾病→病损→ 活动受限→参与局限,从脏器、个体及社会 三个层面上分析人体的功能状态。
规定了康复医疗活动的范围和性质:预防脏 器残障的发生,促进残余功能的恢复,改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回归社会生活。
运动中血乳酸浓度变化及乳酸阈的判断
AT 测定 •V- Slope法
计算VCO2和VO2斜率 A :正常反映
斜率=1 S1, S2 B:异常反映 ①弱体质,心脏病 ②McArdle’s disease 糖原代谢病Ⅴ型 (肌型,缺少磷酸化酶)
AT 测定 •通气当量法
AT测定:
•气体代谢指标 •乳酸指标
一、通气功能
定义:是衡量空气进入肺泡及废气从肺泡排出过 程的指标。常用的有每分钟通气量、最大通气量、 用力肺活量和肺泡通气量等。
用具:肺量计
测量指标
每分钟通气量(VE):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 气体总量。潮气容积×呼吸频率(次/分)。
最大通气量(MVV):单位时间内,以最快呼吸频率尽 可能深的呼吸幅度进行呼吸,所能获得的通气量,通常以 1分钟计算。
肺疾患、慢性呼衰
代谢内分泌 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
征、多囊卵巢综合征
康复疾病谱的变化
19世纪
20世纪初 20世纪中期
儿麻、脑瘫 骨关节疾病 脑脊髓外伤 脑卒中偏瘫
20世纪后期
内脏疾病
21世纪
脑高级功能障碍
肢体残疾康复期
内脏残疾康复期 智力残疾康复期
慢病谱的特征
二十世纪后期,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提高, 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急性传染病减少,而慢性 病和老年病逐渐增多,呈现多脏器化、重症化、重复 化发展趋势,有些病临床无发治愈或即使临床治愈仍 遗留残疾后遗症,这类慢性病和老年病人已逐渐成为 目前康复所关注的对象。
生理: 运动开始时,随着心输出量增加,动脉-混合静脉氧含量差增加, 氧脉逐步增加。 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动脉-混合静脉氧含量差增加,氧脉增加。 运动后期至终止时,氧脉下降。
最大氧脉预计值:VO2/HRmax pred = VO2 max pred/HRmax pred 氧脉实测值>最大氧脉预计值,表明运动者心血管系统正常或服 用了β受体阻滞剂。
通气功能障碍类型的判断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活量正常或减低, FEV1/FVC减低,残气量增高,肺总量正常或增高, 残总比明显增高;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活量减低,FEV1/FVC正 常或增高,残气量减低,肺总量减低,残总比正常或轻 度增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