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规则总则2013年全国冬季山地户外挑战赛竞赛规则以公正、公平为准则制定的竞赛规则,本规则解释权归竞赛委员会。
一、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必须全程佩带头盔、手套。
二、服装要求:手套(建议用防水面料)、雪镜,穿长衣长裤,建议采用防风防水、透气的面料,建议穿保暖、防水功能的徒步鞋。
三、本次比赛分山地越野赛和雪地战二个项目,山地越野赛由雪地爬犁、冰上陀螺和雪上飞蝶、垂直竞速三个赛段组成累计用时。
项目规则一、山地越野赛(雪地):比赛中运动员必须戴号码布,分三个赛段,第一赛段为独立赛段,由4名队员共同完成;第二、第三赛段为接力赛段,由2人+2人接力完成,其中第三赛段必须有1名女队员。
一、第一赛段:雪地爬犁项目说明全体队员参加,2名队员坐在爬犁上,2名队员拉爬犁,完成4公里的山地路段,运输2名队友到达终点。
装备装备:爬犁原材料、扁绳由大会统一提供;头盔自备。
比赛规则1、比赛以时间判定成绩,发令后计时开始,各队出发。
2、爬犁中途散开,必须原地组装;拉爬犁队员不得戴头盔,被运输队员必须戴头盔。
3、起点的所有器材和全体人员通过终点后,计时结束。
4、下坡路段时拉爬犁队员必须到爬犁后面控制、协助爬犁前进。
5、比赛过程中拉爬犁队员和被运输队员不得互换。
6、在特殊路段,允许爬犁上的队员在有“下车区”标识的地点下爬犁通过,通过特殊路段后,在规定位置回到爬犁上,才能继续前进。
7、比赛中除特殊路段外,被运输队员不得下爬犁,如果出现“翻车”则队员原地调整,然后继续比赛。
处罚规则1、不按规定离开终点的团体,取消比赛资格。
2、不按规定乘坐爬犁的队伍,出现一次判罚加时1分钟。
3、故意阻挡其他队伍前进的,出现一次判罚加时1分钟。
4、起点的器材缺少一件,判罚加时1分钟。
5、终点检查爬犁牢固性、安全性不达标的、有损坏情况的、现一处,判罚加时1分钟。
6、出现更换被运输队员的队伍,判淘汰。
7、下坡路段拉爬犁的队员不到爬犁后面控制爬犁的出现一次判罚加时1分钟。
8、被运输队员不戴头盔禁止参加比赛。
第二赛段:A冰上陀螺、B雪上飞碟A项目说明(冰上陀螺)每队2名队员参加比赛,裁判员发令后,计时开始。
运动员完成在规定的冰面赛道上抽打陀螺,陀螺在冰面上以直立、旋转的状态越过终点位置为完成比赛;在经裁判员认可后,运动员将鞭子和陀螺放到指定的整理箱内,按照规定线路到达“雪上飞碟”区。
装备装备:陀螺、鞭子由大会统一提供(鞭子可自备);头盔自备。
戴大会统一的号码布。
比赛规则1、听到裁判发令后,进入比赛区域,用启动器启动陀螺。
2、在规定的冰面和跑道上抽打陀螺,保证陀螺在冰面上直立旋转。
3、人和陀螺不得越出规定的跑道。
4、启动陀螺时陀螺不得越过启动区。
5、完成后迅速到达雪上飞碟区。
1、出现运动员和陀螺越线、陀螺侧倒情况,运动员回到起点继续比赛,计时不停。
2、运动员滑倒,陀螺在正常旋转,队员起来后可继续比赛。
3、比赛中,出现恶意破坏、阻挡等行为判罚加时1分钟。
4、没有将陀螺和鞭子放在指定位置的,判罚加时1分钟。
5、启动陀螺时超出启动区,则回到启动区重新启动。
6、冰上陀螺冰上操作时间5分钟关门。
B项目说明(雪上飞碟)完成冰上陀螺的2名队员沿路旗方向到达雪上飞碟场地,将轮胎运至指定下滑起点位置,坐在轮胎上抓住把手利用雪地的坡度进行下滑,通过下滑终点并将轮胎运送到指定地点(取轮胎处)后,向第三赛段“垂直竞速”接力区域出发。
装备装备:飞碟轮胎由大会统一提供;头盔自备。
戴大会统一的号码布。
比赛规则1、出发启动时不得超出启动区。
2、下滑通过终点线后,将轮胎放回指定位置。
3、无法下滑通过终点线时,必须返回启动区重新启动。
3、完成后迅速到达第三赛段垂直竞速起点区。
4、飞碟关门时间10分钟。
处罚规则1、没有将轮胎送回规定地点处,判罚加时1分钟。
2、比赛中,出现恶意破坏、阻挡等行为判罚加时1分钟。
3、超出启动区上轮胎者,判罚加时1分钟。
4、不按规定佩戴头盔的,判淘汰。
第三赛段:滑雪登山完成“雪上飞蝶”的2名队员在接力区内拍参加“滑雪登山”的2名队员(1男1女)的肩膀完成接力,2名“滑雪登山”队员利用滑雪登山装备(必须使用),完成规定路线的赛道,2名队友间可用绳索连接互助,但不得协助运输任何物品,另2名队友不得协助,以后到达者躯干到达终点线后计时结束。
装备1、个人装备装备器材(雪板、雪鞋、止滑带)由大会统一提供;头盔、手杖自备;如自带装备,经大会检查符合规定后可使用。
领取装备后请在30分钟时间内调试,过了调试更换时间后,不予调换;同时严格执行报名表上的鞋号领取办法。
运动员号码布(一个在背包上,一个在右腿上),不能被折叠和剪裁。
2、起终点:(1)在正式比赛开始前,检查装备。
(2)终点将检查运动员出发前的所有装备,如有遗失将根据规定判罚时间。
比赛规则1、处于困难情况下的比赛选手,可以自动放弃比赛,或由裁判和赛事医生决定让其停止比赛。
2、所有比赛选手有责任有义务的去救助处于危险的人,裁判将减免因救助所花费的时间。
3、任何外来的物资援助是被禁止的。
例外:更换一支雪杖:不被处罚。
更换一对雪杖:处罚2分钟。
4、关门时间60分钟。
处罚规则竞赛委员会要求的物品,没有出现在终点线都将受到处罚。
1、不集体离开检查点的团体,判淘汰。
2、接受外界的帮助:装备、策应、规定区域外的食物、饮料和裁判观察到的其他帮助的,判罚加时1分钟。
3、更换一个滑雪杖不处罚,更换一对滑雪杖的判罚加时2分钟。
4、随意丢弃物品或垃圾,或者在止滑条上使用胶带的判罚加时2分钟。
5、不使用滑雪板步行,在平行路径上滑行的判罚加时2分钟。
6、无视地面标志的判罚加时2分钟。
7、不按规定配戴头盔的,判淘汰。
8、遗失滑雪板、雪鞋、雪杖、头盔的,判淘汰,并赔偿。
9、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的,判淘汰。
10、没有通过检查点的,判淘汰。
11、比赛安全:导致危险或有威胁到安全的行为,判淘汰。
12、任何没有在本文中明确规定的过错行为判罚加时2分钟。
二、雪地战项目说明:全体队员参加,比赛在宽10米,长30米的有掩体的场地上进行。
在规定的区域内听到裁判发令后,双方在各自半场内进行相互投掷雪球,以没有被击中人员的数量多少决定胜负。
赛程设置(比赛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小组循环赛(参赛队分若干个小组循环);比赛采用积分制:胜、平、负分别积分为:3、1、0(如积分相同则根据二队胜负关系确定小组排名,如果胜负关系无法判定排名则根据比赛的净胜人数确定排名。
第二阶段:8强赛,如果在规定比赛时间内打平,则加时3分钟,加时再打平,则采用“点球”。
装备装备:雪球箱、雪球由大会统一提供;头盔自备;着大会统一提供的号码布。
注:雪球用实心海绵球替代。
比赛规则1、比赛第一阶段为小组循环赛,小组通过抽签决定。
2、比赛开始前裁判员会将雪球箱放在场地内的规定位置,听到裁判哨声队员进入本方半场,不得移动雪球箱的位置,雪球只能采用手递手传递的方式,禁止使用抛、扔等方式给队友传递雪球,(地滚球视为抛扔)更不得使用其它物品盛雪球(不能用衣服兜雪球)。
3、比赛中被击中的队员(包括被本方队员击中)淘汰出局,比赛中不得进入对方阵地。
4、比赛开始和停止以主裁判的哨声为准,有队员被击中或有其它判罚时主裁判以鸣哨暂停比赛,暂停时所有运动员原地不动并停表。
5、每队雪球箱里的雪球数量为60个。
6、运动员只能采用躲避和利用场内掩体隐藏的方式防止被击中。
7、以规定时间内所剩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8、雪球直接击中对方为有效,如雪球先击中掩体或地面等物体后反弹击中对方无效。
9、每组对抗时间为5分钟,如果5分钟内打平,采用“金球制”加时3分钟,加时赛每队30个雪球,再打平,则采用“点球”方式决定胜负。
已经被击中淘汰出局的队员不得参加加时赛和“点球”赛。
10、“点球”规则:抽签决定攻守队伍,距离为6米。
攻方的队员在规定区域依次投出1球去击打对方队员;守方队员站在规定区域内,被击中队员离场;攻方每个队员都投完1球后,交换攻守方,如一轮打平,则加1球,再打平再加1球。
处罚规则1、比赛结束后,不集体离开比赛区域的队伍,判淘汰。
2、被击中队员不主动退出比赛的,主裁视情况将给予该队黄牌或红牌警告,如被红牌警告则直接判该队输。
3、在比赛中不使用规定雪球的,该队员将被红牌直接罚下。
4、在比赛期间运动员超越比赛场地范围,该队员被判淘汰。
5、主动破坏掩体的队伍,判淘汰,进入对方阵地的队员罚下。
6、消极对抗黄牌警告无效的,判该队淘汰。
7、不能使用对方掷来的雪球,否则判使用者淘汰,用此球击中对方无效。
8、不允许用手接对方打来的雪球,否则视为该队员被击中,判该队员淘汰。
9、如果双方队员同时被击中,则同时离场,离场队员的雪球可以留在场内。
10、队员之间如果出现抛扔等方式传递雪球,则视为接雪球队员被击中,判该队员淘汰。
11、比赛中参赛队消极比赛出现一次黄牌警告,出现二次红牌罚下一名队员。
六、申诉申诉必须在比赛结果发布20分钟内由领队以书面形式递交给裁判长。
申诉须交纳申诉费500元人民币,如果申诉被驳回,该费用将不予返还,胜诉则退还申诉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