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主题:《有趣的昆虫》系列活动教案

中班主题:《有趣的昆虫》系列活动教案

中班主题:《有趣的昆虫》系列活动教案中班主题《有趣的昆虫》系列活动教案【活动内容】参观昆虫标本展【活动目标】1.遵守参观规则。

2.大胆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识常见的昆虫,了解其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1.事先与昆虫标本展览馆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2.收集一些昆虫的标本或图片。

3.准备幼儿用的参观记录单。

一、教师提议参观昆虫标本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讨论参观规则,提出参观注意事项。

例如:不随便离开集体,跟随讲解员,认真听讲解员介绍等。

三、组织幼儿参观昆虫展览,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提问题,请讲解员帮忙解答自己问题。

【活动延伸】1.参观回园后,引导幼儿回顾参观过程,完成参观记录单。

2.鼓励幼儿收集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资料,并带到班上与同伴分享。

【活动内容】我最喜欢的昆虫【活动目标】1.大胆的与同伴交流自己喜欢的昆虫。

2.初步学会观察昆虫的形态和特征。

3.尝试用美工形式表现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1.准备“昆虫世界”录像片段。

2.收集标本图片。

3.准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橡皮泥、牙签、棉花棒等美工材料。

4.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谁在吃?》【活动过程】一、让幼儿欣赏“昆虫世界”录像片段,激发幼儿谈论昆虫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自由观看昆虫标本、图片,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三、鼓励幼儿用绘画、泥工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延伸】1.在科学区中提供昆虫标本、图片或昆虫拼图,让幼儿配对、辨认。

2.在美工区中提供昆虫折纸图,让幼儿学习折昆虫。

3.引导幼儿开展“虫喜欢吃什么”的调查,并完成学习包《主题活动谁在吃?》【活动内容】小蚂蚁的生日会(故事)【活动目标】1.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2.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3.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活动准备】活动【活动过程】一、小蚂蚁过生日了,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1.出示海报:请你们来猜猜海报上写了些什么?2.教师念海报:小蚂蚁明天要过生日了,请所有的昆虫朋友都来参加。

3.教师提问:小蚂蚁要过生日了,他想邀请哪些朋友来参加呢,谁会来呢?二、昆虫朋友都来了,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1.教师边演示边讲故事(开始至蜈蚣和蜘蛛只能回去了)2.提问1:哪些好朋友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了?提问2: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蜈蚣和蜘蛛回去?小蚂蚁是怎么说的呢?(小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虫)3.出示蚕宝宝,教师提问(1)蚕宝宝来了,它能参加生日会吗?为什么?(2)到底小蚂蚁有没有让蚕宝宝参加生日会了呢?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4.教师边操作图片并继续讲故事,请幼儿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1)蚕宝宝有没有参加生日会呢,为什么?(出示蚕宝宝变成蚕蛾的过程)5.请你说一说:小蚂蚁请的昆虫客人哪些地方和小蚂蚁长的一样呢?(都有六条腿)6.教师以儿歌总结昆虫特征:小蚂蚁,过生日。

昆虫朋友来参加。

一二三、四五六。

我们都有六条腿。

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要数错了。

三、小蚂蚁送蛋糕,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小蚂蚁今天真高兴,它还准备了香喷喷的蛋糕请大家吃。

可是还有许多昆虫朋友也要来参加生日会,小蚂蚁来不及送蛋糕,你们愿意帮助它吗?”1.介绍玩法:(电脑上出现参加生日会的小客人)如果你觉得这位客人是昆虫朋友,能送蛋糕给它,就请你拍三下手,如果你觉得这位客人不是昆虫朋友,不能送蛋糕给它,就请拍一下手。

2.请你边找边说说,为什么蛋糕要请这个昆虫吃呢?四、活动结束,祝小蚂蚁生日快乐。

我们一起来和昆虫朋友们一起来送一首《生日歌》给小蚂蚁,祝它生日快乐吧!出示了海报,让幼儿猜一猜,吸引了幼儿的目光,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利用,讲述故事,并出示昆虫图片的形式,加深幼儿对昆虫的了解,运用图片,使孩子们了解了蚕宝宝变成蚕蛾的有趣过程,也知道蚕宝宝是不是昆虫。

利用儿歌总结了昆虫的特征,这样幼儿知道了昆虫的特征,也是使他们对昆虫产生了兴趣。

列举动物,让幼儿说一说是不是昆虫,并让他们说出为什么,更加深了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活动内容】瓢虫(诗歌)【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会用肢体语言大胆模仿瓢虫的动态,愿意关注瓢虫等小昆虫。

2.尝试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自制瓢虫指偶人手一个。

2.儿歌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念谜语,请幼儿猜猜今天谁到了我们班级里:身体圆圆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

2.教师出示指偶:今天老师要教给小朋友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喽。

二、教师模仿瓢虫动态,边动作边念诗歌第一部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一)(出示背景图)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的第一部分:瓢虫瓢虫,老是脚步匆匆,不知道要去哪里,沿着玫瑰小路,去谁家串门?来来来,停在我的手指上,一动也不动。

变成一枚闪闪的钻戒把!(二)根据诗歌内容提问:1.小瓢虫沿着什么小路去别人家呢?(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并引导全体幼儿朗诵句子)2.停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并引导全体幼儿朗诵句子)3.教师小结:老师把这首好听的诗歌画成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把,出示图谱。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绘制图谱)(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朗诵诗歌第一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边模仿瓢虫动态(如:脚步匆匆、沿着小路飞、钻进草丛等肢体动作),边完整的朗诵儿歌。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进行创编教师出示第二部分图谱,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仿编。

1.今天老师也编了一段诗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图谱)2.谁能知道老师编的是怎么样的,谁来念念看。

师幼一同朗诵。

2.毛毛虫和蝴蝶长的一样吗?长的哪里不一样?3.所以毛毛虫也有一个名字叫丑丑。

4.用故事,引出蜜蜂的话5.幼儿讨论:美美是不是丑丑变的呢?让幼儿猜测。

三、观看录像,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黎老师今天准备了一段录像,请你们仔细的看一看,蝴蝶是不是毛毛虫变的?2.请幼儿说说丑丑是不是美美小时候的样子。

3.丑丑是怎样变成美美的?4.梳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图,卵——毛毛虫——蛹——蝴蝶5.我想变成一只蝴蝶。

小朋友,咱们一起来玩一个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吧!幼儿扮演毛毛虫,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活动延伸】1.昆虫世界里还有哪些动物也和毛毛虫和蝴蝶一样,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了的不一样?2.幼儿继续探索,各种途径寻找答案。

【活动内容】昆虫谜语【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根据谜面猜出谜底的方法,学会说谜语。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和分析、判断及联想的能力。

3、丰富词语:打扮、光闪闪、辛勤。

【活动准备】蝴蝶、知了、蜜蜂图片。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了解一些昆虫的知识。

1.你认识哪些昆虫?它们长什么样?在哪里见过它们?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

如当幼儿说到知了时,可以问:知了是怎么唱歌的?以此来让幼儿认知昆虫的一些相关的知识。

3.今天有些昆虫朋友要来我们班做客,不过它们要考考小朋友猜猜它们是谁?猜对了它们就会出来和我们一起玩。

二、猜谜语(一)蝴蝶1.小朋友仔细听听谁来了?老师说谜面:身穿花衣爱打扮,美丽翅膀光闪闪,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舞得欢。

2.请小朋友轻轻地在老师耳边说谜底,如果说对了,就请他留下。

3.帮助幼儿理解谜面意思,引导幼儿逐步猜出谜语:谁喜欢穿花衣爱打扮有美丽的翅膀光闪闪的,不爱唱歌,只爱在花丛里面跳舞呢?它是什么谁?丰富词语:打扮、光闪闪。

4.教师公布谜底,为猜对了的小朋友鼓掌。

猜对了的小朋友学蝴蝶飞回座位。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逐一核对谜面,学说谜面。

三、知了1.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对了蝴蝶,小朋友再来猜猜还有谁来了?老师说谜面:天热飞上树梢,躲在那里大叫,明明啥也不知道,偏说知道知道。

2.幼儿自由猜谜。

3.解释谜面意思,教师揭示谜底。

4.出示知了图片,引导幼儿逐一核对,带领幼儿念谜面。

5.我们能不能像知了一样明明啥也不知道,偏说知道知道呢?四、蜜蜂1.还有一只昆虫也想请大家猜猜它是谁?教师说谜面:一家兄弟万万千,辛勤劳动在花间,造下小屋千千万,蜜浆藏在屋里边。

2.幼儿自由猜谜。

3.解释谜面意思,教师揭示谜底。

丰富词语:辛勤。

4.出示知了图片,引导幼儿逐一核对,带领幼儿念谜面,学蜜蜂采花粉。

5.你们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三、结束部分1.今天我们学了这些昆虫的谜语,回家后把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来猜一猜。

还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再找找还有什么昆虫的谜语,学会了讲给大家猜。

2.复习《水果歌》。

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谜语的兴趣。

【活动内容】动物猜谜歌(歌曲)【活动目标】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

3.感受说唱游戏的新颖有趣,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

【活动准备】1.活动前猜一些有关动物的谜语。

【活动建议】一、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请唱歌曲,幼儿自由想答案(答案可以是许多动物)。

2.教师引导幼儿一一唱出他们自己想出的答案。

二、幼儿尝试直接猜谜,与教师对唱。

1.教师以“脑袋,圆圆的”同样的句式再出两个有关个别动物特征的谜面,;例:“脑袋,圆圆的;眼睛,大大的;个子,高高的;脖子,长长的”并完整地歌唱年问句部分,幼儿讨论后得出答案,并完整的唱出来。

2.幼儿尝试直接接唱答案。

教师直接唱出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句子,幼儿直接唱出答案。

3.幼儿尝试自己进行接唱活动。

个别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其余幼儿直接接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活动延伸】1.幼儿放学后继续与家长一起按节奏创编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再与全班幼儿交流,表演。

【活动内容】昆虫小泥人(泥工)【活动目标】1.认识家庭主要成员。

2.体验捏塑泥人的乐趣【活动准备】昆虫图片、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昆虫泥人的范例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1.教师在展示台示范讲解。

(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2.提供橡皮泥,让幼儿先搓成长条形和圆形,并自由探索,感受橡皮泥的自然质感。

3.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捏塑自己喜欢的昆虫。

4.举行泥人选美比赛,让幼儿用简短语言介绍自己的泥人,从而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其余幼儿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5.鼓励幼儿用捏塑好的泥人,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初步学会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锻炼幼儿语言能力及自信能力。

三、活动结束:展示幼儿泥人作品。

幼儿与家人共同欣赏,分享童趣。

【活动内容】昆虫奏鸣曲【活动目标】1.欣赏昆虫鸣叫所产生的音乐美。

2.初步了解一些昆虫的语言,模拟昆虫的叫声。

【活动准备】1.准备《昆虫世界》或《昆虫帝国》中的《昆虫奏鸣曲》VcD(或录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