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漫画作文

漫画作文

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职责——永不凋零的花将士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国泰民安时依旧艰苦训练;白帆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风平浪静时依旧鼓足勇气;蜜蜂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丰衣足食时依旧辛勤工作。

而当那吃着鲜美的鱼的小猫依旧不忘职责去捕鼠之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叩问自己的心灵——我们的职责是否该铭记于心。

职责是一盏明灯,它亮在我们的整个生命中,让我们时刻铭记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当朋友把幼小的孩子和丢弃给他时,他明了自己身上那份卸不下的职责,从此,他日夜奔波,将汗水汇成了一条长长的河,滋润着朋友家人的心田。

然而生命对于他过于苛刻,朋友的妻子患病在床,年幼的孩子又需要照顾,他还要在外打工维持生计,所有的艰难一时间都重重地压在这个并不健壮的男人身上。

这时的他就是抛弃他们而寻求自己的生命之美本无可厚非,可这个伟大的男人从未忘记过那份职责,他坚强地承担着,用自己的行为谱写着一首充满仁义的职责之歌。

他就是朱邦月,一个感动了千万人的牢记职责的英雄。

职责是一朵芬芳的花,它开在我们人生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时刻感受着它的芳香和美丽。

在四川地震中,一个中年男子为了自己的职责护住了身下的四名孩子,他似乎微笑着感受着人么用无限的崇敬为其铺就的天路,那路旁的花朵是孩子们的微笑,那芬芳也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他那份为了职责而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永恒,在这个世界屹立成一座也不退色的丰碑。

谭千秋,这个在危难之时固守职责的人民教师所带给沃恩的感动,将如其名字般千秋永传诵。

职责是一曲悠扬的歌,它回荡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传诵着我们不同的生命之美。

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忠诚之语付出沉重的代价,宫刑这个折磨着他的灵魂和身体的酷刑,如一把扎在他胸口的刀,让他生不如死,但就在这最痛苦之时,他没有舍弃自己的职责而安度晚年,他忍痛写作,为了“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职责,为了父亲生前的遗愿,他苟且偷生,备受鄙视却著成了“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这个可怜的人啊,在巨大的痛苦中仍坚守职责,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情怀?当我们拥有了可以不去捕鼠亦可以生活美满幸福时,别忽略了那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职责!价值之花缀于职责枝头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烂漫,山风拂面,让每个角落都透着梦的语言,让我们的价值在太阳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我的价值随水儿流淌——题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如果你选择的是双翅,就去拥抱整片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鱼鳍,就去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就去体会莽莽绿林。

而我选择的是责任,是价值,我要让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青山绿水,衣袂翩翩,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且放白鹿清崖间,须行既骑访名山”,杯酒之间,便留下满纸华章。

在朝为官,他不谙官场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犹令高力士磨墨脱靴,作为诗仙的他,怎能忍受官场的黑暗与倾轧。

倒骑青牛,寄情山水,清风为伴,明月为友,诗仙的责任不就是如此吗?即便是高官厚禄也挡不住李白对自己责任的追求。

这才是真正的诗人。

如此大的灾难,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上受到了极大地刺激,他曾一度想自杀,但想起父亲的遗言,且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奋有为鼓励自己,终于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牢中生活,他终于完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它是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写出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巨著。

司马迁为何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完成这一部令世人震惊的巨著?那不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他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吗?正是这一点让他成为了后人心中的英雄。

盛田昭夫——索尼公司董事长。

即便他自己有很大的资产,也不忘去创造更方便的产品让人们享受。

随身听就是他在晨跑期间看见一位老朋友提着一个很笨重的收音机而生的灵感。

他觉得如果生产一种小型收音机那大家不就方便了吗?于是他又一次令世人震惊。

正是她的责任心让他的价值尽情展现。

是鸟,就应该飞向蓝天;是鱼,就应该游向大海;正如是猫儿就应该捉老鼠。

无论怎样的诱惑,我们都应当记住自己的责任,让自己的价值像七色光般绽放光彩!构思一:李自成失败的教训,毛泽东戒骄戒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甲辰三百年祭》有鱼吃,还捉老鼠? 左晓春以前,我以为猫捉老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何曾想过“有鱼吃,还捉不捉老鼠”的问题?今天,我看到华君武先生这幅漫画,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有鱼吃,不捉老鼠大有猫在。

我不由得由此想到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悲剧来。

经过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终于攻陷北京,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然而,就在此时,农民起义军官兵开始追求享乐,在京城大摆庆功宴,放松了对屯集在三海关的吴三桂势力和关外清兵的警惕性,也没有对吴三桂采取有效的笼络措施,多么像漫画里“有鱼吃,就不捉老鼠”的寓意呀。

“有鱼吃,就不捉老鼠”的危害是什么呢?当吴三桂勾引清兵杀来之时,李自成农民军战备松懈,士气低落,官兵贪生怕死,结果,农民军被打得兵败如山倒,起义最终失败。

早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毛泽东主席就敏锐地洞察了“有鱼吃,就不捉老鼠”的危害性。

他不止一次地告诫人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他在诗里曾写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并将郭沫若的《甲辰三百年祭》作为全党全军学习的重要文章之一,号召人们以历史为借鉴,居安思危。

其实,“有鱼吃,还捉不捉老鼠?”是一个很有时代气息的话题。

当我们在工作中,有了较大的成绩,鲜花和掌声相伴时,我们还要不要兢兢业业地去工作?当我们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我们是满足现状,还是进一步地追求生活的质量?当我们的某种愿望得以实现时,我们是满面春风地驻足不前,还是早已为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当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已取得了辉煌成就之时,这个企业、这个国家是满足成绩而沾沾自喜,还是戒骄戒躁地继续努力地去造就辉煌?“有鱼吃,就不捉老鼠”,对于一个人来讲,安于现状,养尊处优,这个人就会落后,也会堕落;对于一个集体来讲,满足现状,不求创新和进取,这个集体就会失去竞争力而被淘汰;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满足现状,不重视创新和紧追世界发展的潮流,这个国家就会重蹈清末落后挨打,甚至亡国的覆辙。

“有鱼吃,同样要捉老鼠”,是一种敬业精神,也是一种本色,一种境界,一种传统,丢不得。

不论何时何地,也不论我们的境遇如何,我们都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都要积极做一个“有鱼吃,也要捉老鼠的猫”。

字数:913构思二:一代名相寇准子孙养尊处优,四代而乞讨;美国洛克菲罗家族三百年不衰的秘诀。

有鱼吃还捉不捉老鼠?对人们的警示。

2 有鱼吃,还捉老鼠?左晓春漫画里的猫们有鱼吃了,该好好地享受一番了吧?看那几只猫吃的多么津津有味,悠然自得呀!倒是还有一只猫还去抓老鼠,真是吃着碗里的,惦记着锅里的,是本分,还是太贪?到底有了鱼吃,还捉不捉老鼠?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看看两个与本漫画寓意相似历史故事吧。

北宋一代名相寇准出身贫寒,他凭着突出的政绩一步步跨上了宰相的位置,家境也随之大大改观,然而,这也给他的子孙带来了悲哀。

有人会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的子孙一定也错不了。

答案却是否定的,凭着祖上显赫地位和丰厚的收入,寇准的子孙们渐渐地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阔少爷,养尊处优,不思进取,个个成了坐吃山空的败家子,他们多像有鱼吃不捉老鼠的猫啊,可是直到第四代子孙们吃光了祖上的产业,这些子孙们却不得不变成了沿街乞讨的乞丐。

与此相反,美国大亨洛克菲勒家族对待子孙绝对抠门,绝对苛刻。

这么富有的家族对孩子有严格的限制,每个孩子从小都不准乱花钱,孩子们可以自己支配的少量零花钱都要记账。

在学校读书时,洛克菲勒家族的孩子都要住宿,生活要自理。

大学毕业后,自己找工作,直到孩子们在社会上经过磨练,成熟了,经得起风浪之后,上辈子人才把事业交给他们。

洛克菲勒家族的孩子们多么像那只“有鱼吃,还要捉老鼠的猫”哇!这也正是洛克菲勒家族几百年产业不衰的秘诀。

两个故事对照,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有鱼吃,也要捉老鼠”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

我们也许在学习或工作上会取得突出成绩,我们在欣喜之余,要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学会更上一城楼。

一个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成为本行业的龙头产业或佼佼者,这个企业也不应有鱼吃就沾沾自喜,驻足不前,而是应该瞄准世界发展的最前沿,注重科技创新,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做大。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们在为我们的成绩喝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我国依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松懈,我们更应该“有鱼吃”也要不懈的努力。

有鱼吃,也要捉老鼠。

是一种做好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的忧患意识,是一种本色,一种传统,丢不得。

无论何时何地,境遇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做一只“有鱼吃,也捉老鼠”的本分的猫。

漫画作文:摔了一脚多一些空间少一点关注梅花只有经历风雪的洗礼,才能傲立于枝头飘洒怡人清香。

珍珠只有经历海蚌的磨砺,才能造就盈泪宝珠,散发夺目光彩。

海燕只有经历暴风的沐浴,才能振翅于蓝天,释放生命的振奋。

大自然的万物尚且学会接受挑战,迎接挫折,让生命更显魅力,那么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又何尝不需要给年轻的一代更多的锻炼与自强的机会,让他们多一些自我空间,少一些外界关注和溺爱呢?年轻的一代作为祖国的希望,的确需要受到恰当的关怀与爱护,但更重要的是多给他们一些成长空间,少一些过度的关注,让他们在关爱的呵护中和自强的历程中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家长,必须有正确教育和关爱孩子的方法。

既让孩子得到关爱,又不溺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自立与自强品质。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曾在狱中生活几十年,在这期间他无法陪在女儿身边细心照顾她。

但他坚持以书信的方式保持与女儿的交流,既温馨呵护女儿的成长,又不停教导女儿如何学会自立与自强,最终女儿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试想缺少对女儿的教育,或许会是另一种结果吧!许多事实无不印证着一个道理:只有适度的关爱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反,如果一味宠爱,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又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前不久曾沸扬于一时的“杨丽娟追星事件”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她的父亲对她百依百顺,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最后不惜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女儿的追星的要求,这不也正反映了社会中存在对孩子溺爱与过度关注的现象吗?如果只一味溺爱孩子,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只能危害孩子的成长,使其无法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因此,必须多一些成长的空间,少一些关注。

作为社会和学校,也应该多留给孩子一些自我成长和自立自强的机会,让他们得以健康和完善的发展与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