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生理学案例呼吸衰竭[可修改版ppt]

病理生理学案例呼吸衰竭[可修改版ppt]

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明显,肝大肋下2.5cm,脾未触及,移 动性浊音(+)。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凹 陷性水肿(++)。
案例分析
• 列举体格检查阳性体征
• 根据上述资料,该病人应做哪些实验室 及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RBC5.6×1012/L,HB16.5g/L,WBC9.8×109/L, 中性粒75%,淋巴25%。 PaO250mmHg, PaCO256mmHg,HCO3-27.3mmol/L,SB20.5mmol/L,pH7.25。肝 功能正常,血清总蛋白3.7g/dl,清蛋白2.4g/dl,球蛋白1.3g/dl。血 清Na+142mmol/L,血氯101mmol/L,血钾5.8mmol/L。
Ⅱ型
呼吸衰竭
二 肺换气功能障碍
Disorders in Gas Exchange of the Lungs
➢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值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肺换气功能障碍
(一)弥散障碍
(Diffusion Impairment) ➢肺泡膜面积减少
➢肺泡膜厚度增加.
➢弥散时间缩短
气体的弥散量取决于
➢胸腔积液和气胸
➢肺顺应性降低
胸腔积液 气胸
限制性通气不足
肺顺应性降低
➢肺总容量减少 ➢肺组织可扩张性降低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肺通气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
(二) 阻塞性通气不足
(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气道阻塞或狭窄所致通气障碍。
关键是气道阻力增加 影响着气道阻力
心电图检查:P波高尖,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厚,心肌劳损,多 源性期前收缩。X线检查:肺动脉段突出,右室弓增大,肺野透 过度增强,肺门部纹理增粗。
案例分析
• 根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 ,分析
1.病程演变过程。 2.病人呼吸功能状态及发生机制。 3.病人心脏功能状态及发生机制。
呼吸衰竭
第一节 呼吸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
案例分析
• 体格检查有哪些阳性体征?
呼吸衰竭
体检:T36。C,P116次/分,R26次/分,神志清,发育正常,
营养欠佳,自动体位。呼吸稍促,呼气明显延长,口唇轻度发 绀伴颜面水肿,面色黄,舌质淡,苔厚腻干。
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胸廓前后径增宽,肋 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肺肝界于右第6肋间,双肺可闻及 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不明显,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心界无明 显增大,心音弱,各瓣膜无明显杂音,心率116次/分,可闻期 前收缩。
最重要的是气道内径。
气道阻力(正常人平静呼吸):
80%: 直径 >2mm 气管
20%: 直径 <2mm 气管
肺通气功能障碍
阻塞性通气不足病因
1、管壁收缩或增厚 2、管壁阻塞 3、管壁受压或肺组织 对小气道牵引作用减弱
阻塞性通气不足
气道阻塞分类:
胸外气道阻塞
中央性
气道阻塞
胸内气道阻塞
外周性:
胸外中央气管阻塞
• 吸气时:
气道内压<大气压→ 气道狭窄加重
吸 气

• 呼气时: 气道内压>大气压
呼 吸 困
→气道阻塞减轻 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胸内中央气管阻塞
• 吸气时:胸内压↓,
气道内压>胸内压 呼
→气道阻塞减轻
气 性
•呼气时:胸内压↑,
呼 吸
压迫气道→

→气道阻塞加重 难
外周性气道阻塞:
病理生理学案例呼 吸衰竭
滨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刘巍
本章讲述内容
呼吸功能不全
➢概念
➢案例
➢呼吸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
➢呼吸衰竭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呼吸过程
呼吸功能不全概念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呼吸功能不全
各种原因引起外呼吸功能障碍,气体交换 过程不能正常进行,并导致一系列功能、代 谢变化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发 展到严重阶段即称呼吸衰竭。
3、按病程经过:急性和慢性
4、按发病机制:通气性和换气性
案例分析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咳喘13年, 双下肢浮肿2年,近2天加重。
根据该病人的主述,应考虑到那些疾病
应如何进一步问诊
呼吸衰竭
案例15-1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咳喘13年,双下肢浮肿2年,近 2天加重。
患者于13年前因感冒、发热,出现咳喘,开始少量白色 痰,后变黄痰,经治疗好转,但每于冬春季节或气候突变, 而反复发作,夏天较好,一直参加农业劳动,但上述症状 逐年加重。近10年以来发作较频,劳累后感心悸、气促, 休息后好转。近2年来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患者一直在 基层医院给予中西医药治疗,症状稍有改善,但平时有轻 度咳喘,咳白色粘痰,夜间较重,多于早晨4~5点出现喘 息,因感冒、发热、黄痰、咳喘加重、食纳差、少尿而入 院。
视频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外呼吸 功能障碍
肺通气 功能障碍
肺换气 功能障碍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肺通气 功能障碍
限制性 通气不足
阻塞性 通气不足
一、肺通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不足
➢呼吸肌运动障碍 ➢胸廓顺应性降低
吸气时:肺泡扩张,细支 气管扩张,肺通气改善 呼气时:肺泡回缩, 小气道内径变窄
内径<2呼m气m性的→呼细通吸支气困障难碍加重 气管,无软(常骨见支于撑CO,PD) 壁薄,与周围组织
连接紧密
呼吸衰竭
肺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肺泡 通气 不足
PAO2↓ PACO2

PaO2↓ PaCO2↑
◆通气障碍引起哪型呼衰?
概念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 , 伴有或不伴有PaCO2 的病理过程。
判断标准: PaO2 <60mmHg (正常:100 mmHg) PaCO2 >50mmHg (正常:40 mmHg)
呼衰的类型
1、按血气变化特点:
低氧血症型(Ⅰ型) 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Ⅱ型) 2、按病变部位:中枢性和外周性
➢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肺泡的面积与厚度 ➢气体的弥散常数 ➢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
气体分压 · 溶解度 · 肺泡呼吸面积
弥散速度 ∝
弥散膜厚度
(一)弥散障碍 1. 肺泡膜面积减少
正常成人肺泡总面积:80m2 静息时换气面积: 35-40m2 弥散面积减少:肺不张,肺实变, 肺叶切除等。
(一)弥散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