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T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AT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A T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及
工作原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AT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现在自动变速箱一般都是液力变矩器式自动变速箱,也就是俗称的“AT”自动变速箱。

它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1、和发动机飞轮连接的液力变矩器。

2、紧跟在液力变矩器后方的变速机构。

液力变矩器一般是由泵轮、定叶轮、涡轮以及锁止离合器组成的。

锁止离合器的作用是当车速超过一定速度时,采用锁止离合器将发动机与变速机构直接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燃油消耗。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传递到变速机构。

它里面充满了传动油,当与动力输入轴相连接的泵轮转动时,它会通过传动油带动与输出轴相连的涡轮一起转动,从而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出去。

其原理就像一把插电的风扇能够带动一把不插电的风扇的叶片转动一样。

AT自动变速箱每个档位都由一组离合片控制,从而实现变速功能。

现在的AT自动变速箱采用电磁阀对离合片进行控制,使得系统更简单,可靠性更好。

AT自动变速箱的传动齿轮和手动变速箱的传动齿轮并不相同。

AT自动变速箱采用的是行星齿轮组实现扭矩的转换。

AT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控制方式如上图所示。

变速箱控制电脑通过电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动作,从而改变变速箱油在阀体油道的走向。

当作用在多片式离合片上的油压达到致动压力时,多片式离合片接合从而促使相应的行星齿轮组输出动力。

行星齿轮组包括行星架、齿圈以及太阳轮。

当上面提到的三个部件中的一个被固定后,动力便会在其他两个部件之间传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