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题临安邸
临安:在今浙江
[宋]林升
杭州市,曾为南宋都城。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邸:旅店。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几时休:什么时候 才能够停止。
句导读: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
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了当年虚 假的繁荣太平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不禁长叹:“西湖 歌舞几时休?”强化了自己对那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 愤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深深的担忧。
层次梳理
青山 楼外楼
题 临
虚假的繁 荣景象
歌舞 几时休
安
暖风 游人醉
邸 淫靡的精
神状态
杭州 作汴州
荒淫腐化 醉生梦死
极大的愤怒 无尽的隐忧
但悲不见九州同
此句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遣的悲痛和遗憾心境,那就 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 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 见九州同”。“悲”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
这一句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和殷切期盼,表明了诗人虽然沉痛,但并 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统一祖国。有了这 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层次梳理
感慨
示 儿
嘱托
死元知-万事空 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定中原
家祭-告乃翁
豁达的生死观 强烈的爱国情
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
图解课文
概括主旨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时写的,是绝笔, 也是遗嘱。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 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以及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 无比渴望。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诗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与我无关 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 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
意 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 们的父亲!
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了无牵挂 了。写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这句话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 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 二字,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
作者简介
林升 字友云,又名梦屏,南宋诗人, 其生平事迹不详。据说,他是宋孝宗淳熙时 代的读书人,曾在临安活动,擅长诗文。代 表诗作有《题临安邸》《长相思》等。
拓展延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 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 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 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家祭无忘告乃翁
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 于子孙后代。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 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 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心情 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 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 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 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 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熏:即“薰”, 气味侵袭。
游人:游玩的人。这里特指 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 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直:简直。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 曾为北宋都城。
句导读:“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
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熏”和“醉”两字用得精妙 无比,把统治者的丑陋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结尾的这 一句,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辛辣的讽刺中蕴含 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都完了,没有了。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定:平定,收复失地。 【中原】指被金兵占领的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家祭】过去家庭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 【无忘】不要忘记。无:同“毋”,不要的意思。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诗意: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边的 轻歌曼舞何时才能停休?江南的微风吹得游人如 痴如醉,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
思考探究
读《题临安邸》第1、2句,联系下文,说说诗人描绘杭州美 好景致的目的是什么。
答:表现出达官贵人过着苟且偷生、花天酒地的荒淫 生活,强烈地谴责那些醉生梦死的当朝统治者。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在杭州一家旅店的 墙壁上题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无比忧虑, 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陆 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创作的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多抒 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 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 代表诗作有《示儿》《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等。
12 古诗三首
五年级上册
我会认
nǎi
xūn
hài
乃熏亥
shì
sǒu
恃擞
我会写
jì
nǎi
xūn
hánɡ
祭乃熏杭
hài
shì
āi
jū
亥恃哀拘
示儿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 笔,写的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 饱经风霜、悲愤交集的诗人即将离开人 世,他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了一份遗嘱, 是怎样的一份遗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