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班级:考号: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0分)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绯红(fēi)佁然(yí)杳无消息(yăo)参差披拂(cēncī)B.磨蹭(cēng) 禁锢(gù) 文绉绉(zhōu) 哄堂大笑(hōng)C.胡髭(zī) 黝黑(yŏu) 藏污纳垢(gîu) 广袤无垠(mào)D. 不逊(xùn) 解剖(pāo) 溺爱(nì)伶仃(dīng)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崎岖麻木不仁粗制滥造翻来覆去B、愚钝不可名状诚惶诚恐冥思遐想C、侏儒器宇轩昂正襟危坐藏污纳垢D、尴尬颔首低眉油光可鉴暗然失色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东西。
(3)水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训练稀罕唤醒支配B、经验奇怪唤醒掌握C、训练稀罕唤起支配D、经验奇妙唤起支取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对的一项是 ( ) (3分)A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情景。
B《藤野先生》一文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C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D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6、读一读,为下列拟物诗选择恰当的名称。
(5分)①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②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③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④弯着腰/绝不是对人崇敬()⑤满嘴胡须/并不能证明你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A.年轮B.虾C.羊D.蒲公英E.云7、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④②①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②⑤③8、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
(3分)当我们面对困难面对无奈,是否悄悄地给自己一个笑脸呢?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分坦然;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勇敢地面对艰险。
这是怎样的一种调节、怎样的一种豁达、怎样的一种鼓励啊!笑脸:______________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一位学生在班上乐于助人,积极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不料却招来一些同学“出风头”的讥讽,让其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困惑。
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面对上面材料中的那位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得体,易于对方接受)面对被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9、诗歌默写及赏析(10分)(1)、《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2)《赤壁》中以议论的方式评论赤壁之战,抒写不平之气的诗句是:,(3)《过零丁洋》中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4),松柏有本性!(5)海内存知己,。
(6)东栏梨花 ( 宋•苏轼) (2分)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本诗的诗眼是一词,诗歌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15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⑪从.流飘荡( ) ⑫好.鸟相鸣( ) ⑬皆生寒树..( ) ⑭窥谷忘反.( )2.翻译句子(2分)⑪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⑫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文中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
(1分)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分)5.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3分)(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元结《右溪记》)6、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不可名.状()佳.木异竹()7、文中画线句子从哪个角度描写右溪的水?(2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一)(20分)“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娠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看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
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
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
娘只有一个办法——借!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
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
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
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
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
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
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
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
那时。
我在校寄宿。
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
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
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
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
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
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1.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2分)2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 (3分)3..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4分)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
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同:(3分)第一次流出的是()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的泪。
5.第11段“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3分)6.概括出本文主要选取了哪些材料来歌颂母亲,请用简洁的文字列举出来,并说明它们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5分)唤醒生命①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
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自己驾着车远赴2000多公里外的西藏。
②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
只身旅行,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难得一见。
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③车子进入高原腹地。
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
④他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汽车却出了故障。
他仔细检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原因。
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帮助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
⑤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
糟糕的是,三天里竟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
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
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如果再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⑥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
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
⑦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
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
那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正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
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⑧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
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
他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汽车,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
车子修好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40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居住点,他终于得救了。
只是,那只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驶的途中不幸地死去了。
⑨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
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
”直到今天,作为纪念,他还把那只风干得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
⑩但我想说,那只殒命高原的小鸟,它并不曾想起过要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