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2011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0 肥皂泡》_4

人教2011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0 肥皂泡》_4

《肥皂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

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廊、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2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过程与方法:
1.本课的学习以读为主,用读感悟。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抓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老师用富于趣味的语言,引导理解、想象,体会玩的乐趣,体会玩中有美。

努力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文中有很多词语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眼中肥皂泡特别的美。

理解这些词语的最好方法,是给学生相应的感性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并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重难点分析:
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制作泡泡水,感受吹泡泡的过程与心情。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老师知道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说说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二、教学过程。

1.正确认读词语:
浮光悬着仰头笔管一支溶化小碗
肥皂种类剩下光影零乱和弄和弄屏住呼吸
四散纷飞软悠悠颤巍巍
2.这篇课文是谁写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感知中心、把握基情。

1.师引: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什么呢?(幻灯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
3.说说“最爱”有多爱?读出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肥皂泡》这篇课文,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读中理解。

(一)感受吹的过程:做泡泡、吹泡泡。

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圈画出描写作者吹肥皂泡的动作、肥皂泡形状的相关词句。

课件:“然后用一支竹笔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要先试着自己看着大屏幕说一说,再指名说。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动作轻,样子轻)指导感情朗读。

师:(由动作的“轻”过渡到样子“轻悠”)正因为慢慢地吹,才会有这样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只有轻轻地一提,肥皂泡才能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看来吹肥皂泡也要我们认真地去做,仔细地去琢磨,小心地去吹,吹起的泡泡更要精心呵护,才能飘得更高更远。

谁还想再读读?
试着用“首先……然后……接着……”这样的一组词语将吹肥皂泡的过程说一说。

教师小结:这些词用的多好啊,使我们一下子就掌握了吹泡泡的方法,还告诉我们若是用扇子在下面轻轻扇送,有时肥皂泡能飞得很高很高。

冰心奶奶多细
心呀,把吹泡泡的游戏给我们介绍得这么清楚,你们吹过泡泡吗?(玩过)谁来说说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二)感受吹起来的泡泡。

师:谁喜欢冰心描写肥皂泡美丽的这段文字,把你想到的美丽画面读出来?
师:从这段语言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读出来的?(从形态多姿、颜色多彩、变化多样几方面来理解。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点拨重点:
(1)五色——即五彩。

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来泛指多种颜色。

浮光——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

课文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2)“轻清透明”四个字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

(3)“玲珑娇软”(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

玲珑,精巧细致。

娇软,美丽、娇嫩。

)为什么说是“玲珑娇软”而不说“玲珑柔软”呢?体会喜爱、娇爱之情。

师:刚才,我们吹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串串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戏,多活泼、多可爱呀!
(4)“有时吹得……光影凌乱”,还“颤巍巍的”。

“光影凌乱”——指由于肥皂泡处于动态中,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变化迅速且多样,显得不整齐、没有规律。

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

师:看着这脆弱的球,颤巍巍的光影凌乱,很快就要散裂了。

这时,大家都
什么样?——“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师:你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大家怎样的心情?(通过心情来衬托美丽,想挽留住这美丽的肥皂泡,怕泡泡消失)(紧张、专注、担心、期待)
指导朗读。

是呀!这脆弱的泡泡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她们满怀期待,希望它们多停留一会儿,祝福这美丽的泡泡飞得又高又远。

让我们再次吹起我们的肥皂泡,让他们飞起来吧!
(三)体会作者梦幻般的感觉。

师:看,这些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浮光百转的肥皂泡,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多开心,多快乐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继续说说你还喜欢哪儿?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

看看作者将肥皂泡比喻成了什么?体现了怎样的
感情?
生: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目送着她,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希望……师:这里连用了四个“那么”,你体会到了什么?(特别喜欢肥皂泡) 导读:真是太喜欢这些肥皂泡了。

因为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小心地、轻轻地吹起来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生读(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目送着她,心里充满了——生读(快乐、骄傲、希望……
师:希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

我想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颠……) 师:送上天去做什么?送过海去做什么?(使明月更皎洁,夕阳更灿烂;使美人更美丽动人,睡婴更恬静幸福)
师:飞到明月、夕阳、美人、睡婴身边的仅仅是肥皂泡吗?(不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它们——她们)(孩子们的梦想、愿望,孩子们的心)这时,那些肥皂泡仿佛就是孩子们的化身,带着她们的希望和梦想飞起来了,飞上蓝天,亲近明月,渡过天河,追逐太阳,与日月同辉;漂过大海,飞越山巅,抚摸美人的玉簪,使美人更光彩照人,抚摸睡婴的雏发,让孩子更甜蜜幸福,此时我们走进了梦幻的世界,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1.请大家带着这种想象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

谁来想像着读读。

其他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去听、去想,走进梦幻般的泡泡世界。

3.你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仿佛就是一个肥皂泡,轻悠悠地落在春娃娃头顶的花环上,追随着她,给高山披上绿妆,给大地穿上彩衣,与小河、小鸟共唱“春之歌”。

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谁愿意说说你美好的想像,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课件出示想象填空: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球,是我们自己小心地吹起的。

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这美丽的肥皂泡,轻轻地飞起,我希望肥皂泡永远不破裂,
飞到( );飞到( );飞到( )。

师:但是,这梦幻般的肥皂泡,一个一个地吹起,飞高,又一个一个地破裂。

我们从梦幻的世界又回到了现实的世界,那些肥皂泡只能成为美好的梦想,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正如冰心奶奶所说——课件出示:童年是真中的梦,是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冰心。

(四)、小结
大家看,在我们眼中普普通通的吹肥皂泡游戏,经过我们的手做,嘴吹,眼看,还有用心去体味,吹出了我们美妙的情趣,吹出了我们美妙的幻想。

四、布置课下作业
尽管肥皂泡的美丽是瞬间的、短暂的,但它却让我们难以忘怀,带给我们的快乐会永远留在我们成长岁月的梦里。

冰心奶奶笔下描写的肥皂泡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无忧无虑、幸福畅想的儿童世界。

请你课下再吹肥皂泡,也拿起笔,描绘这美丽神奇的泡泡,
放飞自己的梦想,留下童年里美好的回忆。

课件出示:冰心的一句话: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现在的图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