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单项选择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D )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2、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 D )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 B外国贸易 C商业贸易 D海外贸易3、一国在其境内设有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 B )A 大于国境B 小于国境C 等于国境D 与国境无关4、一国关境与其国境相比( D )A关境可以小于国境 B关境可以大于国境C关境可以等于国境 D以上都对5、以货物通过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 D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 D专门贸易6、转口贸易又称( A )A间接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7、贸易顺差是指( A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8、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 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200亿美元,这—年该国贸易依存度为( C )。
A.出口贸易依存度力16.6% B.进口贸易依存度为20%C.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6.6% D.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6.6%9.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B )A、对外贸易方向B、国际贸易地理方向C、对外贸易结构D、国际贸易商品结构10、当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 B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11、在世界贸易中,( A )国家是世界贸易的主体,是各国主要市场。
A发达资本主义 B发展中 C不发达资本主义 D转型1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 世界出口总额 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13、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个进口商品,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是( B )A贸易依存度 B贸易条件 C贸易结构 D贸易比率14、具体商品的进出口属于( A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进出口贸易 D商品贸易15、当货物运输的过程中经过第三国的国境,对第三国来说这种贸易是( C )A进口贸易 B出口贸易 C过境贸易 D转口贸易二、多项选择题1、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B C E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赤字D.出超E.入超2、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 B )A.一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一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3、按货物移动方向不同,国际贸易可分为( BCD ):A.直接贸易B.进口贸易C.出口贸易D. 过境贸易E. 转口贸易4、某国在1992年贸易规模为:出口380亿美元,进口312亿美元,这一年该国贸易状况为( ABE )。
A.顺差68亿美元 B.净出口68亿美元 C.入超68亿美元D.净进68亿美元 E.贸易总额692亿美元5、按贸易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国际贸易可分为( ADE )A.直接贸易B.进口贸易C.出口贸易D.间接贸易E.转口贸易6、下列属于无形贸易是( BCDE )A服装贸易 B技术服务 C劳务输出 D运输 E保险7、按参加国的情况国际贸易可分为( CD )A单方贸易 B多方贸易 C双边贸易 D多边贸易 E单边贸易8、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指标包括( ABC )A外贸总依存度 B出口依存度 C进口依存度 D进口比例 E出口比例9、关于贸易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 )A又称交换比价 B又称贸易比价 C其值大于100贸易条件转好D其值小于100贸易条件转好 E其值等于100贸易条件转好10、补偿贸易的方式有( ABC )A返销B互购C部分补偿D以货换货E协作生产三、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量: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是指该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国在一定时期里(如一年)各类商品在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叫做该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4、易货贸易:是指两国之间不使用货币而是以货物作为偿付工具的商品交换活动,即以货换货。
四、简答题1、简述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答: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的;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的。
2、简述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答:总贸易与专门贸易对进出口的统计标准不同。
总贸易是以货物经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而专门贸易是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3、简述转口贸易与间接贸易的差异。
答:由于某些原因,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买卖。
对于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进行的是间接贸易,而对第三国来说进行的是转口贸易。
4、简述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
答:过境贸易中第三国不直接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只对过境的商品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和印花税;而转口贸易是由转口商人来完成的交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5、贸易差额与一国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答: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主要部分,贸易差额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着重大的影响。
长期的贸易不平衡对一国国家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6、简述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答: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很快2、国际贸易集团化3、自由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的主流4、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5、“绿色环保”日益受到重视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说明什么问题?答:对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其它国际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及该国加入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五、论述题1、论述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要点: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的;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的。
2、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要点:一国与某个或某几个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比较高,则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反之,则比较分散。
说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集中与分散的优劣。
3、试述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要点:1、促进一国经济增长2、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3、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4、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5、优化国内产业结构6、加强各国经济联系4、谈谈当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及特点。
要点: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贸易结构继续优化3、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在不断地调整六、计算题:1、如果以2003年为基期(即2003年出口单位价格为100),2004年和2005年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5和107.8,同期出口额分别为5933.2亿美元和7620亿美元,请通过计算贸易量来判断中国2004年相对于2005年出口的实际规模的变动幅度。
2004年的贸易额中国2004?100以2003年为基期的出口价格指数=5933.2 ÷ 105 ×100 =5650.l67(亿美元)2005年的贸易额中国2005?100以2003年为基期的出口价格指数=7620 ÷ 107.8 ×100 =7068.65(亿美元) 2005比2004出口实际规模变动幅度=7068.65?5650.67?100%5650.67=25.09%答:中国2005年相对2004年出口的实际规模增加了25.09%。
2、以2002年为基准年,某国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到2006年该国出口价格上涨了9%,进口价格下降了6%,其贸易条件如何变化?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1 9%)/(1-6%)]×100=116答:贸易条件转好。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分工形成的阶段是在(D )世纪时期。
A.11-12B.14-15C.16-18D.18-192、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D)。
A.自然条件B.人口规模C.资本的国际化D.国家的出现3 、各国的(A )决定着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A.生产力水平B.市场规模C.自然条件D.社会制度4、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D )之间进行的。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宗主国与殖民地5、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世界市场是(B )A.封闭市场B.自由市场C.垄断市场D.北美市场6、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是( A )国际分工A.水平型B.垂直型C.混合型D.交叉型7、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是一种( A )A.垂直型分工 B水平型分工 C混合型分工 D三大产业分工8、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A )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9、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 B )的差异。
A.比较成本B.绝对成本C.要素禀赋D.要素组合比例10、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 A )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B.产品垄断优势C.产品密集程度D.产品保护程11、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学说。
A.绝对成本B.比较成本C.动态比较成本D.要素禀赋12、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C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 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13、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什么之间存在的矛盾( C )。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B. 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D. 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14、在当代的国际分工格局中( C )A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B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D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工占主要地位15、国际市场价格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总是围绕着:( D )A国内价值上下波动 B国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个别价值上下波动 D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二、多选题:1、按照参加国际分工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国际分工可分为:( ABD )A垂直型分工 B水平型分工 C国际三次产业分工D混合型分工 E技术分工2、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商品结构与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 ABCD )A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 B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工业制成品增长C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提高 D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E货物贸易比重上升3、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这种条件包括( BCDE )A人口分布 B地理地质条件 C气候 D自然资源状况 E国土面积4、要素禀赋论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条件下,形成各国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 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