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_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突出扇形统计图学习的必要性,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扇形统计图和自主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教学难点:扇形统计图统计的特点和优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图片:这是小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剪影,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体育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球类就有很多种,你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同学们各有所好,为了举行球类比赛,我对我校六年级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记录了他们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请看:(出示调查表)观察这张调查表,你想知道什么?二、提出问题1、喜欢乒乓球运动的有多少人?2、喜欢篮球运动的有多少人?3、喜欢足球运动的有多少人?……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都是想知道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怎样?三、尝试与探索(一)整理数据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怎样,这些数据是杂乱的,我们应先将数据分类整理。

小组合作整理,要求:四人一小组,组长进行分工,2人统计数据,1人记录数据,1人绘制统计图。

温馨提示:1、统计数据时,想一想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把数据按要求填写在统计表中;3、表中的数据适合制成什么样统计图,然后完成统计图;4、合作过程中,如有困难可以寻求小组成员帮助,也可以找老师帮忙。

展示、汇报:(做记号的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然后多媒体播放条形统计图,学生对照有没有错误。

(二)、描述、分析数据师:观察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说)师: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如果想知道喜欢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怎么办?学生口算:25÷50=50%继续算出其它百分比:(8%、22%、14%、6%)出示数据:这些百分数都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有没有一种统计图可以看出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呢?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示扇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观察扇形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先独立观察思考,有想法后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

汇报。

预设:1、喜欢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占总人数50%,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总人数8%……明确图中的数据是指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

(板书)2、喜欢乒乓球运动的人数最多,占50%,“其它”最少,占6%。

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看出那个最多,哪个最少?生:看扇形的大小师:不同的扇形表示总体中的不同部分,而扇形统计图就是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板书)引导:50%+8%+22%+14%+6%=? 100%指什么?明确:整圆表示总数(板书)师:这就是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关系。

比较两种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后总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吗?(生说)(三)、作出决策根据我们的分析,你认为应该组织哪种球类比赛?(四)、总结方法回顾一下,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表)—描述、分析数据(统计图)—得到答案(作出决策)师:统计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课件展示不同的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四、应用与拓广1、“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2、六年级一周30节课,各学科课时占总课时的百分比如右图。

一周有几节语文课?(得数保留整数)3、如果喜欢排球运动的有28人,喜欢乒乓球运动的大约有多少人?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扇形统计图意义:整圆表示总数圆内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附: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统计表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调查如下: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统计图乒乓足球篮球排球其它项目球《扇形统计图》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些统计知识,如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学生因为有了相关知识基础,学习本单元知识相对会容易些。

在学生知道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意义的基础上,扇形统计图意义的理解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大小和相应百分数表示的意义,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直观特征,并通过与条形统计图意义的比较,使之发现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对扇形统计图意义的理解虽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在深化扇形统计图的理解上,即让学生发现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稍有难度。

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一是要强化对扇形统计图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引导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特征进行分析回顾,通过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特征的对比,突出扇形统计图统计的特点和优点,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只要教师施以正确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新知的领悟会水到渠成。

学生在学习中会慢慢懂得,扇形统计图也是取源于生活实际,要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并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效果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素材的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球类运动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据整理统计的参与意识。

在合作探究中,学生明确分工,在教师的组织下经历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全过程,更加明确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概括,并借助图中的百分数,从数形两方面理解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学生注意力集中,目标达成度高。

课堂上在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特点时,教师组织学生适时讨论,解决了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欣赏不同的扇形统计图学生再次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把健康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应用与拓广环节中的不同层次的三个练习,由易到难,第一题,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全体学生都能会做。

第二题有一定的难度,全班有98%以上的学生会做。

第三题,难度稍大,基础稍差的学生感到难一点,90%以上的学生会做。

总之,本堂课学生接受双基情况良好,学习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强。

如果在探究扇形统计图意义时,让学生充分交流,我认为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扇形统计图》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版)小学六年制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及平均数的知识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最后一个内容,是下一阶段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第30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榜信息,引导学生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进而认识扇形统计图。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第27届、第28届、第29届、第30届部分国家奥运会奖牌榜四个统计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进一步体验各种统计方法的优势。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要以学生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自主练习所选取的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提供了第30届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情况的信息窗,通过设置“各种项目获金牌数的情况怎样”这一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统计,突出统计的必要性;借助对扇形统计图中信息的分析,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自主练习题的设计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根据统计图进行决策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突出扇形统计图学习的必要性,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扇形统计图和自主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扇形统计图统计的特点和优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单元教学课时:5课时《扇形统计图》评测练习1.看图填空。

(1)()小组最受欢迎。

(2)()小组与()小组受欢迎程度差不多。

(3)图中是把()看作单位“1”。

(4)外语小组占()%,绘画小组比歌唱小组多总数的()%。

(5)如果说六年级同学共有200人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写作小组有()人。

2.填一填(1)如果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

(2)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可以用()统计图。

(3)如果表示你所在学校各年级的人数情况,可以用()统计图。

(4)要反映小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占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3.某班有40名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情况如图所示:(1)参加体育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参加科技组的比文娱组的少多少人?4.苹果和梨各卖出了多少千克?《扇形统计图》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课后我进行了及时的总结与反思,现总结如下:1.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本节课我创造性的利用教材,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球类运动情况为素材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充分利用这一现实情境,在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统计的内在需要,并引导学生分类统计,让学生在小组内经历数据整理和统计的过程。

让学生欣赏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