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引领提升枫叶品质——大连枫叶教育园区初中、小学班主任论坛顺利召开1月4日,大连枫叶教育园区初中、小学班主任论坛在任书良图书馆顺利召开。
枫叶教育集团总裁等领导及初中、小学全体班主任参加此次工作会议。
会议紧紧围绕大连初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实问题,研讨如何进一步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提高质量、再塑口碑。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初中校区张艳双、李政超、申树国、付伟老师;淮安校区邵玲校长;小学校区王继芳、姜士杰老师作为代表,针对初小学学生安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职业素养、员工服务质量等话题发言。
各位老师在发言中总结成功经验,与在座领导及班主任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今后工作。
枫叶教育集团总裁在班主任论坛最后的总结环节中,肯定了大连枫叶教育园区初中、小学全体教职员工一年多的努力,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都有了一定的改观,使枫叶的社会声誉和口碑得到了提升。
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各位班主任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职员工仍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校长要亲力亲为,带出一支优秀职工队伍;第二,班主任要提升责任心,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第就学生教育管理、校风校纪整顿等工作进行了深刻地讨论。
枫叶高中从2002年开始,实行了教、管分离的管理模式,即教学人员专门从事教学工作,领事专门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领事的专业性成为枫叶教育独有的特色。
会上众多奋战在领事工作一线的高中领事老师,结合工作实例,从学生、学校、老师、家长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到实践,将领事工作经验交流与案例教育分析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枫叶教育集团总裁根据领事工作的具体情况,针对领事工作中突出的工作标准、责任心、校园安全、法律常识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多项工作建议,挖掘领事工作问题深层原因,解决领事实际工作难点,为领事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纲领。
总裁指出,在枫叶校长要亲力亲为,要教育和带出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
在基础教育里,是校长治校,教师治学。
校长在要做到“立德、立言、立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要用校规校纪、法律和相关制度,严格要求和管理教师,做到出现问题不回避,触犯纪律不袒护,严肃认真,狠抓严管。
同时领事要提升责任心,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要做到严于律己,身正为范。
枫叶的教师包括领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解决困惑,还承担着“传道”即教育和管理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
枫叶领事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当学生进入枫叶校门,带领他们学习校规校纪,让他们“知法”,做到依法依规,严格管理。
在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上,还要注意把握几个原则: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原则;一如既往、坚持始终的原则。
爱是教育的开始,也是过程,更是结果;严格是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前提。
教育和管理的艺术应该是“严格与善良、严格与尊重、严格与理解、严格与关爱”的有机结合。
教师和领事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像对待亲人般的关爱。
同时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通过建立全集团、各部门、全体员工、全体家长多方联动、互助互补的协同管理机制,才会形成合力,全方位、全覆盖、多角度、多层次地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同时各领事要加强学习,提升专业化水平,要深入研究,成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行家或专家。
教师既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解决常规问题、共性问题的能力,更要通过针对性、专业性、学术性的潜心研究和探索,提高解决潜在问题、个性问题、棘手问题的能力,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些问题,有时候可能伤及亲情、友情;但是在事业问题上,在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上,朋友、亲情都是第二位的。
我参与了第一期干训班的整个过程,就是为了总结培训的模式。
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基本上总结出了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就是第一学期我们的学员要集中学习枫叶的文化、理念与制度,先解决认识上的问题。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是第一学期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学期我们安排集团领导或部门和各校区介绍集团体系的运行,使学员站在集团的角度,了解整个枫叶体系的运行以及各项制度,集团及各校区的管理流程与要求。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整个体系运行。
第三个学期学员结合所在部门工作案例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案例交流和研讨,提升自身学习成果。
第四个学期是国内外考察。
国内考察主要是各校区考察、学习;然后学员要撰写一个论文。
这些要求已经写入了干部培训课程方案里。
以上四个学期,就是整个枫叶干训班的课程安排。
这个安排还要结合集团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充实、调整,一步步完善。
我们目前正在开发枫叶干部培训课程教材。
为了考核每个学员的学习成果,集团设立了一个评审委员会,对大家的论文进行分析评估,评审不仅仅看谁写得好,文字漂亮,而是考察你有没有思想感受,是否用心并结合每个人的工作实际,进行论文评审。
如果论文没有原则性、方向性的错误,侧重考察每一个学员的工作业绩,业绩重在数据、数字和质量。
这是你能否结业的重要过程。
这就是我们总结出的干部培训班课程模式。
干部培训是业余学习,一般不能影响工作。
你们是一个部门或一个校区的负责人,学习不能影响工作,而是要促进工作。
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学习也只能解决一个认识问题。
大家通过学习,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形成一个共识,得到一些影响个人的观点。
学习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能力问题。
能力是在岗位上、是在实践中提升的。
学习解决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结论、共识,影响个人观点,实践解决能力提升的问题。
只有在实践中、在岗位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这当然还要看一个人有没有悟性和责任感。
干部管理、干部任用和干部培训,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因为每一个干部都会影响一个部门、校区,会影响一大批人。
如果把培训干部问题搞成过场,搞成形式,还不如不办,这当然是不允许的。
这一点应该引起所有管理者的认真思考,严肃对待。
二朱奇校长的题目很醒目、形象。
初中阶段的确是这样,他讲的内容也不错。
他虽然来枫叶的时间不长,但是对枫叶的核心理念和优势把握上做得很好。
为什么很多人来了很长时间就是不入流,而有些人来的时间不长但能把握住核心的文化理念呢?原因有二:一是个人素质。
素质这两个字内容很深刻;二就是悟性。
有一点,我想提醒一下,即在初小学阶段,尽可能不要强调“两个思维的培养”的提法。
不要过分地放大这个概念,因为是做不到的。
这个度要把握好,不要过分地强调两个思维的教学、设计等等。
我们国家《教育法》,初小是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要接受的基础教育,打好中文基础,这很重要。
尽管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的英语教学很重要,词汇量很大,但并不能解决思维的问题。
真正解决思维的问题是要能够用英语学习科学课的时候,我们的初小学阶段的英文仅是语言学习,没有到这个程度。
所以不要上升到思维的高度来强调我们的教学。
但是可以强调的是打好英语基础,有个别学生能够解决思维问题,但是比例不会多,这是体系决定的。
张艳双副校长提出的问题很重要,初二学生的现象实际上是一个体制问题。
我们要探讨十二年一贯制,改革1-9年级相互衔接的育人和课程体系,通过改革,解决好小升初、初升高的衔接。
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一定能实现枫叶教育的十二年一贯制,解决好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流失、管理等乱象。
初中校长和管理者,不仅要把这个问题看成是一种现象去研究,更要当成一个课题去研究。
以往也有家长反映过,高一学生学习比较轻松。
实际上这个过程,加方体系处理得较好,高一上学期主要是让学生适应环境,了解加方教学方法,选课等。
到了高二,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学生的变化很大,我的观察是学生一到高二就突然变得成熟,变得有思想了。
加方在这个衔接上比中方做得好,小升初应借鉴。
我们的小学实施快乐教育,到了初中学习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教初一的老师大多是初三下来的老师,不了解这些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的要求。
你们要好好研究这个课程,在初一是不是要减压,给学生一个过渡期。
当学生们适应了环境,实现过渡之后,再增加知识上的力度,让学生没有不适应感。
这个问题,看上去是一个现象,实际上是一个体系问题。
初中的管理者们应当通过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好我们面对的问题。
徐科研校长讲的“柔性和刚性”的提法我赞同。
在方法上体现柔性的一面,但在制度上要有敬畏感,这是刚性的一面,必须坚守。
小学的快乐教育这是我们的理念,我们在这个理念下创新环境,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学习,在快乐环境中成长。
用这样的育人环境来保证我们教学质量提升,这是一个保障体系。
三来到武汉校区,看到这里的环境、文化、成就等就很开心。
这里的管理者很关注每一个细节,很用心做事情。
现在集团正在推动几项重点工作,包括“新芽计划”,“新芽计划”的重点是在国内解决校长的培养工程;在国外培养教师的工程。
这是一个能够解决“五五”战略任务的瓶颈问题,必须做好。
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的“两个转型”就可以稳步推动,我们“五五”规划布局就可以一步步实现。
若干年后,枫叶高中的核心课程(理科)将以枫叶毕业生为主体,特别是枫叶的全球英语课程出台后,培养高中毕业生在国外拿到教师资格后回来做老师有更多优势。
为此,我们与国外三所大学中的两所已经签订了协议,选拔学生到加拿大汤姆逊大学、湖首大学、美国西华盛顿大学学习,每个大学20名学生,这是一个战略上的安排。
现在我们与国内家长、学生的协议文本和选学生的标准即将下发,之后将在各高中校区推广。
简单地说,枫叶高中生一毕业,进了这个项目,未来的工作就有了保证,而且享受外教待遇。
关于选拔名牌大学优秀毕业生进入枫叶管理层、甚至校长,很多人包括集团高管都在质疑这个计划,我在高管会上已经讲了,可以理解但我们有这个信心,这是枫叶体系决定的,枫叶就是一个出奇迹的地方。
一个人,只要基础好,素质好,经过一定的系统培训,是完全可以胜任领导岗位的。
工作时间长短不是关键问题。
有不少人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也没有出什么成绩;有不少所谓有经验的人,来到枫叶有一个融入的问题,而名牌毕业生是一张白纸,没有观念问题,较容易培训,容易成才。
武汉园区的袁清晨校长从一个初中班主任做到园区校长,这是一个奇迹,只有枫叶体系才能出现这样的奇迹。
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更大的事业,关键你有没有基础性的东西,关键你有没有悟性,关键你有没有勇于去实践、勇于去解决问题的动力。
枫叶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个人也没想到会有今天的局面。
昨天的记者会上,很多大媒体提到枫叶是国际学校的教父,这些东西是别人的看法,我们既不要觉得了不起,也不要有压力。
关键是专注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赢得荣誉,赢得地位。
我们的干部一定把精力、重点放在研究透自己、本部门、本校区的工作上,专注解决好了自己的问题,你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靠别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靠到外边去学习,也是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