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物理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

2013年物理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

1 2013年物理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 一. 重点与难点 1. 在中考中,物理的计算题主要有三个板块的题型,即: A. 力学(含浮力与压强、密度、运动、机械功与机械能、功率、机械效率等), B. 热学(含:比热容的计算、热量的计算), C. 电学(含欧姆定律的计算,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电热的计算) 二. 主要知识点 计算题是我们在中考复习时的一个重中之重的知识板块,而计算题的难度不会太大,只要同学们按照一定的方法,找出做计算题的一些内在的规律,这个问题就不算是太难。 (一)力学的计算 主要公式和题型有: 1. 速度的公式:v= 2. 计算密度的大小: 利用公式ρ= 3. 压强的计算:利用公式P= 4. 浮力的计算:利用公式=ρ液g V排 5. 功的计算,利用公式W=FS 6. 功率的计算,利用公式P= = 7.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公式:η= ×100% 8.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二)热学计算题 1. Q吸=Cm(t-t0),Q放=Cm(t0-t) 2. Q=mq (三)电学 1. 欧姆定律:I=U/R 2. 电功的计算公式: W= = = = 3. 电功率计算:P= = = = 4.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I2Rt 2

(一)、力学计算题: 1、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米,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 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 ②木块的重力; ③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④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高度为4厘米,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如图1—5—6(a)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

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a) (b) 图1—5—6 解 图(a),木块静止:F拉+G=F浮1 ① ①-②F拉=F拉1-F拉2

F拉=水g(V-V露1)-水g(V-52V)

F拉=水g(V-V露1-53V)=水g(52V-V露1)

代入数值:0.6N=103kg/m3×10N/kg×(52V—2×10—5m3) V=2×10—4m3

图(b)中:F浮乙=水g5

3V

=1.0×103kg/m3×10N/kg×53×2×10—4m3 =1.2N 3、(7分)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3

3.解: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ρ水gh=1×103×10×0.5=5×103Pa………………(2分) 木块受的浮力是:F=ρ水gV木=1×103×10×4×10-3=40N………………(2分) (2)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时: F′=G木=ρ水gV木=0.6×103×10×4×10-3=24N………(2分)

因为木块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水面下降,所以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小…………(1分)

4、(10分)如图17所示,某工程队在一次施工作业中,以恒定速度沿竖直方向将质量为5×103kg的圆柱形实心工件从深水中吊起至距水面某一高度。绳子作用在工件上端的拉力F的功率P随工件上升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18所示,不计水的阻力(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⑴工件上升的速度大小? ⑵当工件露出水面的1/2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⑶工件的横截面积S是多大? 4、(10分)

解:⑴(3分)由图可知工件离开水面后拉力1F的功率4120kW210WP(1分) ∵ 工件匀速上升 ∴341510kg10/kg510FGmgNN(1分)

又 ∵ 工件以恒定速度上升 ∴11PFv 4141210W0.4/510PvmsFN(1分)

⑵(4分)由图可知工件全部在水中时拉力2F的功率4216kW1.610WP(1分)

22PFv同理= ∴44221.610W4100.4/PFNvms(1分) ∵ 2FFG浮= ∴ 44425101010FGFNNN浮=-=-4=1(1分)

工件有1/2露出水面时所受浮力/43111051022FFNN浮浮1(1分) ⑶(3分)由图可知工件高2hm(1分)

433310110kg/10/kgFNVVmgmN浮物排水1=(1分) 3210.52VmSmhm物(1分) 4

5、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t(已知大气压强p0)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锅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

解答: 解:(1)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2)已知大气压强p0,内底面积为S,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t则大气压力F0=p0S0,限压阀重力G=m0g, 当限压阀刚要被顶起时,受力平衡,此时压力F=F0+G=p0S0+m0g, 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锅内气体最大压强

p=

p= (3)锅内气体对锅盖最大压力的增加量 △F=△p(S﹣S0)=(S﹣S0)=mg﹣mg

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加量为△F′=△F=mg﹣mg 因为S远大于S0,所以△F′=mg 故答案为;(1)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2)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p=;

(3)锅内气体对锅盖最大压力的增加量△F′=mg. 5

6、(7分)用如图20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500N的拉力F,15s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2分) (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3分)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分)

6.(1)∵不计绳重和摩擦 ∴2动物+GGF (1分) G动=2F-G物=2×500N-900N=100N (1分) (2) W总=Fs (1分) =500N×2×3m=3000J (1分)

WsJtWP200153000总 (1分)

(3)W有=Gh=900N×3m=2700J (1分) η90%100%3000J2700J100%W==总有W (1分)

7、(9分)如图21所示的电动观光车,有关技术参数如下表。 空车质量 1180kg 电动机额定功率 4kw

满载乘员 11人 电动机额定电压 48V 满载时 轮胎与地接触面积

250cm2 最大车速 45km/h

电动机效率 80% 平路续驶里程 ≤80km 根据技术参数,求解下列问题:(g 取10N/kg) (1)设乘员质量均为60kg,求满载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3分) (2)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半小时消耗多少电能?电动机对外做了多少功?若这一过程中,观光车以36km/h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求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6分) 7、(1)G=m总g=(60kg×11+1180Kg)×10N/kg=18400N (1分)

SFp (1分)

PamNSG5241084.110250418400 (1分) (2)W电=Pt (1分) =4×103W×1800s=7.2×106J (1分)

图21 6

W机=ηW电=80%×7.2×106J=5.76×106J (1分) WsJtWP36102.318001076.5===机机 (1分)

NsmWvPF320/10102.33机 (1分)

因为车匀速行驶 所以f =F=320N (1分) 8、(7分)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5m/s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g取10N/kg,。求在此过程中: (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大?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8、(7分) 解:⑴W有用=fs物 (1分)

vtss2121人物 (1分) 代入数据得:W有用=1.5×104 J (1分)

⑵η=%100总有用WW=%100人物Fsfs (1分) 代入数据得: F=400N (1分)

⑶ P=tW总或P=Fv (1分) 代入数据得:P=200W (1分) (二)热学计算题:

9、(6分)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明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5℃。请你求解下列问题: (1)水箱中水的质量;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 (4分) (2)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效率为40%,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煤气的热值为q=4.2×107J/kg)(2分) 9、(1)m水=ρ水V (1分) =1.0×103kg/m3×0.2m3=200kg (1分) Q吸=c水m水△t (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