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士炉安规测试标准要求
13
在工作温度下的漏电电流和电器强度
见下述
13.1
漏电电流测试
带电部件一外壳<0.25m A.
带电部件一接地<0.75m A.
测试电压为V,测试点为塑料外壳可触模部分,漏电电流为m A测试点是金属,漏电电流为m A.
13.2
电器强度测试,基本绝缘1000V;附加绝缘2750V;加强绝缘3750V.
0.5m A,一分钟不能击穿
ON、OFF标记
7.12
说明内容应有的警语、官方方语言
英语、德语
开关上标有“I”、“O”
7.14
标记显而易见、清晰可见,不能标在任何可拆除的部件上
8
防触电保护
8.1.1
FIGI试指安全性能测试,电源线不能进放机内接触发热管
不可触及带电部分
10
输入、输出功率
10.1
输入功率
额定功率,+5%、-10%
11
23.5
电源线高压测试
不能击穿
用2000V高压测试15mm.
23.7
电源芯线颜色
接地线应为黄/绿色
23.8
铝线不应和来作内部引线
24
元件
见说明
24.1
自动控制器要符合IEC730开关要符合IEC1058
24.2
软线或电缆上
不装有开关,不装有自动控制装置,电器内不应有用焊接可以复位的热熔断器
25
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
测试角底板
65
7
测试角墙壁
65
8
手柄
60
9
旋钮
60
见下述
25.1
电源线固定配一个插头
25.5
电源线连接方法
Y型连接
25.6
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电器,电源线只能配一个插头
25.7
不超过3Kg的电器,要用轻型聚氯乙稀护套软线.
25.8
电源线规格
25.9
电源线同其它部件的接触
不能与锋利点及边接触
25.10
黄绿地线的连接
应装有地线
25.13
电源线入口形状
压痕小于Φ2mm.
无法测试
30.2
750℃阻燃测试
无法测试
30.3
漏电起痕测试
无法测试
31
防锈
不能生锈
无法测试
32
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
不需测试
附表一、
序号
测试部件或位置
标准要求(K)
1
电源线分叉点
50
2
支撑发热部件的塑件
做材料燃烧测试确定温升
3
开关环境温度
T-25
4
温控器
T-25
5
内部布线
T-25
6
0.5m A,一分钟不能击穿
18
耐久性
经过500个循环组的测试,控制机构应能良好的运行,电气部件的连接不应松动,应能经受16.4的电气强度测试
19
非正常使用
见下述
19.101
1.15倍功率非正常使用
测试角地板,墙壁的温升不得超过75K,外部塑件应能经过标准测试指及19.13的检测.
放入两片面包,按住开关不放,直至面包烤焦着火,但着火后应能熄灭.
15
防潮
见下述
15.3
防潮48小时
要求同上
无法做
16
漏电电流和电器强度
见下述
16.2
漏电电流测试
带电部件一外壳<0.25m A.
带电部件一接地<0.75m A.
测试电压为V,测试点为塑料外壳可触模部分,漏电电流为m A测试点是金属,漏电电流为m A.
16.3
电器强度测试:基本绝缘1250V,附加绝缘2750V,加强绝缘3750V.
标准条款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结果
说明
6
类型
6.1
防触电保护分类:O、OI、I、II、III
I类
6.2
防潮情度分类:普通、防滴、防溅、水密
普通
7
标记
7.1
标记说明
要有标准的额定参数、型号、商标
7.6
符号的正确使用
V、A、L、~、Hz、W等
7.8
不是Z型的电器
1、要有零线标记“N”
2、接地符号
7.10
开与关的明确表示
见下述
22
结构
22.6
排水口的尺寸
当口的宽度大于3mm,其面积大于20mm2.
22
开关检测
10000次测试应无异常.
连续动作10000次
22.11
连接部件的推拉力
不能松开
22.12
手柄用于指示开关或类似元件会导致危险的位置时,应尽量避免.
22.13
手柄结构
防止触措高温部件
22.14
外壳形状
应无任何粗糙和尖锐的边.
22.15
电源线的入口
应圆滑,不易损坏电源线
22.18
金属部件的耐腐蚀性
应能抗腐蚀
22.31
附加绝缘与加强绝缘应合理设计,不能影响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小于29.1表的规定值.
22.Z1
外壳的装饰性
不能误作玩具
23
内部布线
见下述
23.1
内部布线检查
线路平滑,没有尖锐边
23.4
电源线的固定
内部布线应固定
电源线用线夹固定
发热
输入1.15倍的额定功率
电源线,支撑发热部件的塑件,开关,温控器,内部布线,测试底板,测试角墙壁,各手柄,旋钮的温升不能超过附表1的要求
11.7
温升测试
输入1.15倍的额定功率
放放两片面包,烤至焦黄,间隔30秒,更换新鲜面包,连续偱环15分钟,放入一片面包,烤至焦黄,间陨30秒,更换新鲜面包,连续循环5分钟。
20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
20.1.1
把样机放在100倾斜平面上测试.
不翻倒
20.1.2
放在150倾斜平面上测试
不翻倒,若翻倒,要做16.3测试
21
机械强度—衡击测试
21.1.1
0.5±0.04j(0.5±0.04Nm)的强度对同一处外壳进行三次撞击.
测试完成后,不能用测试指接触到带电部件
21.1.2
若有怀疑,可进行16.3测试.
28.4
螺钉连接的防松
应能防松动
29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
见下述
29.1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29.2
穿通绝缘距离
不同权性的带电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大于3mm,电气间隙大于2.5mm,带电部件和其它金属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大于4mm,电气间隙大于3mm.
30
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
见下述
30.1
球压测试(1250)
27.4
接地线处的所有零件,不能与黄铀地环产生腐蚀.
27.5
接地电阻测试
电阻上于0.1Ω
28
螺钉和连接
见下述
28.1.1
螺钉不能打在软体金属上,如:锌等
28.1.2
螺丝钉钮紧螺丝及线夹螺丝用0.6Nm,扭力松紧10次,对打发热体的螺钉,接地螺钉都有0.5Nm,扭力松紧5次.
对电线不应有损伤
25.15
电源线拉力测试
拉力60N,扭力0.25Nm,电源线位移小于2mm.
26
外导线的接线端子
见下述
26.3
接线端子拉力测试
连接无松动
用5N拉力不能拉脱
27
接地措施
见下述
27.1
I类电器接地
27.3
接线端子的设置及电源芯线的长度(地线最拉紧)
电源线松脱胎换骨时载流导线应在接地导线拉紧前被拉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