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要点解析

电气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要点解析

电气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要点解析摘要: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工业的进步。

工业的进步导致了电力需求的逐步增加。

如今,电力资源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电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电网的建设逐渐增多,输电线路也越来越广泛。

输电线路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因此,加强输电线路的管理,保证电力进入电网工作人员的优先地位,本文介绍了10kv配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10kv配电设备;安全运行;检修;管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对电网供电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电网的覆盖范围逐渐增加,特别是10kv的输配电线路,其实用性强,稳定性高,在配电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跳闸现象,可能导致故障,从而达到总电网的20%。

其安全操作高度重视,随着配电网改造,增加相应的配电设备,但在其有效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

鉴于此,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1影响10kv配电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1.1布网结构缺乏科学性随着电网覆盖范围的扩大,电网企业的配电线路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变电站选址往往缺乏科学性,加上大量的10kv分布线路长度不一,复杂支线,或单线荷载重支,线路成本不高,对供电质量影响较大。

由于缺乏支线的出现,电力安全,所有用户都将是综合电力,或大面积停电,导致线路故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我国电网环境复杂,许多农村地区的网格布局工作更加困难,与较重的工作负载电路的复杂性,但电网铺设与实际需求为主,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通常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线路敷设不可避免地会很多复杂的配电设备的安全问题。

此外,电路不构成环形网络结构,使电力故障不能快速转换负载,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1.2运行条件恶劣开销设计总体电路设计形式和电缆、架空线常常引起由于其独特的布局形式的两侧铺设道路绿化带和线的影响和市政绿化植物相互影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不利影响绿色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威胁10kv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台风雷暴的情况下,植物与线路之间缺乏安全距离往往会导致停电。

一般来说,配电网的污染不会造成大面积停电,但由于10kv线结构的特点,通常会造成绝缘子等主要设备的损坏,以及行程的行程。

此外,在农村或山区建设的约10kv的电网也将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如砍伐森林,导致树木破坏线路。

为防止电线杆在汽车夜间线路发生意外碰撞,应适当设置相应的电线杆,配置配电装置;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过度施工和粗大施工也会对10kv电网线路造成破坏。

施工方案设计不当会对配线造成损害。

1.310kv配电设备常见故障10kv配电设备和线路主要有短路及接地故障。

短路故障是电网故障中最常见的故障,对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一般来说,单相或两个不对称短路导致电压上升,可能导致主要设备击穿线路绝缘子。

短路电流主要是电感电流,电路短路电流和反应器的流量将会有更多的电压损耗,因此对于电网短路故障对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接地故障主要是人为的疏忽,如树木的断线断线、小车对电杆的疏忽、机械犁导致配电设备故障的崩溃。

除了自然灾害的危险更不能有效预防,如雷雨天气、大风、强降雨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基本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更多的要注意避免人工线路带来的危害。

2.常用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操作方法分析2.1地电位作业法地电位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站在大地或者杆塔上使用绝缘工具间接接触带电设备的作业方法。

在进行此种作业方法时,只要保证人体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绝缘工具满足其有效的绝缘长度,那就能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绝缘工具是地电位作业法达成预期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

而这种方法的操作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支、拉、紧、吊”,而这四种操作方式同时又是间接作业的主要手段。

现阶段地电位作业法具有多样性,例如:绕线器做法,线夹紧固做法、操作杆安普枪做法。

2.2 等电位作业法等电位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通过各种绝缘工具对地绝缘后进入高压电场的作业方法,即人体通过绝缘体与接地体绝缘后,人体就能直接接触带电体进行作业。

在这种方法中,绝缘工具仍然具有重要的作业,限制着流经人体的电流;当然,人体和接地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仍然是必要的。

因为带电体上以及周边的空间电场强度十分强烈,所以等电位作业人员必须采用必要的电场防护措施,使得体表场强不超过人的感知水平,从而才能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2.3中间电位作业法中间电位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站在绝缘梯或绝缘平台上,用绝缘杆进行作业的方法,也即使作业人员运用两部分的绝缘体各自与接地体和带电体进行隔离。

而这两部分的绝缘体起的就是限制人体电流的作用。

2.4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杆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和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通过绝缘杆进行的作业的方法。

这种作业方法的优点是不受交通和地形条件的限制,在高空绝缘斗臂车无法达到的杆位都可以进行作业;缺点是其机动性、便利性和空中作业范围都比不上绝缘斗臂车,要求作业人员具有使用绝缘杆的高水平技能,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也要求高水准开发和制作的绝缘操作杆。

例如:我们工作在作业范围狭小或者线路多回架设、作业人员可能触及不同电位的电力设施的情况下,身为我们作业人员就必须要穿戴全套的绝缘防护用具,带电体也要进行绝缘遮蔽。

绝缘杆作业法可以操作的范围很广,不但可以在登杆作业中采用,而且也可以在绝缘斗臂车的工作斗或者其他绝缘平台上采用。

3.带电作业的安全技术分析为确保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应关注以下因素:3.1注意流经人体电流防护在直接或者间接带电作业中,绝缘工具因外在杂质(如水分)或介质本身的离子移动而引起电流泄漏。

正常情况的绝缘工作泄漏电流只有几微安,远小于人的感知电流1mA。

然而,当绝缘工具受潮时,电阻率将急剧下降,与此同时泄漏电流会急剧上升,达到毫安级水平,无疑威胁着检修人员的安全。

因此,在绝缘工具的尾端可以装载一个高灵敏度的电流泄漏警报器,与大地相连。

一旦泄漏电流达到威胁人身安全的数值时,便发出警报、停止工作。

并且,干燥绝缘子串电阻高而电容量却相当小,沿绝缘子流经人体的电流也仅有微安级,但是,绝缘子污秽或空气湿度过大,就会使得泄漏电流达到毫安级。

因此,10kv配电线路带电检修时注意流经人体电流的防护。

3.2保持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所谓安全距离,就是检修人员和不同电位物体间应保持最小空气间隙距离的总称。

其被作为判断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否安全的标准。

它的数值仅由作业设备的电压等级决定。

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10kv配电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4m。

然而,在带电作业时因杆塔或设备条件受限,无法达到安全距离,应采取可靠措施予以弥补。

一是在带电体与检修人员之间增加一层绝缘能力比较强的护套,以弥补安全距离不足;二是在导线与大地间并联一个放电空隙,把配网线路作业方向的过电压短时间内限制在一定水平,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3.3停用继电器保护与重合闸在开展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时,部分项目应停用继电保护装置。

例如,在短接断路器回路时停用继电保护,断开跳闸回路中所有直流电源;在接电压互感器前停用失压保护装置,以防断路器误动作;带电切换主变压器时停用变压器过流速断及差动保护,以免断路器跳闸。

同时,因时制宜地停用重合闸。

当带电作业引发安全事故时,会造成开关跳闸,停止使用重合闸,能控制事故的波及范围,使作业人员免于二次伤害。

但在带电作业时停用重合闸可能会诱发瞬时性故障跳闸,这不能简单地认为由带电作业不当使然而不敢合闸送电,致使事故不断增加。

另外要格外注意停用重合闸的一些事项,例如在新项目调试或新作业人员首次带电作业时,有必要停用重合闸;明确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作业是否存在相间短路可能而考虑停用重合闸;一旦确定停用重合闸,就应杜绝调度部门不经过与现场联系而强送或约时强送电的做法,否则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结论总而言之,我国配电网络中10kv配电线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配电设备的运行安全、人们的安全用电、供电直接影响到高、低的质量。

因此,本文通过对影响10kv配电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10kv配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及10kv配电设备管理的详细分析,有效地提高了10kv配电网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1]黄勤.柳钢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现状及改进建议[J].柳钢科技,2011(3):56~57[2]吴广斌.10kv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探析[J].轻工设计,2011(2):74~74[3]曾庆汇,周丹丹.浅析配电线路保护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江西电力,2011,35(2):30~32,36[4]张勇.10kv架空线路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0):288[5]黎洪光.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破坏的原因及防范[J].电力安全技术,2011,13(3):15~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