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00字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00字【1】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
我就跟奶奶学包粽子。
奶奶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
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
”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
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
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
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
奶奶说:“摇动筷子
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
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
哈哈!
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
只见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
随之,第二个,第
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
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
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
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
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
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
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00字【2】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
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
分大端午和小端午。
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
月十五。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
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
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
人们争先
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
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
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
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
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
把黄米或
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
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
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
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
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
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
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
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
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
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
多五彩的小扫帚。
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
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
绑
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
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
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00字【3】
我的家在北方的农村,农村的端午节大约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
那时,我听妈
妈说,家里的鸭蛋从现在起就不卖了,要留着做包蛋;还要在菜园里种一小块蔊菜,过端午节好吃。
从昨晚开始,我家为了过端午节就正式忙碌起来。
先是妈妈安排爸爸,必须在端午节的凌晨起来割艾蒿,说那时的艾蒿才好,有药性。
然后安排我,要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挂在大门的两边,
说这样好辟邪。
怎么都有说法啊?
我好想睡懒觉,现在看来是睡不成了。
不过,比爸爸半夜起来割艾蒿好些。
今天
早上起床后,我按照妈妈的安排把艾蒿挂好了,以为可以出去玩了,我还没有走
出院门,妈妈就大着嗓门把我喊回去了,说是今天事情还很多,要我帮忙,就不
准出去玩啦。
我只好在家等早饭吃了。
吃过早饭,爸爸上街买家里没有的东西去了,我就成了打杂的了。
只听妈妈说:“快去,把菜园里的蔊菜拔回来”、“快去,把包蛋洗出来”、
“快去,剥几颗蒜出来”、“快去,用白酒兑雄黄,把院子周围洒一圈,一会儿
吃饭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个来回,当然,妈妈比我更忙,
终于把午饭准备齐了。
看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妈妈把这些菜的讲究一一道来:
端午节吃蔊菜“打积”(肚子里一年来积累的不好的东西),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洒雄黄酒是为了保咱家不进蛇和虫虫蚂蚁之类的东西……
端午节的一顿饭居然有这么多的内容,难怪妈妈那么重视。
等妈妈说完,我赶紧
拿起筷子吃起了蔊菜,好打掉我身体里不好的东西,少生病。
不知是不是真的?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00字【4】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
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
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
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
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
形象的剪纸做门符。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
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五次丝线象征五
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
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
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
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
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
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
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
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
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00字【5】
每年端午节,爷爷会在门上挂上菖蒲和艾草,然后买来芦叶,包好各种形状的粽子。
我最喜欢一种叫美人脚的,细长的尖角,配上圆圆的头,不光好吃而且好看。
粽子煮好后,除了我们自己吃,爷爷也会送一些给亲朋好友。
我们小孩子端午节
时可好玩了,吃东家的粽子,扯西家的菖蒲,跟大人一起去采艾叶,学着包棕子,
还要用艾叶煮水洗个澡。
大人说端午用艾叶水洗了澡后不容易得皮肤病,真有意思。
而龙舟赛事在我的家乡更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2001年还举办过国际龙舟赛呢,2010年的龙舟赛也非常热闹。
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还是一名龙舟赛手呢。
去年爷爷带我去看龙舟赛,看到几十条装饰非常漂亮的龙舟在护城河上一字排开,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选手们争先恐后,个个奋力当先,比赛非常精彩,让人惊心动魄。
听爷爷讲,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
但是在荆州,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人,因遭到奸臣陷害,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
当地老百姓得知这个消息,纷纷划舟去救他;他们用竹筒贮米,投入江中,以免水中动物吞食屈原的尸体。
为了纪念屈原,食粽和竞舟的习俗从此就流传下来。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虽然我现在跟着从军的父亲身在昆明,但我还是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