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单选题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B.社会主义性质C.公民的德性和品格D.人民群众2、()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B.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C.全面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D.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3、()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4、()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5、(),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6、()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7、()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8、社会公德的内容不包括()。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邻里团结D.遵纪守法9、职业道德的内容不包括()。

A.爱岗敬业B.服务群众C.奉献社会D.保护环境10、志愿服务,原指恭敬德交付、呈现,即不求回报地付出。

()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A.奉献精神B.友爱精神C.互助精神D.进步精神11、()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

A.广大党员干部B.青年C.共青团员D.社会知名人士12、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之一是,每年的(),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A.-3月15日B.-4月8日C.-3月5日D.-4月5日13、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节期间,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

A.清明B.端午C.中秋D.重阳1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A、基础B、精髓C、灵魂D、依据二、多选题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贵的思想资源。

这包括以下理念()。

A.重和谐B.重伦理C.重民本D.重爱国E.重自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A.包容性、民族性B.引领性、崇高性C.时代性、传统性D.和谐性、传统性3、对于目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状况,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传统与现代、“中”与“西”、“左”与“右”等多元价值观并存共处B、封建主义价值体系的“权本位”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钱本位”仍拥有一定市场C、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互相交织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这包括()。

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改革开放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6、胡锦涛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因为社会主义民主()。

A.能充分表达民意,实行科学决策,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B.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C.有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D.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7、先进文化的功能重要体现在()。

A.教化功能B.指引功能C.实践功能D.保障功能8、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

A.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B.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C.人的素质全面提高D.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9、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人权的显著特点是()。

A.广泛性B.公平性C.民主性D.真实性10、构建全新的法制观念,就是树立()。

A.权利义务观念B.自由平等的观念C.监督制约的观念D.法律至上的观念11、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价值在于()。

A.社会公正是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B.维护社会公正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杠杆C.社会公正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结构D.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12、当前社会不公的表现形式有()。

A.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B.明显的财政发布差距C.就业与劳动报酬中的歧视因素D.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13、解决社会不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做到()。

A.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B.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C.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D.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1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B.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

C.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D.是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任务。

15、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要做到()。

A.要讨好他人,迁就他人B.要看到他人的长处,要反省自己的短处C.要建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D.要有与他人友善的愿望16、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包括()。

A.十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B.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C.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D.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7、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指明了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B.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C.提供了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D.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18、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

A.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水平B.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C.领导示范带头,党员争当表率D.融入国民教育,注重实践运用19、放眼中国实际,我们应该看到贪污腐败、假冒伪劣、盗名欺世、见利忘义等恶劣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领域人情淡漠,道德失范。

对于这些严重的道德问题,究其原因有()。

A.社会转型B.对传统道德尊重不够、认识不足、取舍不当C.对新兴道德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宣传不够,应用不够D.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脱节,道德失范代价过低20、陶行知先生认为:“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要本。

”梁启超也指出:“断无私德浊下,公德可以袭取者。

”由此可见()。

A.私德涵养对于公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我们应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C.私德的过分发达必然导致公德的弱化D.个人品德提高了,就可以“内德于己,外德于人”,促进社会道德进步21、家庭美德的内容包括()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夫妻和睦D.办事公道22、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意义在于()。

A.有利于促进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B.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C.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D.国民心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所普遍出现的认识倾向、心里倾向、情感倾向。

23、当代中国需要培育的国民心态包括()。

A.自尊自信B.理性科学C.务实进取D.开放宽容24、六大交通陋习是指()。

A.机动车随意变道、占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B.强行超车、超速驾驶、严惩超员C.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D.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25、“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B.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之风C.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D.大力倡导诚信服务之风26、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清洁行动,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A.强化环保意识,净化生态环境B.广泛动员群众,改善环境卫生C.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D.落实长效管理,建立科学机制27、扎实推进公共秩序整治行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A.大力整治交通秩序B.大力整治管理秩序C.大力整治社会秩序D.大力整治市场秩序28、创建文明城市、()、()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

A.文明行业B.文明社区C.文明单位D.文明村镇29、2008年开始,我国的公休假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把()、()、()等三大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A.清明节B.圣诞节C.端午节D.中秋节30、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认同感、()认同感、()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A.民族B.文化C.国家D.世界31、中华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统节日()。

A.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功能B.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C.具有和睦团结、追求和平、促进和谐的功能D.具有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功能32、国资委应该将国有资产放在国民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运营监管,实现这种监管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国有资产运作实现商业化的运作B、存在对国有资产运作进行监管的部门C、建立相关政策的研究机构D、符合领导的个人愿望3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的途径包括()A、突出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以及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B、发挥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在形塑人的观念世界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C、发挥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D、“加强国家文化传播力建设,更新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外的所有选项34、以下对树立政府和公共管理者的公共利益典范理解正确的是()A、首先是“官德”B、要特别强调公共管理者意识C、改变整个社会道德D、树立道德模范是改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现状的唯一手段35、对于公正与效率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效率依赖于公正B、效率是实现公正,推动公正发展的基本条件C、追求公正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D、在一定程度上,公正决定效率,公正的水平决定效率的可能性程度36、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之处在于()A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更快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社会不平等和不公平C社会主义更关注自由竞争和效率D社会主义要逐步实现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三、填空题1、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最主要的原因人口老年化。

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基本内容。

3、改革开发之初,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破解资本匮乏的难题。

4、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国家新设的机构有: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

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