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蒽醌类

第六章蒽醌类


茜草素
10
结构类型——羟基蒽醌类
(1)大黄素型: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上
OH O
OH
O
大黄酸
COOH
抗菌
A
11
泻下
结构类型——羟基蒽醌类
(1)大黄素型: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上
OH O OH
大黄酚
大黄素
大黄 素甲醚
R1
R2 芦 荟 大 黄 素
O
大黄酸
R1 H
OH OCH3
H H
R2 CH3 CH3 CH3 C H 2O H COOH
O
Zn HCl
O
蒽 醌
还原蒽醌类
O H
蒽 酚
O
蒽 酮
该类衍生物一般存在于 新鲜植物中。
A
16
结构类型——蒽酚和蒽酮类
O
O
蒽醌
O [H]
OH OH OH
[O]
CH3
互变异构体
CH3
蒽酮
蒽酚
柯桠素-----治疗皮肤 病的良药,外用治 疗疥癣
A
17
二蒽酮
O OH
glc O O OH
H H
COOH COOH
A
40
提取分离
1、游离蒽衍生物与蒽苷类的分离:
根据它们的溶解性不同分离。 苷元 极性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 等有机溶剂。 苷极性大,溶于水,难溶于乙醚、氯仿等有 机溶剂。
A
41
实例
虎杖
乙醇提取,回收乙醇, 加适量水分散
虎杖浸膏的水溶液
氯仿回流
氯仿液
(含大黄素等 游离蒽醌脂溶成分)
水液(蒽醌苷) EtOAc萃取
OH O OH
HH
+ CH 3
NO N(CH 3) 2
OH O OH CH3 + H2O
N
N(CH 3) 2
条件:蒽酮类化合物,1,8二羟基蒽酮 现象:各种颜色(紫、绿、蓝)1,8二羟基蒽酮——绿色。 应用:蒽酮类化合物的鉴别(专属性)
A
36
• 8.下列反应中用于鉴别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是
• A.无色亚甲蓝反应 B.碱显色反应
含-COOH > 2个以上-OH > 1个-OH > 2个-OH > 1个-OH
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
应用: 可用于提取分离。
A
29
A
30
A
31
检识——显色反应(重点) 碱液呈色反应(Borntrager’s反应)
羟基蒽醌类遇碱显红—紫红色。
O OH
_ OH
EtOAc液
(含大黄素苷等
蒽醌苷极性成分)
A
42
提取分离
2、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
梯度pH萃取法为分离游离蒽衍生物的经典方 法,也为常用方法。
5%NaHCO3液 含-COOH及两个以上β-酚OH 5%Na2CO3液 含一个β-酚OH蒽醌类 1%NaOH液 含两个a-酚OH蒽醌类 5% NaOH液 含一个a-酚OH蒽醌类
O
O
OO
Mg
O
H
O
O
O
条件:具有α-OH或邻二酚-OH的蒽醌
现象:生成橙红、紫红、或蓝紫色络合
物,灵敏。
应用:鉴别羟基位置
1个α-OH 橙黄色
邻二Ph-OH 蓝或蓝紫色 对二Ph-OH 紫色或紫红色 每个苯环各有1个α-OH或间A 位酚羟基 橙红
O
35
检识——显色反应(重点) 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A
43
思考:
萱草根乙醇提取浓缩液
乙醚
OH O OMe
OH O OH
乙醚溶液
不溶物
OH
NaHCO3液
酸化
5%NaHCO3
乙醚液 5%NaCO3
CH3 O
决明蒽醌
OH O OH
CH3 O
大黄酚
OH O OMe O Me
黄色沉淀
CH3
重结晶 NaCO3液
乙醚液
O
COO H决明蒽醌甲醚
酸化 淡黄色结晶1 黄色沉淀
H H
COOH COOH
COOH H H
COOH
glc O O OH
glc O O OH
sennoside A
A
sennoside B
20
蒽醌、蒽酚和蒽酮结构的转化 新采集的大黄为何要贮存两年以上才可以使用
A
21
二、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性 状 2.溶解度 3.挥发性 4.升华性
一般升华温度随酸度的增强而升高
如:大黄酚与大黄酚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
A
23
二、理化性质—溶解性 (重点)
3、溶解度
游离醌
H2O MeOH

+
成苷
+(热) +
EtOH + +
Et2O + —
CHCl3 + —
蒽醌类化合物结构中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可溶于碱水 中,加酸酸化后可沉淀析出,常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 蒽醌类化合物
1.颜色反应
A
22
二、理化性质——性状、升华性
1、性状 颜色: 多为黄色至橙红色荧光,与助色基的多少有关,
(酚羟基越多,颜色越深;羟基在单侧苯环的颜色深于 两侧苯环上的颜色)茜草型与大黄素型的色哪个深?
形态:多为有色晶体。
2、升华性
游离蒽醌具有升华性,常压下加热可升华而不分解。蒽
醌苷类一般无升华性,可利用此性质可进行检识。
_ OO
_ OO
O
α-羟基蒽醌
O
O
红色
A
32
A
33
检识——显色反应(重点)
碱液呈色反应(Borntrager’s反应)
药粉 酸水热提
酸水液
乙醚 萃取
碱水液(显红色)
萃取液
加 5%NaOH
醚层(变为无色)
这是羟基蒽醌类一个很重要的鉴别反应。
A
34
检识——显色反应(重点)
醋酸镁反应
O
O
H
O
OO
Mg
一般而言,羟基数目增多,酸性也增强,但也与位置有关。
总结:
含-COOH > 2个以上-OH > 1个-OH > 2个-OH > 1个-OH
溶于 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
——根据不同酸性,溶于不同碱溶液中,可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分离—

请看书本习题
A
28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 将按下列顺序排列:
25
1.有-COOH的酸性> 无-COOH(Ph-OH)
2. β-OH> >α-OH
O OH
>
OH
>
O
β-羟基蒽醌 Pka 7.6
α-羟基蒽 9.9
A
H OO
O
26
3.酚-OH数目增多,酸性↑
O
O
H O OH
>
O
>
HO
OH
OH
O
O
O
3,6-二羟基蒽醌 3-羟基蒽醌
A
27
理化性质—酸性(重点)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将按下列顺序排列:
3
5O 4
•依据其还原程度的不同,将其分成以下几类:
A
8
结构类型——分类
蒽醌类化合物根据氧化、还原及聚合程度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羟基蒽醌类
蒽酚类(蒽酮类)
二蒽酮类(二蒽醌类)
A
9
蒽醌
O
O
蒽醌
OH O
OH
O
[H]
[O]
O
大黄酸
COOH
互变异构
O蒽酮 O H
OH
大黄中和茜草中蒽醌类
成分结构的差异
O
A
A
5
一、概述---生物活性
二蒽酮苷(蒽醌苷)的泻下作用大于蒽醌苷(蒽醌苷元) 蒽醌苷元的抑菌作用大于蒽醌苷。
大黄
番泻A 叶
芦荟
6
结构类型——蒽醌类化合物(重点)
基本结构:
8 7
5
O
9
1
2 1,4,5,8位为α位
2,3,6,7位为β位
10 4
O
9,10位为中位
A
7
一、结构类型
8 O1
7
9
2
6
10
1%NaOH O大黄酸
大黄酸
重结晶 NaOH液 酸化
乙醚液 浓缩
橙黄色结晶2 黄色沉淀
决明蒽醌
结晶
乙醚液
重结晶
重结晶
金黄色结晶3
大黄酚
A
橙黄色结晶4
决明蒽醌甲醚
44
Thank you!
A
24
理化性质—酸性(重点)
醌类化合物多具酚羟基或羧基,故多具有酸性。其酸性 强弱取决于是否有羧基及酚羟基的数目、位置。
1.有-COOH的酸性> 无-COOH(Ph-OH)
可溶于5%NaHCO3溶液中
2. β-OH> α-OH
O
..
OH
H
O
O
O
β-OH蒽 醌
O
α-OH蒽 醌
5% Na2CO3
A
5% NaOH
A
13
蒽酚
gcl
OHOOH
OHOHOH
C3 H C2 H CH2CH CC3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