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敷设技术指导注意事项
66kV及以上高压电缆作为公司主导产品,在售出后需要公司专职技术人员实施敷设指导。
目前国内高压电缆常见敷设方式有以下几种:
1、架空敷设
2、直埋敷设
3、沟道敷设
4、穿管敷设(包括非开挖式穿管,也叫顶管式敷设)
5、隧道敷设
以上几种敷设方式,有时只采用其中一种,但更多情况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敷设方式混合。
这就要求服务人员在实施售后服务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敷设方式和施工方技术装备水平,结合不同环境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指导建议,最大限度降低因施工方野蛮施工或其他因素造成对电缆的损害,影响公司利益。
一、售后服务宗旨:
售后服务人员外出服务,需要坚持“公司利益至上、用户满意第一”的宗旨。
简言之,服务人员代表的是公司而不是个人行为。
其一言一行都代表公司形象,工作的出发点必须以维护公司利益为前提。
在服务中语言文明、举止得体。
处理问题要注重沟通交流,讲求服务策略,做到有理有节,力争用户满意。
这就对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售后服务注意事项:
为避免盲目服务,要求服务人员事前必须熟悉或了解的有:
1、相关标准:对110kV及以上电缆,服务人员须了解的标准主要有:
GB/T 11017-2002 《额定电压110kV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Z 18890-2002 《额定电压220kV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DL509 高压电缆使用导则
2、电缆型号规格及相关事项:服务人员出发前必须对公司所供产品的种类、
型号规格以及生产、检验记录相关事项等做相应了解,如定尺长度是否
满足要求,某些指标是否存在不符合项等等,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服务
中被动
到达服务现场,须了解或明确以下问题:
3、首先熟悉业主、施工方、监理方等相关人员,理清各方之间的关系,为
做好协调沟通及问题处理做好铺垫。
4、了解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有无浸水等)及敷设地形的复
杂程度(如线路长度、落差、弯曲、有无公路、桥梁、建筑物等)、敷设
种类等,确定是否具备敷设条件,做好指导准备工作。
三、电缆敷设时环境条件及其他要求
1、温度要求:按GB/T11017-2002要求,电缆敷设温度不能低于0℃。
如低
于此温度,可采取给电缆导体通电流加热或搭建保温棚方式(此法受限因素较多,不常用)。
2、浸水:如电缆有局部或全部浸泡在水中,就对电缆的防水性能提出了较高
要求。
敷设中必须注意电缆外护套是否具备防水性能。
尤其在牵引头通过时要密切注意,防止电缆进水。
3、弯曲半径:一般要求敷设时不小于18D(标准要求数值为不小于20D),
固定时不小于15D(D:电缆外径)。
4、机械敷设注意事项
4.1牵引方式及输送:
有牵引头的敷设牵引:正规的牵引必须以电缆导体为受力点(压接牵引头),敷设中还需附加输送力,减少摩擦力,防止牵引力过大损伤电缆或造成其他意外;
无牵引头的敷设牵引:用钢丝绳牵引,即钢丝绳为电缆长度的2倍,从线路终点依次穿过导轮、输送机后到达电缆放线盘,与电缆每隔一定距离后进行柔性固定。
此种敷设电缆整体受力,牵引力主要集中在钢丝绳上。
此种方式应注意电缆与钢丝绳间的固定间距、方式及转弯时钢丝绳与电缆半径不同造成电缆侧压力过大等问题。
有时也存在铝护套受力牵引的情况,即采用铜网或钢丝网包覆在电缆表面,并绑扎固定后牵引。
这种方式要注意:牵引力不能大于铝护套可承受的最大牵引力,并防止铝护套受力变形损伤绝缘。
4.2牵引力:铜导体不大于70N/mm2,铝导体不大于40N/mm2。
对于铝套受
力牵引方式,牵引力最大不超过40N×S(铝套截面积,mm2)。
4.3侧压力:无论何种牵引方式,必须注意侧压力不超过3kN/m,否则易使护
套变形。
(我公司投标中有响应5kN/m的,在施工中需注意协调)
5、人工敷设注意事项
在部分用户工程的放线中,往往采用全人力敷设,而且多发生在直埋敷设中。
此时须注意:
5.1 放线必须轻柔,节奏控制一致。
不可抬高后直接扔到电缆沟内(此属
野蛮施工典范之一);
5.2 电缆沟内必须铺垫细砂,不能有尖锐的石块或其他杂物;
5.3 如电缆沟内同时有其他类型电缆敷设,必须注意电缆间的间隔及其他
预防性处理措施。
5.4 不能随意对电缆弯曲或扭曲,不能损伤电缆外户层;
5.5 不允许用拖拉机或吊车直接对电缆拖拽敷设。
6、其他
6.1 了解对敷设线路设计情况,不允许连续不同方向折弯,造成电缆受到
扭力,导致绝缘开裂或铝套变形;
6.2 注意放线时的张力控制;
6.3 有穿管、支架、折弯时等情况时,要注意管口的防划伤保护,防止支
架尖角碰伤护层,以及电缆弯曲半径、侧压力要求等。
7、施工前后对电缆的检测:
7.1 电缆施工前,如用户有明确要求或情况许可,应对电缆进行包装情况检
查,确定电缆拆封前是否存在外力损伤。
或在电缆敷设前,对护套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便于事故责任的划分(应对该检验或试验情况进行书面备忘)。
7.2 电缆敷设完成后,一般要进行电缆附件的安装。
安装前一般也要进行护
套耐压试验或绝缘交流电阻测量,以检查电缆在敷设过程中是否收到损伤。
此过程服务人员可不作要求,但附件安装时必须注意。
四、不同敷设方式重点注意事项
不论何种敷设方式,必须对施工方技术力量和设备情况做充分了解。
对牵引机、输送机、导轮、转向轮等设备布置,其他辅助设施的搭建情况,电缆沟建造情况以及线路走廊有无过路过桥,有无受力较多的地域等等因素进行了解,积累
第一手资料,为日后可能发生的电缆运行故障分析提供凭证。
1、架空敷设
对高压电缆来说,此种敷设方式应用较少,一般在跨海桥梁敷设的情况居多。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对电缆固定和防震措施的设计是否符合电缆运行要求。
对一些特殊用户采用架空敷设时,须注意对放线张力、上、下架弯曲半径控制以及牵引力大小、牵引与输送等同步控制。
电缆终端处的架空(上支架),需要注意弯曲半径及固定问题。
2、直埋敷设
此种敷设方式比较常见。
主要集中在用户工程,部分电力局也采用此种敷设方式。
电缆沟直接开挖,不需要做其他土建处理。
沟道一般在1000×1200mm(深×宽)左右,根据敷设电缆根数宽度有所区别。
此种敷设方式除了对电缆牵引、输送、弯曲、张力等问题关注外,还需对电缆沟内铺垫的细砂作出要求。
部分场合(电缆较短时)中间可能没有输送装置及地辊,电缆和地面直接接触,故必须防止有尖锐的石块、玻璃等物划伤电缆。
另外在敷设完成填砂时,也要求必须用细砂填埋。
3、沟道敷设
沟道大小与直埋敷设比较接近。
所不同的是电缆沟不需填埋,而是直接盖上水泥盖板。
该线路走廊上一般不允许有车辆等载重运输工具通过。
电缆沟两侧有砖混结构的沟壁,便于加盖,地面有些也用水泥处理。
有些电缆直接并排于地面;有些在侧壁加钢结构支架,电缆敷设于支架上。
此种敷设方式容易发生支架尖角划伤电缆的现象,在施工中应提醒施工方特别注意。
4、穿管敷设
常见的穿管敷设包括以下几种情形:电缆线路过桥、公路等承重地域或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域时,该区域一般采用穿管敷设;电缆线路通过建筑物、水域等不可开挖地域时,一般采用非开挖式穿管敷设(顶管敷设)。
对与穿管敷设,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进管口处如存在弯曲、落差时,对导向滑轮、输送机的布置等要求更为严格,必须符合电缆弯曲半径、侧压力、牵引力
要求。
还必须注意管口处的防划伤处理和润滑措施。
对于顶管敷设,由于管道本身存在一定的落差和弧度,故必须有专人在管口处处理导向、润滑等问题(一般用黄油做润滑的居多),而且对电缆承受的牵引力必须密切注意,防止引力过大损伤电缆。
如管道中有积水,可对牵引头加热缩管做密封防护。
5、隧道敷设
隧道敷设目前在国内还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大型城市地下电缆敷设时采用。
因隧道内空间较大,地形一般不会很复杂,落差和急弯相对较少,敷设相对容易,而且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敷设的一般都是大的电力公司,其施工队伍资质较高,施工质量控制相对较好。
但国内也有部分电缆隧道并不理想,严格来说并不能称其为隧道,但又比一般的电缆沟道宽阔。
其间也可能存在落差较大的竖井,有些甚至上下分层、左右交叉。
对设计结构复杂的隧道,其敷设中的每个细节都必须严密关注。
另外,隧道中的电缆一般比较集中,种类也较杂,还要注意电缆间的距离,做好预防性保护。
以上是高压电缆敷设中常见的一些方式和注意事项。
但在实际服务中,由于存在种种不可预见因素,因此可能发生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在此罗列清楚。
这就需要服务人员平时必须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了解电缆结构原理、生产工艺控制、运行要求等等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应对服务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处变不惊,才有可能做到有效维护公司利益的同时,达到用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