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依据目标配合比计算各冷料仓的标准流量(不包括含水量)。
1#冷料仓中0-3mm石屑的标准流量为: 300×1000/60×(1-0.044)×0.28=1338kg/min
2#冷料仓中3-5mm碎石的标准流量为: 300×1000/60×(1-0.044)×0.10=478kg/min 3#冷料仓中5-10mm碎石的标准流量为: 300×1000/60×(1-0.044)×0.25=1195kg/min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 表1、间歇式拌和机振动筛的等效筛孔(方孔筛mm)
标准筛筛孔 (mm) 振动筛筛孔 (mm)
2.36 4.75 3-4 6
9.5 11
13.2 16 15 19
19 22
26.5 31.5 37.5 30 35 41
53 60
表2、拌和机热料仓筛网尺寸(方孔筛mm)
赫兹
15 15 25 30
流量/kg
5380 2290 5590 9580
赫兹
20 20 35 40
流量/kg
7180 3050 7830 12770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3)确定各热料仓集料和矿粉的用量 从热料仓中取样进行筛分,通过计算,使合成矿质混合料的级配与目标配 合比相接近(级配符合性要求见表4)以确定各热料仓集料和矿粉的用料 比例。
结构层类型 上面层(13型) 中面层(20型) 下面层(25型)
筛网组合
1号仓 3或3*4(长方形) 3或3*4(长方形) 3或3*4(长方形) 2号仓 6 6 6 3号仓 11 11 11 4号仓 19 15 15 30 35 5号仓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2.原材料复核与拌和机冷料流量确定。 (1)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复核,并 与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原材料进行比较。 (2)对沥青拌和机冷料仓的送料速度与电机 转速的关系进行标定,并形成关系曲线,选 用相应的电机转速进行送料。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 目标配合比确定后,利用实际施工拌合楼进行生 产配合比设计。 • 1. 拌合机热料筛分用的振动筛应根据混合料的规 格选用。筛网的筛分能力(即每小时通过的集料 量)与混合料级配、集料品种、类型、集料的洁 净程度、筛孔尺寸、筛子的倾角和振荡力有关。 筛网配备尺寸和拌和机筛网可按表1,表2执行。
4#冷料仓中10-19mm碎石的标准流量为: 300×1000/60×(1-0.044)×0.32=1530kg/min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流量与频率关系曲线 表3、流量测量采用5min
冷料仓 1# 2# 3# 4#
赫兹
10 10 15 20
流量/kg
3590 1520 3350 6390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一、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目的
•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主要是针对于拌合楼 进行的,由于备料时,每一种规格的集料都有一 定的级配范围,集料中含有一定的水分、粉尘, 且试验筛分跟拌合楼热料筛分试验条件的差异, 因此,目标配合比中各种材料的比例不能直接用 于拌合楼进料控制,必须对各种材料的进料比例 进行调整,使拌合楼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完全 满足目标配合比级配要求,并根据实测沥青混合 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对沥青用量作相应调整。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依据目标配合比计算冷料仓调速电机转速,其计算公式为: 对1#、2#集料仓: n=5.875G/h*r (粒径≤2cm) n=5.875φG/h*r (粒径>2cm) 对3#、4#集料仓: n=4.756G/h*r (粒径≤2cm) n=4.756φG/h*r (粒径>2cm) G-集料参配量,单位t h-料门开(高)度,单位m r-集料容湿重,单位t/m2 φ-集料输送容积系数(φ=1.23) 计算冷料仓调速电机转速只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二次筛分不等料、少溢料, 以提高生产效率。
表4、生产配合比混合料的级配与目标配合比的设计偏差
筛孔 生产通过率 目标通过率 偏差值 规范偏差值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100 0 3
95.6 95.5 0.1 3
81.7 84.7 3.0 3
66.5 68.8 2.3 3
40.9 38.4 2.5 3
26.9 25.4 1.5 2
22.1 20.4 1.7 2
15.4 14.2 1.2 2
9.8 9.0 0.8 2
7.5 7.5 0 2
6.0 6.2 0.2 1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4)确定最佳油石比(最佳沥青用量) AC型混合料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OAC、 OAC±0.3%和OAC±0.6%等5个油石比进行试验,生产配 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与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之差 应不超过±0.2%,且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的空隙率之差 应不超过±0.2%。如超出此规定,应分析原因,重新进行生 产配合比设计,并进行混合料性能检验。 (5)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 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抽提试 验、车辙动稳定度和渗水试验,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 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