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ppt课件


③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形十于十宾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⑥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 8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 放在中心词前,即:定语+中心词。在文言文中, 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 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D】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C】介词的宾语前置。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齐桓晋文之事 》)
④且【B焉】置疑土问石句中?代(词《宾愚语公前移置山。 》)
⑤秦【B人】不疑暇问自句中哀代。词(宾《语过前秦置论。 》)
学习文言句式,既要注意掌握句式的特 点和判断的技巧,又要举一反三、融会贯 通,同时更要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对 知识的理解。
12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贤哉,回也!( 主谓倒)置 2、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4、豫州今欲何至?( 宾语前)置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 【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例如:①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②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B】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十动 例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 (《鸿门宴》) 4
【C】、介词的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⑥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D】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6
三、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前,若置于谓语之后 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 以状语来理解,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 去翻译。 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格式:动十以十宾
如: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如: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3)格式:形十于十宾
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7
练习
把右边的句子和其相应的句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A、动十以十宾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②风乎舞雩
B、动十于/乎十宾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20
判断句:2、3、4、6、8、9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 定语后)置 6、会于西河外渑池。(状语后)置 7、荆州之民附操者。(定语后)置 8、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13
巩固练习
2、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A.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D. 掭以尖草,不出。
文言文专项复习
(二) 特殊句式
1
倒装句式
主谓句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2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 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 的需要。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
赵》)
3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5
巩固练习
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B )
A.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答案说明: B句不是定语后置句。
16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 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例如: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
9

定语后置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如: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10
定语后置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例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 人墓碑记》)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例如: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1
小结
《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的考查要求是: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能力 等级为B。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 独设题,但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 面的知识,而且往往和文言翻译结合起来 考查。学好文言句式对文言文学习意义重 大。
• 答案说明: • A句介宾结构没有后置,其他三句介宾结构都后
置了。
14
巩固练习
3、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 D)
A、时人莫之许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焉。 D、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答案说明: D句不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句都是宾语前置。A句 是“莫许之”,B句是“吾与谁归”,C句是“不知 句读,不解惑”。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十介十动 例如:①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 置。 格例如式::①主夫十晋宾,十何之罪之(有是?)(十《动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5
练习
判断下列宾语前置句的类型,并翻译:
17
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 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18
判断句
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 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句中能译出“是”字(表肯定或否定)。
19
请判断:
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