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训练题目和例文集锦高中语文作文训练题目和例文集锦难得糊涂《你和我》作文评析一、审题1、审题目。
本次作文为导引式命题作文。
从题目来看,命题采用两个词语,中间用和等连接,这两个词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属于关系型命题作文。
你和我这种关系比较复杂,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互为因果的关系、互为条件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等。
所以,首先确定主旨时不能偏指一方。
有不少考生只写你,不写我。
有的则相反,只写我,不写你,显然都不符合命题的要求。
其次不能孤立地理解两个概念。
有些考生虽然也说到了两个概念,但没有阐述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这样文章的观点就不明确,更不用说其他了。
2、审导语。
导语是给考生提供思维方向的。
如与自己有某种关系的人、事、物、景,其中自己就是我,人、事、物、景都可以说是你。
四个无论告诉我们,与我的你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有时我看你时很近,你看我时却很远,则给人以哲理的启示。
3、审虚实。
你和我可以说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
因为是人称代词,所以可以写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你和我的故事,论实实在在的你和我的理,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但从导引语看,又可以采用第二人称拟人手法虚写。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
如祖国、历史、书籍,也可以是理想、信念、追求等,非常发散。
你也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如李白、杜甫。
你也可以是某个文学形象。
由虚处着墨,写我怎样了解某位历史名人,怎样了解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怎样了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怎样了解历史。
也可以写我怎样与诚信联手,或与青春邂逅等等。
看下面所选几个考生文章的开头,就可知道他们的审题是准确且不落俗套的。
1、我是一棵小草,你是我肥沃的土地;我是一条游鱼,你是我浩瀚的海洋;我是一只飞鸟,你是我翱翔的天空。
你是我的天,你是我的地,你是我的生命之源——自然!2、也许你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我,当你在潇湘馆内叹息的时候,当你在大观园里葬花的时候,我正通过时间的窗口,在品读着你,并喜欢着你——林黛玉。
3、传承了五千多年,积聚了历史的厚重,你深沉地走来,像是一棵种子深沉地埋藏于我的心底,我永远刻着你的烙印,你深厚的底蕴,无数的辉煌,融进了我的血液,你——中华文化,滋养了我的生命。
4、你和我只隔着那湾浅浅的海峡,却跨不过几代人的恩恩怨怨;你和我只分离了百年时光,却形成了不可逾越的文化鸿沟。
你和我,台湾和大陆,中华民族的血肉深情是永远隔不断的。
二、构思。
1、中心论点:你和我,一定要相互扶持,相互关照。
分论点:人与人之间,你和我的扶持关照铸就人际和谐。
民族与民族之间,你和我的扶持关照铸就民族之魂。
国与国之间,你和我的扶持关照带来和平与发展。
2、中心论点:你和我要合作共赢。
分论点:你和我合作共赢需要共同的目标。
你和我合作共赢需要优势的互补。
你和我合作共赢需要相互的宽容。
3、理解,是发展你和我友情的桥梁。
合作,是发展你和我友情的舞台。
信念,是发展你和我友情的钥匙。
三、精彩片段欣赏1、酒入愁肠,三分酿成了月光;七分啸成了剑光;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直至今日,我仍认为余光中的这三句诗是对你最大的赞颂。
回溯千年,你仿佛又站在我面前,秋风飒飒,拔剑而舞,长歌独立,少不了的,自然是那壶酒。
记不起,几岁开始读你的诗,太熟悉了,反而更加疏远。
李白,字太白。
稍显懵懂的我总是觉得名字很奇怪,怎么会有人名字里有两个白呢?难道他生下来就是白吗?直到长大后才模模糊糊了解到含意,这不是白,是一种姿态,一种只有你才有的站立姿态。
小时候,读得最喜欢的是那首颇具童趣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挂在青云端。
多么可爱啊,因为你的名声太大,甚至可以让我忘记你也有过的童年,那时候的我,在不经意间看到这首诗,简直是乐坏了。
原来大名鼎鼎的诗仙也曾有过不识月亮的经历啊。
大概是由于这一点,喜欢你又比别人多那么一些,你不是一颗遥远的星辰,而是最美好的温暖。
慢慢地,我和我看到的你一同长大,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的这句一语道破你成年后的处境。
也曾因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而兴奋;也曾因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激动;更因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而振奋。
可当心潮平复之后,一种油然而生的疼痛逐渐占据心房。
学而优则仕你不心想为国家效力,得到的不是皇帝对你才干的赏识,而是做弄臣的待遇,被赶出京城,你对仕途绝望,开始游历山河。
李白斗酒诗百篇更让人千古传诵,失意、落寞的你将它们深深隐藏,只是不害怕,在梦中醒来之后,看到落寞,却不知为何吗?深深的束缚将我捆绑,只是还没等我出现,你早已远逝,而我,也只能望着一卷卷诗作,追觅你的余音。
在唐代诗坛中,或许有太多太多的传奇,但却只有一个人,可以称之为白。
你以一种姿态,屹立千年,为所有人仰望。
但在我的心中,也有一个白,是让我最最心疼的那个。
2、累了吗?深呼吸一下,放上手中的活,休息一下吧。
在茫茫人海之中,能见到你,也算有缘。
你也许是父亲,好久没和你谈心了,每天忙里忙外,吃了饭便跑出门外,说为了这个家,我多想和你好好聊聊。
你也许是老师,每天给我们上课,却不见你说任何一句鼓励我的话,我知道我成绩的确不怎么好,可你也不应该不管我啊。
小时候,老师您在我心中是多么神圣,但现在这人间便有了神与人的距离。
你也许是我的同学,每天进进出出,擦身而过,眼角却只看到你熬夜后的黑眼圈,为分数而忙碌的你,能否放下手中的笔,和我好好畅谈一下苦衷和愿望,来一次亲切的拥抱。
可是,你深沉的眸子中,却只有卷子和答案。
走在大街上,你低着头不知去往何处。
五百年的擦身而过,才换来今生的一次回眸。
请你抬起头,看我一眼吧。
我的世界少了你,像一座冰窖一样,只有寒气与单调,一个人,好冷,好暗。
在这座城里住了好些年了,才发现,这里并不是他们所说的大家庭。
每个人都怀着心事,不愿吐露,或是早已被尘封。
山外山,涟漪如河川,楼外楼,酌酒梦红楼,浮泊溪流,桨依水连波,独断寒桥雪,孤灯照人眠。
雕花暖,明月垂树间,举杯对月空独饮,叹曰:故人知何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寂寞的心境,他的心里早只有一潭死水,结了冰的死水。
他多么希望听见有人能回应他的呼唤。
一声问候,一个祝福,一个关爱的眼神,便能溶化你我之间的心结,为什么没有人去做?是啊,我想知道,你与我,到底有多远。
后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或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3、朋友,你和我,生活于同一个世界里,这是你的缘分,我的福气。
但愿你是闪闪发光的启明星,能照亮我的前程;但愿我是熠熠生辉的星辰,能陪伴你的生活,这是你我的平等。
但愿你是钢轨的枕木,能让我人生的列车畅通无阻;但愿我是大厦的基石,能让你高高耸立,这是你我的互助。
但愿你是知识的峥嵘,能让我吮吸到人类文明的营养;但愿我是生命的摇篮,能让你安心地快乐成长,这是你我的互惠。
但愿你是友谊的倾慕者,能让我深知人世间纯情的可爱;但愿我是真情的追随者,能让你了解世上的真诚,这是你我的奉献。
但愿你是我的朋友,而不是我的化身;但愿我是你的同伴,而不是你的偶像。
你和我,可以肩并肩,携手行进在两条平衡线上,但愿不互相撞在狭路上;你和我可以互相追逐,彼此竞争,但愿不吞没,诋毁对方;你和我可以友好、互爱,但愿不成为附庸,彼此占有。
因为生活已带给你我共同的真谛,人与人应该是星与星的关系,彼此照耀,而不互相倾轧。
四、存在的问题1、不按要求,随意改变题目。
如:把《你和我》改变为《我和你》,这是粗枝大叶造成的。
写成《成功需要你和我》《你和我,一家人》《永远的你我》《你是我的追求》《同舟共济——你和我》之类,错把自己想确定的写作中心作为了题目。
随便拟一个题目,把命题作文变为了话题作文。
如《在一起,就是力量》《梦想,牵引着我们》《这个世界的爱》,这是典型的不符合命题要求,不管文章如何,一律在30分以下记分。
2、打哑谜,始终没有写出你是什么(人、事、景、物)。
3、内容空洞无物,既无举例,又无引用,空对空,人云亦云的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看来索然寡味。
4、写你不写我,写我不写你,偏离题意。
例如某文的开头:当春雨如丝滋润大地时,你是否意识到,只有众多的雨丝一齐落下,才能滋润大地。
当高山上那一颗颗(棵)青松,一簇簇灌木把大山染绿,在你欣赏之时,是否意识到只有众多的树木一齐生长在大山上时,才会显得如此苍翠。
当你和你的伙伴跳皮筋时,你是否意识到有你有我时,才能搭起这根皮筋,才能玩得如此欢快。
只有你与我的合作,才让我们创造出了美丽的结果。
且不说本段文字意思是多么晦涩,思想是多么幼稚化(跳皮筋,玩),前两句那里是你和我呢?小把我束之高阁,盛气凌云地对待你,教训你。
显然与题意不符。
5、把你和我作为一个整体词语来写,而不是写它们的关系。
如提纲:你和我是一面旗帜,预示着胜利在前方飘扬。
你和我是一座灯塔,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你和我是一柄钢枪,射出了永世不朽的活力。
且不说比喻如何别扭,把你和我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语,就明显地没有审准确题目。
按理来说,如果写你(指某某人等)是一面旗帜,我就是什么什么才合理。
因为这才在阐述二者的关系。
6、思路不清,拼凑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既看不出什么角度,也看不出什么。
例如某文论点是:你和我只有友好相处,才能长久而又和谐地生存和生活。
三个分论点分别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和我才能取长补短,一起奋进;在学习阶段的我们,更应该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自己水平提高;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你和我才能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且不说三个分论点根本就没有论证中心论点,更不是谈你和我的关系,而是谈人与人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两个分论点实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列并列分论点应该或者从是什么角度并列分论点,或者从为什么角度并列分论点,或者从怎么样的角度并列分论点。
还可以从诸如作用、意义、影响、危害、时间、空间等等方面来考虑。
7、不知过度照应,衔接非常不自然。
例如某文的开头:生活就像一条河,我在这端,你在那头。
惟有你我共同架桥,才能把的距离拉近。
也许我们很近,却依然无法感受彼此跳动的心;也许我们很远,却能时刻对方的生活。
接着,文章写了三部分。
分论点依次是:联结你我需要用爱去交流。
联结你我需要用心去倾听。
联结你我需要用情去关爱。
这本来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可是因为在第一段结束后缺少必要的过度,使第一个分论点的出现不太自然。
如果在第一段后这样写: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架起心灵的桥,你我虽很近,心却很远;因为架起了心灵的桥,你我虽然很远,心却很近。
这桥就是连接你我的纽带。
衔接就会要好一些。
8、严重小儿科、低智化。
记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幼时伙伴。
叙事是幼儿园、读小学初中,捉鱼捕鸟,生日小礼物。
抒情是缠绵悱恻,有假意而无真情。
读遍本次作文,更难以看到几篇言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