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
(5)压缩空气突然冲出筒外,可视为决热膨胀过程,终态为室内气压 会儿,温度升至室温,压力大于 pθ 。
pθ ,筒内温度降低,盖上筒盖,过一
(6) Kirchhoff 定律中的△ rH m(T 2)和△ rH m(T 1)是按反应计量系数完全进行到底,即 ξ =1mol时的热效应,实 验测得的热量是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 即 ξ< 1mol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rH m =△ rH / ξ, 所以△ rH 的值不符合 Kirchhoff 定律。
(7)从同一始态出发经一绝热可逆膨胀过程和一经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当到达相同的终态体积
V 2 或相同
的终态压力 p2 时,绝热可逆过程比绝热不可逆过程作功大,又因为
W (绝热) =C V( T2-T 1),所以 T 2
(绝热不可逆)大于 T2(绝热可逆),在 V 2 相同时, p=nRT/V, 则 p2(绝热不可逆)大于 p2(绝热可
△ P=0)。
(7) W>0 ,Q<0 ,△ U<0
(8)理想气体 Joule-Thomson 的节流过程 Q=0, △H=0 。
J-T 系数 μ的表达式为:
对于理想气体:
,则
又因为
所以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函数。
△U=0 ,W= △ U-Q=0 【6】请列举 4 个不同类型的等焓过程。
反应前后 T,p,V 均未发生变化,设所有的气体都可以看作是理想气体。因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仅是温度的 函数, U=U ( T),所以该反应的△ U=0 。这个结论对不对?为什么?
【答】 ( 1)不会,因为要使液体沸腾,必须有一个大于沸点的环境热源,而槽中水的温度与试管中水的沸点 温度相同无法使其沸腾。
W R≠W IR。
(11)( a)正确,因为始终态确定后,△ U 就确定,又是绝热过程,则 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W= △ U
有定值;
(b)正确,因为始终态确定后,△ U 就确定,又是等容过程,则 W=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Q=△ U 有定
值;
(c)不正确,只有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热力学能才有定值;
逆)。在终态 p2 相同时, V =nRT/p ,V 2(绝热不可逆)大于 V 2(绝热可逆)。
不可逆过程与等温可逆过程相比较:由于等温可逆过程温度不变,绝热膨胀温度下降,所以
T 2(等温
可逆)大于 T2(绝热不可逆);在 V 2 相同时, p2(等温可逆)大于 p2(绝热不可逆)。在 p2 相同时,
为什么?
(2)夏天将室内电冰箱的门打开,接通电源并紧闭门窗(设墙壁、门窗都不传热),能否使室内温度降低,
为什么?
(3)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火车,能否使火车的速度加快,
为什么?
(4)Zn 与稀硫酸作用, ( a)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 (b)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哪一种情况放热较多, 为什么?
(2)在 268K ,101.3kPa 压力下,水凝结为同温、同压的冰。
解 ( 1)设计过程如下:
a 为等压可逆升温; b 为可逆等温等压蒸发; c 为等压可逆降温。 或经过 d、e、 f 过程 d 为可逆等温降压, PS 为水在 298K 时的饱和蒸汽压; e 为可逆等温等压蒸发; f 为可逆等温升压。 (2)设计过程如下:
④以电池和电阻丝为系统 ⑤以水、电池和电阻丝为系统; (2) van der Waals 气体等温自由膨胀; (3)密闭非绝热容器中盛有锌粒和盐酸,容器上部有可移动的活塞; (4) C6H6( s,101.3kPa,Tf) →C6H6(1,101.3kPa,T f );
图 2.17
(5)恒容绝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若经历一个等温过程,则热力学能有定值;
(d)若经历一个多方过程,则热和功的代数和有定值。
(12)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放热 Q1,焓变为△ H 1,若安排成可逆电池,使终态和终态都相同,这时 放热 Q2,焓变为△ H2 ,则△ H1=△ H 2。
【答】( 1)正确,因为状态函数是体系的单质函数,体系确定后,体系的一系列状态函数就确定。相反如果
Q=0,不是 Qp=0。绝热膨胀后, p2
(8)不正确,因为△ T=0 时只能说明体系的内能不变,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只有当功为零的时候,热才
是零。
(9)不正确,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是环境对体系做功,
W f >0,使其△ H ≠Qp。
(10)不正确,虽然不管是否可逆, WR=△ U=C V△ T,但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的最终温度不同,所以
体系的一系列状态函数确定后,体系的状态也就被惟一确定。
(2)正确,根据状态函数的单值性,当体系的某一状态函数改变了,则状态函数必定发生改变。
(3)不正确,因为状态改变后,有些状态函数不一定改变,例如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内能就不变。
( 4 ) 不 正 确 , ΔH= Qp,只说明 Qp 等于状态函数 H的变化值 ΔH,仅是数值上相等,并不意味着 Qp
(4)用于电池使灯泡发光;
(5)用对消法测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6) N 2(g), O2( g)在等温、等压下温和; (7)恒温下将 1 mol 水倾入大量溶液中,溶液浓度不变;
(8)水在冰点时变成同温同压的冰。
答:可逆过程基本特征:( 1)过程以无限小变化进行,由一连串接近于平衡的状态构成;(
2)在反向
H2(g)+Cl 2(g) → 2HCl(g)
(6)恒容非绝热容器中,发生与( 5)相同的反应,反应前后温度相同; (7)在大量的水中 ,有一个含有 H 2(g) ,O2(g)的气泡,通一电火花使其化合变为水,以
统,忽略电火花能量;
(8)理想气体 Joule-Thomson 的节流过程。 【解】( 1)
H = Q p = 0。
(10)理想气体绝热变化过程中, W= △ U,即 W R=△ U=C V△ T, W IR=△U=C V △T ,所以 W R=W IR。
(11)有一个封闭系统,当始态和终态确定后;
(a)若经历一个绝热过程,则功有定值;
(b)若经历一个等容过程,则 Q 有定值(设不做非膨胀力);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复习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一定的值,反之亦然。
(2)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3)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4)因为△ U=Q v, △ H =Q p,所以 Qv, Qp 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5)恒温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为 V 不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绝热容器中温度升高,故压力也升高,
△ P>0)。
(6) 因为是恒容、非绝热反应, QV >0W=P 外△ V=0 , △ U=Q+W>0 , △ H=△ U+ △ (PV) =△ U+ V △ P >0(因
为 V 不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非绝热容器中温度不变,故压力也不变,
△ rH m(T 2)=△ rH m(T 1)+
(7)从同一始态 A 出发,经历三种不同途径到达不同的终态:( 1)经等温可逆过程从 A→B ;( 2)经绝热 可逆过程从 A→C ;( 3)经绝热不可逆过程从 A→D 。试问:
(a)若使终态的体积相同, D 点应位于 BC 虚线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b)若使终态的压力相同, D 点应位于 BC 虚线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参见图 2.16。 (8)在一个玻璃瓶中发生如下反应:
(2)不能, 因为将室内看成是一个绝热的封闭体系, 接通电源后相当于环境对体系做电功 W f,QV =0;We=0;
△ U=Q V+ W e+ W f= W f >0,所以室内温度将会升高,而不是降低。 (3)不能,因为可逆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效率,即热转换为功的效率,而不是运动速率,热力学没有时间的坐
过程中必须沿着原来过程的逆过程用同样的手续使体系和环境复原;
( 3)等温可逆膨胀过程中体系对环境做
最大功,等温可逆压缩过程中环境对体系做最小功。
只有( 3)、( 5)和( 8)是可逆过程,其余过程均为不可逆过程。
【4】试将如下的两个不可逆过程设计成可逆过程:
(1)在 298K ,101.3kPa 压力下,水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气;
V 2(等温可逆)大于 V 2(绝热不可逆)。 综上所述,从同一始态出发经三种不同过程,
当 V 2 相同时, D 点在 B、 C 之间, p2(等温可逆)> p2(绝热不可逆)> p2(绝热可逆) 当 p2相同时, D 点在 B、 C 之间, V 2(等温可逆)> V 2(绝热不可逆)> V 2(绝热可逆)。
a 为等压可逆升温; b 为可逆等温等压相变; c 为等压可逆降温。 【5】判断下列各过程中的 Q, W ,△ U 和可能知道的△ H 值,用 >0,<0 或 =0 表示 .
(1)如图 2.17 所示 ,当电池放电后 ,选择不同的对象为研究系统 , ①以水和电阻丝为系统 ②以水为系统 ③以电阻丝为系统
过程,即为可逆过程。恒温过程不同与等温过程,后者只需始终态温度相同即可,而不管中间经历的状态如
何。等温可逆过程则一定是恒温过程。
( 6)不正确,因为这是外压一定,不是体系的压力一定,绝热膨胀时,
<p1,T2< T1,理想气体的焓是温度的函数,所以该过程中△
H< 0。
(7)不正确,因为还可以降低体系的温度来对外作功。
(5)在一铝制筒中装有压缩空气,温度与环境平衡。突然打开筒盖,使气体冲出,当压力与外界相等时,立
即盖上筒盖,过一会儿,筒中气体压力有何变化?
(6)在 N 2 和 N1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3 的反应条件下合成氨,实验测得在温度
T1 和 T2 时放出的热量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