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法学专业基础二(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科目代码:802适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法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族法学一、考试性质法学专业基础二考试是针对学术型法学各专业而设置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是否了解法学理论的基本视野、理论、方法,测试考生是否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掌握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检测考生是否具备从事高层次法学学习和研究所必须拥有的较高的思维方式、视野,是否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素养、能力。
二、考查目标法学专业基础二包含民法学、刑法学和经济法学三部分内容,是针对法学学术型硕士招生而设置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民法学知识体系、刑法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经济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根据相关法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第一部分民法学(50分)概念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或概念辨析题1题,共10分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1小题,或案例分析题1小题,每题20分,共20分第二部分刑法学(50分)问题辨析(20分)简述(20分)案例分析(10分)第三部分经济法学(50分)概念比较10分左右简答题20分左右论述20分左右四、考查内容第一部分民法学一、民法总论(一)民法概述1.民法的概念2.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3.民法的特点4.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别5.民法的体系6.民法的渊源7.民法的适用范围8.我国民法的历史发展(二)民法基本原则1.民法基本原则概述2.平等原则3.私法自治原则4.公平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7.绿色原则(三)民事法律关系1.民事法律关系公示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3.民事法律事实(四)自然人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3.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4.监护5.自然人的姓名、住所、户籍和身份证6.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7.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五)法人1.法人制度概述2.法人的成立3.法人的民事能力4.法人的机关及法人的分支机构5.法人的变更和终止(六)非法人组织(七)民事权利1.民事权利的概念2.民事权利的分类3.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八)物(九)民事法律行为1.民事行为概说2.民事行为的分类3.民事行为的成立4.意思表示5.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6.效力存在缺陷的民事行为7.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十)代理1.代理概述2.代理权3.无权代理4.代理关系的消灭(十一)期限与诉讼时效1.诉讼时效概述2.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与延长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4.期间与期日二、物权法(一)物权概述1.物权的概念2.物权的分类3.物权的客体4.物权的效力5.物权的保护(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保护原则2.物权法定原则3.公示公信原则(三)物权变动1.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2.动产物权变动模式3.非基于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4.不动产登记制度(四)所有权1.所有权概述2.所有权的取得、行使、消灭3.所有权种类(五)共有1.共有的概念与特征2.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3.共同债务4.准共有5.共有财产分割(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七)相邻关系(八)用益物权(九)担保物权1.担保物权概述2.抵押权3.质权4.留置权(十)占有三、合同法(一)合同概述1.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合同与债3.合同关系4.合同的分类(二)合同的订立1.合同成立的概念和要件2.要约3.承诺4.缔约过失责任(三)合同的内容与形式1.合同的条款2.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3.合同的形式(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合同的变更2.合同的解除(五)违约责任1.违约责任概述2.违约责任形态3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四、侵权责任法(一)侵权责任法概述1.侵权责任法的概念、功能与体系2.责任重合与侵权责任优先3.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二)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概述2.加害行为3.损害4.因果关系5.过错(三)数人的侵权责任1.连带责任2.按份责任3.全部责任与补充责任4.适当补尝(四)侵权责任方式(五)免责与减责事由(六)特殊责任主体对他人致害的责任(七)无过错侵权责任第二部分刑法学一、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效力范围(一)刑法的概念、刑法体系与刑法解释1.刑法的概念、渊源和刑法的法律性质2.我国刑法的创制与完善3.我国刑法的体系4.刑法的解释主体与效力5.刑法的解释方法(二)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2.刑法平等原则3.罪刑均衡原则(三)刑法的效力范围1.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2.刑法的溯及力二、犯罪总论(一)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1.我国刑法上的犯罪概念及其特征2.犯罪构成的概念3.犯罪构成的要件及其类型(二)犯罪客体1.犯罪客体的含义2.犯罪客体的分类及其意义3.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三)犯罪的客观要件1.犯罪客观要件的内涵和外延2.危害行为的含义、特征、表现形式3.行为手段、对象、时间和地点4.危害结果5.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四)犯罪主体要件1.犯罪主体的类型2.刑事责任能力及其要素3.影响责任能力的因素4.犯罪特殊主体的身份要件5.单位犯罪及其刑罚原则(五)犯罪的主观要件1.犯罪主观要件的内涵和外延2.犯罪故意3.犯罪过失4.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5.无罪过事件6.行为人的认识错误及其对定罪的影响(六)正当化事由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3.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七)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1.犯罪停止形态的种类划分及其同犯罪阶段的关系2.犯罪既遂3.犯罪预备4.犯罪未遂5.犯罪中止(八)共同犯罪1.共同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界限2.共同犯罪的形式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九)罪数1.实质的一罪2.法定的一罪3.处断的一罪4.同种数罪与异种数罪三、刑罚总论(一)刑罚的概念、功能和目的1.刑罚的概念2.刑罚的功能3.刑罚的目的(二)我国的刑罚体系1.主刑与附加刑的区别2.主刑3.附加刑(三)刑罚裁量1.量刑原则2.量刑情节3.累犯4.自首与立功5.数罪并罚6.缓刑(四)刑罚执行制度1.减刑制度2.假释制度(五)刑罚消灭制度1.追诉时效制度2.赦免制度四、刑法分论(一)刑法分论概述1.刑法分则体系2.罪名、罪状和法定刑(二)危害国家安全罪1.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及其罪状2.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界限(三)危害公共安全罪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2.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四)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种类及其构成2.走私罪的种类及其构成3.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的具体种类及其罪状4.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具体种类及其罪状5.金融诈骗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界限6.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具体种类及其罪状7.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具体种类及其罪状8.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五)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2.各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界限(六)侵犯财产罪1.侵犯财产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2.各种侵犯财产罪的界限(七)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2.妨害司法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3.危害公共卫生罪的具体种类及其罪状4.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具体种类及其罪状5.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界限6.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具体种类、罪状、界限7.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具体种类及其罪状(八)贪污贿赂罪1.贪污贿赂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2.贪污贿赂罪的界限(九)渎职罪1.渎职罪的具体种类及其构成2.渎职罪的界限第三部分经济法学一、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一)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二)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经济法的概念(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三、经济法的价值、功能和基本原则(一)经济法的价值、功能和理念(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四、反垄断法(一)反垄断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二)反断协议(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四)经营者集中(五)行政垄断(六)反垄断法适用制度与适用原则(七)反垄断法的实施五、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二)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确认(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原理(二)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三)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七、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二)缺陷产品与瑕疵产品(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四)经营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与产品质量责任(五)产品责任制度(六)政府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的责任八、财政法(一)财政法基本慨念和基本原理(二)预算法(三)财政体制法九、税法(一)税法基本原理(二)商品税法(三)所得税法(四)财产税法(五)税收征收管理法十、金融法(一)金融法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二)金融调控法(三)金融监督管理法五、参考书目1.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2.张明楷著:《刑法学教程》(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3.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