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数学中考史上十大难题

解析数学中考史上十大难题

解析数学中考史上十大难题原题:25.已知△ABC,分别以AB、BC、CA为边向外作等边△ABD、等边△BCE、等边△ACF。

(1)如图1,当△ABC是等边三角形时,请你写出满足图中条件,四个成立的结论;(2)如图2,当△ABC中只有∠ACB=60°时,请你证明S△ABC与S△ABD的和等于S△BCE与S△ACF的和。

题目简要分析:这道题目之所以才位例第10为完全是因为第一问太简单了。

对于第二问在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很少遇见面积等的问题,尤其是面对这种面积和等的问题,不仅缺少一些直接的定理去支持这些结论,且缺少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去证明,平时练习也相对少一些,故本题第二问得分率很低。

关于第二问本文提供3种解法,仅供参考。

解法一:解题思路:观察AF∥BC,在△ABC中利用平行四边形构造一个三角形面积等于S△ACF,证明余下部分面积等于S△BCE即可(很容易能观察出△DAM≌△BAC≌△EMC,剩余部分DBEM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平分面积)解:(1)AB=CE,AC=BE,AF=BE,S△ABC=S△ABD等等(2)过A作AM∥FC交BC于M,连结DM、EM。

∵∠ACB=60°,∠CAF=60°,∴∠ACB=∠CAF∴AF∥MC∴四边形AMCF是平行四边形.又∵FA=FC,∴四边形AMCF是菱形.∴AC=CM=AM,且∠MAC=60°,且S△MAC= S△ACF在△BAC与△EMC中,CA=CM,∠ACB=∠MCE,CB=CE,∴△BAC≌△EMC.∴AB=ME又∵AB=DB∴DB=ME又∵∠DAM=∠DAB+∠BAM,∠BAC=∠CAM+∠BAM且∠DAB=∠CAM=60°∴∠DAM=∠BAC,在△DAM与△BAC中,AD=AB, ∠DAM=∠BAC,AM=AC∴△DAM≌△BAC∴DM=BC又∵BC=BE∴DM=BE∴四边形DBEM是平行四边形∴S△BDM= S△BEM由上所述∴△DAM≌△EMC∴S△DAM= S△EMC∴S△BDM+ S△DAM+ S△MAC= S△BEM+ S△EMC+ S△ACF即S△ABC+S△ABD=S△BCE+S△ACF所用知识点:图形的分割能力,平行四边形面积,旋转,全等本题需要有类比的思想,面积和等于面积和,证明方法可类似于线段和等于线段和。

可先证明部分相等,再证明剩余部分相等。

解法二:解题思路:观察AF∥BC,AC∥BE利用平行线间等积去转换S△ACF.和S△BCE 转换后能够发现较明显的图形旋转。

连结BF,DC,AE∵∠DAC=∠DAB+∠BAC,∠BAF=∠CAF+∠BAC,且∠DAB=∠CAF=60°∴∠DAC=∠BAF在△DAC与△BAF中AD=AB, ∠DAC=∠BAF,AC=AF∴△DAC≌△BAF∴S△DAC= S△BAF又∵∠ACB=60°,∠CAF=60°,∴∠ACB=∠CAF∴AF∥BC∴S△BAF= S△ACF∴S△DAC= S△ACF同理可证:S△DBC= S△CBE∵∠DBC=∠DBA+∠ABC,∠EBA=∠CBE+∠ABC,且∠DBA=∠CBE=60°∴∠DBC =∠EBA在△DBC与△ABE中BD=AB, ∠DBC =∠EBA,BC=BE∴△DBC≌△ABE∴S△DBC= S△ABE又∵∠ACB=60°,∠CBE=60°,∴∠ACB=∠CBE∴AC∥BE∴S△ABE= S△CBE∴S△DBC = S△CBE∴S△DAC+ S△DBC= S△ACF+S△CBE即S△ABC+S△ABD=S△BCE+S△ACF所用知识点:图形的分割能力,旋转,全等,平行线间三角形等积转换请注意:平行线间三角形等积转换是分割图形很重要的思想解法三:解题思路:由结论可知分别是4个三角形面积和,设两边AC、BC长度,利用夹角是特殊角可算出第三边AB长度,利用都是等边三角形,用边长强行表示出各三角形面积,余下就是代数整理过程。

解:过点A作AG⊥BC交BC于点G,过点C作CH⊥AF交于点H,设在△ABC中,BC=a,AC=b,所用知识点:三角函数计算,三角形面积计算(尤其是对等边三角形面积结论要很熟悉哦),建议各位同学能记忆等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 a2(a为边长,在选择和填空题方面可直接应用,比较方面)由本题我们可以联想到:2005年本题出现后,旋转一个古老的专题又再一次在以后的考试中活跃起来,关于面积转换和分割在近几年考试和练习中也越来越多。

现针对于旋转和面积转换分割问题列举出一些常规试题。

(一)旋转1.2009年石景山区数学二模第25题如图①,四边形ABCD中,AB=CB,∠ABC=60°,∠ADC=120°,请你猜想线段DA、DC之和与线段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②,四边形ABCD中,AB=BC,∠ABC=60°,若点P为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APD=120°,请你猜想线段PA、PD、PC之和与线段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题思路:第一问是一个典型的截长补短或者旋转的题目。

连接AC就能构造等边三角形,就能旋转。

第二问,多条线段关系,一定先利用各种条件尽量转化为三条线段,再求解。

发现第二问条件类似于第一问,关键条件120°位置转变,可以利用第一问结论去构造图形,转换PA+PD为一条线段。

解:(1)如图①,延长CD至E,使DE=DA.连结AC,∵∠ADC=120°∴∠ADE=60°∴△EAD是等边三角形.∵∠BAD=∠BAC+∠CAD∠CAE=∠DAE+∠CAD∠BAC=∠DAE=60°∴∠BAD=∠CAE∴在△BAD和△CAE中BA=AC, ∠BAD=∠CAE,AD=AE∴△BAD≌△CAE.∴BD=CE= DE+CD=AD+CD(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外侧作正三角形AB' D,连结B'C,AC∵四边形AB' DP符合(1)中条件,∴B' P=AP+PD∵∠BAD=∠BAC+∠CAD∠CA B'=∠DAB' +∠CAD∠BAC=∠DAB' =60°∴∠BAD=∠CA B'在△ADB和△A B'C中AB=AC, ∠BAD=∠CAB' ,AD= A B'△ADB≌△A B'CB'C=DB(i)若满足题中条件的点P在B'C上,则B'C=PB'+PC.∴ B'C=AP+PD+PC∴BD=PA+PD+PC(ii)若满足题中条件的点P不在B'C上,∵ B'C<PB+PC∴ B'C<AP+PD+PC∴BD<PA+PD+PC综上,BD≤PA+PD+PC。

所用知识点:旋转,截长补短,构造前一问图形,三角形三边关系,全等。

请注意:在几何问题中第二问常常用到第一问的结论。

要善于去构造第一问的图形或结论去帮助解决较难的第二问。

2. 如图1,若△ABC和△ADE为等边三角形,M,N分别EB,CD的中点,易证:CD=BE,△AMN是等边三角形。

(1)当把△ADE绕A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CD=BE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ADE绕A点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MN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并求出当AB=2AD时,△ADE与△ABC及△AMN的面积之比;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本题是典型的旋转题目,条件中有较多等边三角形,伴随等边三角形的旋转,图中各点连线构成的三角形也在旋转,通过全等后,注意利用全等结论“边等”和“角等”的转换,本题应该可以轻松破解。

所用知识点:旋转,勾股定理,相似比与面积比关系请注意:全等后的结论一定要多利用,多与之前已有的条件相结合,尤其是角,这样方面我们去导角,从而进行下一次的转换3.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1)求证:CE=CF;(2)在图1中,若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12,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求DE的长.解题思路:(1)典型SAS全等(2)利用第一问结论,转化条件后,再用一次全等(3) 利用(1)(2)中结论,构造图1,利用线段长度放在RT△中计算所用知识点:旋转,勾股定理本题相对前两题较简单,但是前两题中所用到的,“多利用前面问题的结论,多构造前面问题图形”“全等后的结论的利用,与已知条件相结合”在这道题目中都有所展现。

(二)平行线间等积转化如图ABCD为平行四边形,EF平行AC,如果△ADE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求△CDF的面积。

解题思路:明显△ADE与△CDF不全等,故不考虑全等证明。

图中有多组平行线,可以构造平行线间三角形等积转化提示:S△ADE=S△AEC=S△AFC=S△DFC=4平方厘米(解法二:分别以AE,DC为底强行构造出S△ADE和S△DFC的表达式,利用相似去计算表达式相等,同学们可自行完成)(三) 操作能力平分面积(1)(08年西城一模)如图:梯形纸片ABCD,AD∥BC,,设AD=a,BC=b请你设计两种方法,只需用剪刀剪一次就将梯形纸片ABCD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画出设计的图形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①直接构造梯形面积一半S=1/4(a+b)h,利用高h不变,构造底=1/2(a+b)的三角形;②将梯形转化为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利用过平行四边形对称中心的直线平分平行四边形面积,从而平分梯形面积。

解:方法一:如图①,取BM=(a+b)/2,连接AM.AM把梯形纸片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方法二(如图②):1.取DC的中点G,过G作EF∥AB,交BC于点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2.连接AF,BE,相交于点O.3.过O任作直线MN,分别与AD,BC相交于点N、M,沿MN剪一刀即把梯形纸片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2).已知四边形ABCD,在AD上求一点P,使BP平分四边形ABCD的面积(四边形ABCD 是任意的)解题思路:因为在AD上找一点,可以将四边形ABCD转化为面积以AD所在直线为底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通过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从而平分四边形面积。

解:如图1).连结BD ,过C作CE∥BD交AD的延长线于E2).连结BE ,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E的面积3).取AE的中点P ,连结BP 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