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人们把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称为低聚糖,那么低聚糖彻底水解后将得到单糖B.甲醛与尿素反应得到的脲醛树脂是一种高分子黏合剂,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业,是居室甲醛污染的主要源头C.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在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来计算反应速率D.棉花、铜氨纤维、涤纶、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3.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关于颜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 ①淀粉溶液遇碘离子——蓝色①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 ①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红色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 ①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淡黄色①Fe3+离子遇苯酚——紫色 ①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无色.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加热、甲醛、饱和(NH4)2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B.氨基酸、蛋白质、油脂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都是混合物D.乙烯、聚乙烯、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麦芽糖属于还原型二糖B.一种塑化剂的结构为,该物质属于油脂C.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6.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蛋白质盐析,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保存B.玻璃、陶瓷、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玉兔号月球车电池帆板,可以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D.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钢铁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乙烯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的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B.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C.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D.麦芽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和矿物油都属于酯类物质B.在食品袋中放人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D.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10.“地沟油”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地沟油”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生物柴油属于化石燃料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11.下列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可被水解C.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是醛糖D.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2.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乙醇B.乙醛C.乙酸D.葡萄糖13.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对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大量存在于细胞核中B.核酸指挥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大量存在于细胞核中,决定蛋白质的合成D.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RNA,大量存在于细胞质中,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4.下面鉴别葡萄糖与果糖的方法正确的是()A.银镜反应B.新制的氢氧化铜C.氢氧化钙溶液D.羧酸溶液15.从化学成分上讲,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对于油脂和酯类化合物认识正确的是()A.油和脂肪都属于酯类化合物,所以油和脂肪的结构相似B.酯类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自然界中的油脂是混合物,以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C.酯类化合物是高分子化合物,自然界中的油脂是纯净物,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在D.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天然油脂是纯净物,没有固定熔、沸点二、实验题(共3小题)16.亚甲基蓝(Methyln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的结构简式: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如图示在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 NaOH、100mL H2O和3g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滴~5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振荡混合液呈现蓝色;①塞紧橡皮塞(活塞a、b关闭),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①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①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以上①、①可重复多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1)某学生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如上图,A试管充满溶液,B中有少量溶液),塞上橡皮塞静置片刻,两溶液均显无色,若再同时振荡A,B试管,能显蓝色的是_________(填“A”或“B”);(2)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a、b,通入足量氢气后,再关闭活塞a、b并振荡,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a、b通入足量氧气,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3)上述转化过程中,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_____,亚甲基蓝的作用是_________;(4)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其中含丰富维生素C)代替,这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5)该实验中①、①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
17.某学习小组对人教版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按压此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
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①浓硫酸具有酸性 ①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图1的A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_________(填编号);①图1的 B装置所装试剂是_________;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①图1的A装置中使蔗糖先变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后体积膨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①某学生按图2进行实验时,发现D瓶品红不褪色,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推测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18.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1)甲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2)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3)丙方案: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上述三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三、填空题(共3小题)19.油脂化学性质:a、油酸甘油酯的氢化b、水解酸性水解:_________碱性水解:_________油脂的碱性比水解反应又叫_________反应。
20.在①油脂①纤维素①蛋白质三种物质中,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遇浓硝酸显黄色的是_________,可用于造纸的是________。
21.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生命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结构也非常复杂,种类繁多.从组成看,蛋白质分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元素,构成蛋白质的基石是_________,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这是因为蛋白质发生_________,急救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因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可形成4个共价键,故A正确;B,因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最后得到多种氨基酸;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故B正确;C,因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而甲烷不能,所以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故C正确;D,因燃烧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这与有机物的结构无关,故D错误。
2.【答案】D【解析】A.低聚糖是指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低聚糖彻底水解后将得到单糖,故A正确;B.甲醛与尿素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脲醛树脂,脲醛树脂是一种高分子黏合剂,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业,是居室甲醛污染的主要源头,故B正确;C.在稀溶液的条件下,物质的吸光度或者荧光值可正比于溶质的浓度,故可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在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来计算反应速率,故C正确;D.棉花、铜氨纤维、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油脂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3.【答案】C【解析】①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故正确;①淀粉碘化钾溶液遇单质碘显蓝色,故错误;①溴化银见光分解生成的金属银不是白色,而是黑色,故错误;①热的氧化铜遇乙醇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故正确;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成为盐酸溶液,呈无色,正故确;①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的固体,在空气中久置成为碳酸钠,变为白色,故错误;①Fe3+离子遇苯酚发生显色反应,溶液显紫色,故正确;①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溶液变红,故正确。
4.【答案】C【解析】A.饱和(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故A错误;B.油脂都含有C,H,O元素,不含氮元素,故B错误;C.因食醋是酿造产品,主要成分是水,除了含乙酸之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植物油一般从含油植物器官(主要是种子)中榨取或浸取,脂肪酸的差异不算,一般还含有脂溶性维生素、多种无机盐等;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故C正确;D.苯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