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济宁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8济宁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
附件 1: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
课程 性 类别 质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大学英语 1
大学英语 2
大学英语 3
大学英语 4 必
修 国防军事理论
课 形势与政策教育 1
通 程 形势与政策教育 2

形势与政策教育 3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5 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弹性修业年限:5~7 年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统解剖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 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方剂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卫生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 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内科学、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合计
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
中国医学史
中西医比较史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养生学
中医临床思维
选 临床药学
修 推拿学
课 医学影像学

康复医学
物理治疗
健康教育学
社区康复
肿瘤学
小儿推拿学
8
学时分配
开设
学分 总 理 实 见 课
备注
学期
计 论验习外
2.5 48 48
3
3.5 60 60
5
3.0 56 56
2
传染病学、临床技能学。
五、教学时间分配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时间分配见表 1。
学年 一 二 三
学期
1 2 3 4 5 6
表 1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入学教育 早实践
教学
实习实训 毕业教育 考试
及军训 活动
17
2
1
1
19
1
1
19
1
1
19
1
1
19
1
1
19
1
7 19 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大学英语

国防军事理论

形势与政策教育


公共体育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用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理学

3
课程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内经选读 中药学 方剂学 伤寒论选读 金匮要略 温病学 针灸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诊断学 外科学总论 临床技能学 内科学 外科学 传染病学
计 论验习 4.0 84 60 24 4.0 88 56 32 2.5 48 48 2.5 52 36 16 1.5 36 18 18 2.0 36 28 8 3.5 60 56 4 1.0 18 18 2.5 68 44 24 3.5 80 52 28 2.0 52 32 20 3.0 56 56 3.5 82 58 24 49.0 1034 764 270 2.5 48 32 16 1.5 32 28 1.0 16 16 3.0 72 40 32 1.0 18 18 1.0 18 18 1.5 24 24 1.5 28 28 1.0 18 18 1.0 18 18 1.0 18 18 1.0 18 18 1.0 18 18 2.5 60 30 30 1.5 30 22 8 1.0 18 18 1.0 26 14 12 1.0 18 18 1.0 18 18 1.5 28 18 10 27.5 544 432 108
8 19
1
6
1
9
24

10
18
总 计 150
2
5
48
1 9
假期 总计
6 26 6 26 6 26 6 26 6 26 6 26 6 26
26 2 26
19 44 253
六、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
思想道德与 科学和学 临床能力 职业素养要求 术要求 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健康与社会 领域要求
思想道德与 职业素养要求
科学和学 临床能力 术要求 要求


健康与社会 领域要求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本科教学进程表见附件。
八、学时与学分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分类学时、学分统计见表 2。 表 2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分类学时、学分统计表
5
3.0 60 52 8
5
1.0 18 18
5
2.5 48 48
5
5.5 136 68 68
6
2.5 65 30 32 3
6
1.0 18 18
6
4.5 92 72
20
6-7
1.5 32 28
4
7
6.0 132 104
28
7-8
5.5 112 88
24
7-8
1.5 32 24
8
7
2.5 48 48
7
1.0 42 0 42
1
2
3
4
32 1
1
2
3
4
10 1
10 2
10 3
10 4
16 1/7
160
1-6
1-6 各模 1-6 块任
1-6 选 2 学
1-6

1-6
1 1 1 1 1-2
6
课程 性 类别 质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理学
中医基础理论
医学微生物学
人体寄生虫学
必 医学免疫学 修 中药学 课 医患沟通学 程 病理学
5
至少 5
选修 6
10 学
6

6
1.0 18 18
1
2.能够熟练运用中西医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病情诊察、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 3.具备较强的运用中医学体系和临床医学体系,独立或结合的临床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能够根据情况合理选择中西医学的临床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 病,并能够对急危重症进行初步判断和急救处理。 5.能够根据不断获取的证据做出临床判断和决策,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确定进一步的诊疗方 案并说明其合理性。 6.能够及时向患者和家属/监护人提供相关信息,使他们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诊断和 治疗方案。 7.能够将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卫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管理等知识和理念结合到临床实践中。 8.能够发现并评价病情程度及变化,对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进行急救处理。 9.掌握临终患者的治疗原则,沟通家属或监护人,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用对症、心 理支持等方法来达到人道主义的目的,提高舒适度并使患者获得应有的尊严。 10.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健康与社会领域要求 1.具有保护并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意识。 2.了解影响人群健康、疾病和有效治疗的因素,包括健康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相关问题,文 化、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经济、心理状态和自然环境因素。 3.能够以不同的角色进行有效沟通,如开展健康教育等。 4.能够运用中西医知识解释和评估人群的健康检查和预防措施,包括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测、 患者随访、用药、康复治疗等方面的指导等。 5.了解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权限,重视患者安 全,及时识别对患者不利的危险因素。 6.了解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组成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理解合理分 配有限资源的原则,以满足个人、群体和国家的健康需求。 7.能够理解全球健康问题以及健康和疾病的决定因素。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学分占比(%)
必修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
合计
490 1034 1103 48w 2627
31
14.2
49
22.5
52
23.9
48
22.0
180
82.6
4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学分占比(%)
通识教育课程
216
12
5.5
专业基础课程
288
选修
专业课程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医学、基础医 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开放 的视野和发展潜质,初步中西医临床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 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药理学
病理生理学
内经选读
卫生学
合计
医用物理学

大学语文
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 大学计算机基础

医学社会学 课

普通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医学遗传学
神经生物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