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粘接机理及粘接技术
LV 液滴
SV
SL
图1—1 液体在固体表精面选上课的件 浸润状态
11
可从接触角(润湿角)判断润湿:
习惯上将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 90º时定为润湿 与否的分界点。
θ>90º 为不润湿,θ<90º为润湿,接触角θ越小, 润湿性能越好。
精选课件
12
2、 表面及界面自由能
Zisman将固体表面分为高能表面和低能表面。凡表面能 >200mN/m为高能表面,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无机化合 物的表面,都是高能表面,表面能<100mN/m为低能表 面,有机化合物、聚合物和水都属低能表面。高能表面的 临界表面张力γc >胶黏剂的γLV ,容易铺展润湿;低能表面 的γc < 一般胶黏剂的γLV ,所以不易铺展润湿。
• 注意:对于塑料基材,进行合适的清洁非常重要!
4
1、 浸润平衡
为形成良好的粘接,首先要求胶粘剂分子和被粘接材 分子充分接触。为此,一般要将被粘接体表面的空气、 或者水蒸气等气体排除,使胶粘剂液体和被粘接材接 触。即将气—固界面转换成液—固界面,这种现象叫做 润湿,其润湿能力叫做润湿性。
精选课件
5
胶黏剂在涂胶阶段应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且其表面 张力应小于被粘物的表面张力。这意味着,胶黏剂应当在 被粘物表面产生润湿,能自动铺展到被粘物表面上。 当被粘物表面存在凹凸不平和峰谷的粗糙表面形貌时, 能因胶黏剂的润湿和铺展,起填平峰谷的作用,使两个被 粘物表面通过胶黏剂而大面积接触,并达到产生分子作用 力的0.5 nm以下的近程距离。
15
A、表面清理 除杂、除污、脱漆等。
B、脱除油脂 1、溶剂除油:
常用溶剂: 丙酮、甲乙酮、汽油、无水乙醇; 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过氯乙烯等
2、碱液除油: 特点:主要用于动植物油的去除,但
除矿物油效果差,常需配制碱液清洗剂。
精选课件
16
碱液除油清洗剂配方:
配方
钢铁 铜及其合金 铝及其合金
精选课件
3
对高分子被粘物而言,这种扩散是相互进行的;金 属或无机物由于受结晶结构的约束,分子较难运动,但 胶黏剂在硬化前,分子可以扩散到表面氧化层的微孔中 去,达到分子的紧密接触,最后仍能形成以次价力为主 的或化学键的粘接键。这就是粘接的基本过程。全过程 的关键作用是润湿、扩散和形成粘接键。
精选课件
PTFE: 配方:
金属钠 (23g) + 精萘 (128g) + 四氢呋喃(1000ml) 处理条件:室温 ,1-5min。
精选课件
19
表面清洁
针对不同的表面污染采用不同的清洁剂:
污染类型 指纹 水汽 油、脂 重度油污 脱模剂
清洁剂 异丙醇(IPA) 异丙醇(IPA) 庚烷(Heptane) 丁酮(MEK) 向制造商咨询
精选课件
13
临界表面张力γc较大的被粘物,选择比被粘物γc小的胶 黏剂比较容易,有较多的胶黏剂品种可供选择。但γc 越小, 则越不容易选择能有效润湿的胶黏剂。例如,聚四氟乙烯 (PTFE)的γc只有19mN/m,很不容易找到表面张力比这还 小的胶黏剂,所以PTFE具有难粘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将 PTFE热喷涂于锅面,就可以制成不粘锅。
要想粘接PTFE,只有利用钠-萘溶液进行化学处理或利用低 温等离子体进行处理使表面改性,才能进行粘接。
精选课件
14
通常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等无机 物表面张力很大,容易被胶粘剂湿润,粘接容 易。但当其表面被油污染后,表面张力变小, 湿润变差,常使粘接失败,这就是涂胶前进行 脱脂处理的原因。
精选课件
• 养护时间
• 施工压力
• 施工环境
粗 糙 的 表 面 Textured Surface
精选课件
• 温度
10
判断润湿性可用接触角来衡量,可用Young方程来表示:
SV = LV cos + SL
式中,θ为接触角,也称为润湿角;γSV为固气界面张力;γLV 为液气界面张力;γSL为固液界面张力。
此式应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才有意义。
精选课件
9
粘接失败的原因?
压敏胶与底材不匹配
Water Drop
Substrate on clean metal surface
Water Drop
• 表面污染
• 脱模剂
• 尘埃 • 增塑剂迁移
• 软质聚氯乙烯 • 橡胶
Substrate surface
on polyethylene
表面平整度
第7章 粘接机理及粘接技术
精选课件
1
7.1 粘接机理
7.1.1 界面接触与粘接
理想的粘接强度,必需条件:紧密接触
液体的接触角为0或接近0; 黏度低,即不得大于几毫帕秒; 能驱除被粘物接头间所夹空气。
精选课件
2
使用胶黏剂,在粘接过程中,由于胶黏剂的流动性和 较小的表面张力,对被粘物表面产生润湿作用,使界面分 子紧密接触,胶黏剂分子通过自身的运动,建立起最合适 的构型,达到吸附平衡。 随后,胶黏剂分子对被粘物表 面进行跨越界面的扩散作用,形成扩散界面区。
17
3、超声波除油 适合结构复杂的构件。
C、除锈
1、机械法:
2、化学法: 硫酸+缓蚀剂(硫脲、联苯胺、食盐等) 盐酸+缓蚀剂(六次甲基次胺、甲醛等)
精选课件
18
D、表面化学处理
1、金属的表面活化或钝化 2、难粘材料的表面活化
PE/PP: 配方:重铬酸钾(5份)+ 浓硫酸(60份)+水(3份) 处理条件:60-70℃/10-20min
氢氧化钠:50-60g/L
—
—
碳酸钠: 50-60g/L
10-20g/L
பைடு நூலகம்
—
磷酸钠: 86-100g/L
10-20g/L 10-30g/L
硅酸钠: 10-15 g/L
25g/L
3-5g/L
OP乳化剂: —
2-3g/L
2-3g/L
处理条件:80℃/30min 70℃/30min 50℃/10min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精选课件
8
这就要求要选择能起良好润湿效果的胶黏剂。同时,也 要求被粘物表面事先要进行必要的清洁和表面处理,达到最 宜润湿与粘接的表面状态。要尽量避免润湿不良的情况。
如果被粘物表面出现润湿不良的界面缺陷,则在缺陷的周 围就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局部受力状态;此外,表面未润湿的 微细孔穴,粘接时未排尽或胶黏剂带入的空气泡,以及材料 局部的不均匀性,都可能引起润湿不良的界面缺陷,这些都 应尽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