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高一班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解释和特殊句式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学习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读:解题、介绍作者
1、解题: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guàn)之治”;
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
2、.作者与作品:
魏征(繁写体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
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
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
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
二、走近文本,基础积累
分析课文第一段
(一)读准字音
求木之长.()浚.其泉源()塞.源()
(二)重点字词解释
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浚.其泉源()积其德义
..()
臣虽下愚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
..之大()塞.源而欲流之远()
(三)词类活用
1、必固.其根本()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3、而况于明哲
..乎()
4、居安.思危.()
(四)古今异义
1、必固其根本
..今义()古义()
2、人君当神器
..之重今义()古义()
(五)一词多义
1、固
1)固其根本:使……牢固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
2、长
1)臣闻求木之长者:高大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高大
3)塞远而流长也:与“短”反义
3、居
1)居域中之大:据有
2)居安思危:处在……的情况中
4、以
戒奢以俭(动词,用、行)
伐根以求木茂(连词,表示目的)
(六)判断文言句式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总结本段出现的成语: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高一班姓名
第二课时
分析课文第二段
(一)读准字音
殷.忧()载.舟覆舟()
(二)重点字词解释
凡百
..元首()承天景.命()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既.得志()傲物.()董.之以严刑()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
可畏惟
..()..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三)通假字
震.之以威怒()
(四)古今异义
1、凡百元首
..今()古()
2、则纵情
..以傲物今()古()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今()古()
(五)一词多义
1、盖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地判断)
2)盖在殷忧(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2、以
竭诚以待下(连词,来,表目的)
纵情以傲物(连词,导致,表结果)
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介词,用)
(六)判断文言特殊句式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翻译重点句子:
1、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总结本段出现的成语: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高一班姓名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第三段
读准字音
虑壅.蔽()惧谗邪
..()黜.恶.()谬.赏()
解释重点字词
诚.能见可欲()将有作.()思谦冲.以自牧.()
惧满溢
..()思慎始而敬.终()..()思三驱
虑壅.蔽()则思正身以黜.恶()简.能而任之()信.者效其忠
()垂拱
..()
..而治()代百司之职役
(三)词类活用
1、则思江海下.百川()
2、乐.盘游()
3、则思正.身以黜恶.()()
4、惧谗邪
..()
4、何必劳.神苦.思()()
5、宏.兹九德()
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四)古今异义
1、则思三驱以为
..度今()古()
(五)一词多义
1、诚
1)诚能见可欲:如果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2、以
1)则思知足以自戒(知止以安人,三驱以为度,虚心以纳下,正身以黜恶):
连词,用来,表目的
2)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导致,表结果
3)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3、下
1)思江海下百川()4)令初下()
2)虚心以纳下()5)受下赏()
3)竭诚以待下()
4、善
1)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2)善始者实繁:好
5、能
1)诚能见可欲:能够
2)简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名词)
6、思
1)则思……(等句):考虑
2)总此十思:要思考的东西
(六)判断特殊文言句式
1、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谦冲而自牧()
2、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翻译重点句子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总结本段出现的成语: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高一班姓名
第四课时
走进课堂,合作探究
(一)梳理课文,探究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课文第二段与中心论点有怎样的关系
3、第三段提出具体的做法,即“十思”(十条建议)。
请以表格形式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温馨提示】作者提出的“十思”,也可以概括为“五戒”:
(二)探究论证方法
1、第一段中有哪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观点
比喻句:
观点:
2、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本文第二、三段也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三)研究作者智慧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1、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要中听,你能说说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