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押韵与平仄.ppt

押韵与平仄.ppt


对仗
• 诗歌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 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
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副词对副词。 • 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对仗类型
• 1、工对 •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
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就更工 整了。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 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 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 • 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注:律诗如何押韵: (1).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 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 (2).律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 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3).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 用仄声字。 (4).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5).每首在规定的位置都有对仗(对仗 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声情并茂 ______押韵与平仄
古体诗(古风、古诗)
绝句 五言
旧诗 (古典
近体诗
七言
诗 诗歌) (今体诗)排律 五言

词曲
律诗 七言
新诗(现代诗歌)
唐诗发展概况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 1、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 2、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王孟”、“高岑”、王昌龄、“李杜” • 3、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 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韩柳”、孟郊、
• 2、宽对
•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 词
• 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借对
•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 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 为对仗,这叫借对。
• 例: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4、流水对
•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 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 两句说,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 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 义不全,这叫流水对。
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 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
春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 感时花溅泪,
仄平平仄仄,
• 恨别鸟惊心。
平仄仄平平。
• 烽火连三月,
平仄平平仄,
• 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 白头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 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什么是平仄?
• 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 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 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
• 作用: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 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 注意: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 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关于平仄的规律
平平仄仄平
②出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关于平仄的规律
(2).组联规则—上下句相对。以五言诗为例,如上句
为平平仄仄平,则下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上句为仄仄平平 仄,下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例: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例: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平仄组篇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关于平仄的规律
• (4).“1、3、5不论,2、4、6分明” • 注: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
(1).组句规则—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
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 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 言诗依此类推。
例: ①国 破 山 河 在,
城 春 草 木 深。(《春望 杜甫》)
仄 仄 平 平 仄,
韵的居多。 (2).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
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 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 换韵。 (3).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 仄声字。
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居秋暝王维
首 空山新雨后, 联 天气晚来秋。 1、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明月松间照,
对颔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 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诗歌排序”练习
• 第一步,找出“韵脚” • 第二步,将八句诗组成四“联” • 第三步,依据“联”的平仄规则(对句句尾字为平
贾岛、刘禹锡、李贺 • 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要点:
押韵
什么是押韵?
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 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叫做押韵(压韵)。各句 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押韵的“韵”与韵母的不 同
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 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
仗 联 清泉石上流。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 颈 竹喧归浣女,
仗 联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尾 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孙自可留。
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居秋暝
[唐]王 维
①空山新雨后,
②天气晚来秋。qiū
③明月松间照, ④清泉石上流。liú ⑤竹喧归浣女, ⑥莲动下渔舟。zhōu ⑦随意春芳歇, ⑧王孙自可留。li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②.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安定城楼 李商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关于平仄的规律
(3).组篇规则—上下联平仄相“粘”,即相同。近体诗中绝句 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有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 联下粘仄:,联要依之与“次间前粘为,联”平对“就仄句首是相的、平粘第颔粘二、(平相字颈,同、相仄)尾一。粘”致仄联。。。后每联联出之句内的,第平二仄字相的对平,下
“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 同一个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 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 白云生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huā
注:绝句如何押韵: (1).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