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课程纲要
3.课程内容依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了有效地整合,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课时划分打破了原来按照教材的课时安排的僵硬格局,从大的单元模块出发,根据不同的课型合理的划分课时,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
4.课程实施关注学生,通过“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切实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素养得以发展。
教学中要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健康、安全成长等有关的问题,通过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调查、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丰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不能将书本内容作为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
教学进度
上学期:第一——四周怎样保护自己
第五——八周远离校园暴力
第九——十二周饮食与健康
第十三——十六周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与铅中毒
第十七——二十周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
下学期:
第一——四周家庭防火
第五——八周警惕电子游戏的陷阱
第九——十二周健康上网
第十三——十六周面对洪水如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突出重点,全面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
和平街小学2012--2013学年度学科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
安全教育
课程类型
校本课程
适用年级
五年级
设计教师
许爱美巩雪媛卢娜吴昊
需要课时
18课时
编制时间
2014年9月
教材
分析
(包括本册教材在本门课程和年级段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教学安全活动。大力拓展安全知识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宁.活泼.和谐的学习环境。
3.安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坚持专门课程与其他学科渗透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课程
实施
(含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和实施所需的条件)
1、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以上四项均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价。
说明:优秀为100分—85分,良好为84分—75分,合格为74分—60分,不合格为60分以下。
2.终结性评价(60%权重)
(1)单项测试
(2)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等级制)
根据形成性评价及综合性评价结果,综合评定学生本学期数学课程学习结果。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多样,采用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教师结合数学学习档案及检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析,客观地给学生一个评价,并指出数学学习的进步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课程评价多元,凸显评价的诊断、反馈、矫正和激励功能,评价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体现了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者的一致性。
1.形成性评价(40%权重)
(1)学生单元学习质量检测。
(2)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品质、学习效果)。
(3)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学业成果、反映学生成长的材料等)。
(4)进行两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促进个性化学习。
(5)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相结合。
审议
意见
1.本课程纲要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地呈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2.课程目标紧紧围绕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标准,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与落实,具有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性,叙写规范、清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活动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学期教学内容:公路交通安全常识、用电常识、遇到坏人怎么办、外出活动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上学路上的安全、防火自救安全教育、预防地震安全教育、防雷电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小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
课程
目标
1、让学生加强安全认识,学会一些常用的安全知识,自我进行保护。
2.培养学生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和知识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运用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的健康。
教学重难点
1.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能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2.留心身边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3.深入理解“六个安全教育主题”的意义和内容。
学情
分析
(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安全常识,但有些知识缺乏科学性,也不太系统。专门开设安全教育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公共安全的常识,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