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什么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什么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什么龙门中学唐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是说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会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方式也不应该一成不变.本文就教师的角色转变,游戏教学,因材施教等方面阐述了现代教育应注意的地方.1 转变教学角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现在老师的角色,更应该是知识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老师的意义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更在于让学生知道,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自己该主动去学习.在我国,有一个情况很是明显,不少学生在上了大学后,成绩便开始下滑,最终一落千丈,甚至只能中途退学,连毕业证都拿不了.家长们对此都不能理解,“明明我的孩子在初中,高中时成绩优异,一直名列前茅,怎么上了大学就不一样了,是学校没有教育好学生”,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家长是不了解孩子初中、高中的真实想法,是不知道在初中、高中时认真学习的根本原因.学生们耳濡目染知道“苦高中,耍大学”,觉得一上大学就是“解放”,于是,一上大学就开始放纵自己,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再加上大学老师不会像中学的老师一样,要强调认真学习,要督促完成作业. 对大学老师而言,我只管好好教我的课,上不上是你的问题.我就在办公室答疑,来不来是你的自由.如果你没有学好挂了,那就是下一个老师的事了.而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还真觉得大学果然像之前想象的一样,玩四年就过去了,根本没有学到知识和技能.很多同学甚至不懂怎么样学习,没有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花的时间比别人多,但成绩就是提升不了,怀疑自己,自暴自弃.在没有老师、家长督促学习的时候,要的就是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大学是如此,进入社会更是这样.没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只会是在社会的进步中落后,在文明灿烂时灭亡. 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在乎的不再单纯是期末的成绩,还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毕竟对学生的人生而言,读死书和死读书都是没有意义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学习的思路,培养类似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学习方法.不能照本宣科,照搬教材上的东西.比如在讲等差数列求和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来讲.首先我们不提这个公式,可以在讲这个的前一天,给学生留个家庭作业,让学生算算从1加到500的和.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询问大家的答案,问大家是怎么得到的.然后再给学生讲这个这个公式,一步步的推导,让学生们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到的,在让同学们联系之前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公式,对这个公式进行变换.让学生们用公式算算这个题,就会使他们发现数学的美,不只学到了东西,还学到了方法. 最后我们可以询问这个公式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发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思考,大家畅所欲言,无论对错.最后讲如何使用公式,怎样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接触、思考、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自学模式.这就解决了不能独立学习的难题.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 设置教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智力娱乐活动.古今中外历史上出现的数学游戏种类繁多,且涉及了非常广泛的数学分支,如几千年前出现的三阶幻方就可归于数学游戏范畴.之后在我国还出现了“孙子问题”、“鸡兔同笼”、“九连环”、“七巧板”等具有趣味的数学名题或游戏.此外,从围棋、象棋、扑克、桥牌等娱乐项目中也可以引出众多的数学游戏问题.在很多有趣的活动中,数学是幕后的策划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课堂游戏的设置,意在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参与意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与激烈的氛围中学习.但要注意的是,首先,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能力,游戏内容安排要有层次性,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让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参与的能力和欲望.其次,数学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游戏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传播,突出重点,让学生“玩”有所思,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根本目的.3注重因材施教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以为然.在老师的眼中,每个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不好的.正如不以成败论英雄,老师也应不以成绩论学生.孔子说过,学生没有好坏,因材施教罢了.我认为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其一是学生学习厌学.首先,我们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问问自己是否是上课太无趣,是否是学生对自己有误解.若是前者,那容易解决.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若是后者,就得和学生多沟通,和学生做心灵上的朋友.有的学生就是因为不喜欢或对误会某个老师,就不认真上课,成绩当然不好,而偏科导致各科成绩下降,进而厌学,这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这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处理。

硬碰硬显然是行不通的,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接着,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是否是因为沉迷网络,是否是受家庭因素影响,还是些别的原因.我们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电视上就报道过学生因家长吵架而离家出走的事情.学生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无心学习的事例屡见不鲜,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孩子怎么可能好好学习.老师在这时就不仅是要和学生交流,更最要的是要和家长交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相信没有哪个父母是不在乎自己的子女的.还有现在影视作品的内容良莠不齐,学生还不完全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影视作品的影响,不务正业,荒废学习.曾经风靡一时的古惑仔系列电影就毁掉了很多人,年轻人的特点是冲动,是热血,讲究哥们义气,渴望“快意恩仇”、“叱咤风云”的江湖生涯.他们模仿其中的人物,逃课,打架,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和学生家长一起做工作,引导学生看积极向上的书籍和作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的心思从新回到学习上来;再者是同学虽然不讨厌学习,但有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不少人都是以才华著世,我们熟知的有朗朗,一个从小被各种奖项和荣誉包围的钢琴家.不可否认有的人在学习教材之外的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我们主张学生要全面发展,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不能实行一刀砍.学生在这方面有浓厚的兴趣,那作为教师就应该和家长沟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安排,不同于其他学生,可以给他们多些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知道就我国的教育形式而言,成绩仍然是升学的关键,所以学习成绩还是要贯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教育的提出是社会经济活动对人的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深思、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换新的思想,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创新行为.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去实现.这里的创新,是老师教学理念的创新,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的是老师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去引导.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5 引导学生发散型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多种思维形式有机结合协同运用的整体结构.创新思维具有独立性、广阔性、发散性等特点.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独立性.我们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掌握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理解定理反应的事物本质.例如,教授“全等三角形”时,首先通过教具演示什么是全等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图,量出所需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训练学生的独立性.再让学生想一想,不用这么多的条件能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真正了解了知识的发生与形成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巧妙的化解难点;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优化认知结构;可以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形象直观,深入浅出的讲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像、图形、动画、声音和文本等多种方式,在适当的情况下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感官,画面形象生动,音乐悦耳动听,使学生全方位展示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最重要的是能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有很多优势.6 图文并茂演示知识内容多媒体教学技术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可以把影像和图文结合声响效果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视觉、听觉等多重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易分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多媒体在几何和代数知识上能有更好的表现,因为几何和代数在某方面是关系密切的,用图形的动画可以很好地展现几何图形的内在特性和外在变化规律,非常形象地表达某些代数知识的几何特性,更加直接地表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7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习不是为了造就书呆子,读死书,死读书是行不通的,也不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要舍弃传统为应试教育而教书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减轻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所谓的负担,在我看来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心理负担,是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过多的家庭作业很反感,根本不愿意做,或者带着情绪做,或者做作业马虎潦草,只是应付了事,甚至不做,作业都是抄袭;其二是指生理负担,大量的家庭作业耗费了学生极大的体力脑力,让学生没有时间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没有时间培养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以及各项该掌握的生活本领. 老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各类科学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个方面能够全面发展. 所以,老师应当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改善学生学习的策略,使课外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1、作业超市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做主选择自己爱做或者喜欢做的作业,当然也不是那种完全的自由选择,只能在考虑共性的原则下,兼顾学生个性,把作业设置成有一些难度梯度的不同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把所学的每个类型都布置数个,要求学生每个类型的至少做一个. 剩余的题就由学生自主选择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选择性的做.如此就可以在课外完成对课堂内容的回顾,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以练习的方式来弥补.而且题也不多,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和生理的负担.这种作业形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2、具体的内容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的作业要求学生去完成.将简单的做为一星,二星,难的作为三星,就规定一星二星为必须做,三星为选择的,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完成.3、“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外作业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设计出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业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 比如,要求学生每月办一次数学小报,栏目要多样,内容可以是所学的知识,还有这些知识背后的人物及故事.4、课堂外,家庭作业不再局限于做书上的练习题. 我们可以布置等多有意思的作用. 例如,在讲对称的时候,放学的作业就可以让同学们去留心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哪些是对称的. 还有在讲概率的时候,可以让同学门内回家自己掷骰子,记录并分析出现各个数字的概率,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