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3.10唐诗过后是宋词教案沪教版

高二语文3.10唐诗过后是宋词教案沪教版

十唐诗过后是宋词
教学目标
1、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

2、学习作者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

3、品味、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葛兆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文化的制约与创造”,而高二下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具体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从历史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文化现象的,以提升对同类问题的思辨能力。

此外,本文旁征博引,显示出作者作为著名学者的丰厚底蕴,兼之语言形象、诙谐,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在写作手法上也有值得效法之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领会作者从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品味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2、难点: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本文看似观点鲜明,但由于大量运用类比和比喻手法,且有旁征博引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句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

另外,本文见解独到、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等优点十分显著,最大的难点不在欣赏,而在学习与迁移。

教学过程
本文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课前做一个班级调查,请同学推荐他们喜爱的歌词,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在课文学习之后再请学生重新审视这些歌词,借鉴作者的评论角度,从主题和风格两个方面来加以评析。

对于本文语言特点的领会和借鉴,可以让学生自主研讨,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也可根据生情,加强引导,缩小范围,
启发学生抓住文中对比鲜明、生动形象的典型语句细细品味(如第2然段中“腰缠万贯的中产阶级……成了时髦的健美餐”),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进行仿写。

练习举隅
1、作者认为,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等都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参与宋词的创作,从而提升了宋词的文学品格,你认为呢?请举出宋词实例加以说明。

2、文章最后一句写道:“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

你对句中“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如何理解?
3、如作者所言,流行歌词中也有一些“写得相当不错”,“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

你喜欢的歌曲有这样的歌词吗?如果有,请加上你的评语向大家推荐;如果没有,请试着写一两段你理想中的歌词与大家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