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C.是最早合成的IgD.无铰链区IgM IgEE.主要在血液中发挥抗感染作用40.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得的水解片段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E.共裂解为2个Fab段和一个Fc段41.SIgA主要存在于A.唾液B.泪液C.脑脊液D.初乳E.支气管分泌液42.关于IgE特性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IgE在五类Ig中含量最低B. IgE有CH4区C. IgE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D. IgE有亲细胞性E. IgE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43.关于IgM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IgM中和病毒的能力比IgG强B. IgM在防止菌血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C. IgM激活补体的能力强于IgGD.患者血中检出高滴度特异性IgM说明有近期感染E. IgM可介导ADCC作用4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B. Ig单体分子一般是二价C.一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子与其表面抗原受体(SmIg)具有不同的抗原结合特性D.铰链区连接免疫球蛋白的H链和L链E.超变区位于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内45.关于ADCC作用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靶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B.Mφ、NK细胞、中性粒细胞在特异性抗体介导下杀伤靶细胞C.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D.需要补体参加E.靶细胞上MHC分子参与ADCC46.关于Ig的可变区,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及H链靠近N端的1/5或1/4B.由高变区和骨架区组成C.不同Ig的高变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抗体特异性也不同D. 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存在的主要部位E.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二、名词解释47.免疫球蛋白 48.单克隆抗体段51.抗体(Ab) 52.抗体的独特型(id) 作用三、问答题54.试述Ig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活性。
55.何为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56.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与联系。
57.简述Ig的功能区及其功能。
第五章补体系统一.选择题【A型题】1.补体系统3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A. C1qB. C4和C2C. C3D. B因子E. D因子3.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 IgGB. IgEC. IgAD. IgME. IgD4.补体系统是: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D.由30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6.下列哪种成分是C5转化酶?A. C3bBbPB. C4b2bC. C3bBbD. C3bBb3bE. C5b~97.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 所需离子相同C. 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D. 激活物质相同E.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A. C3aB. C3bC. C5bD. C4bE. C2a9.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B. C1q分子有六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C. 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D. 激活顺序为C9E. 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10.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不包括:A. C3B. I因子C. D因子D. B因子E. P因子1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A. C4a12.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A. C3~C9 ~C9 ~C9 ~C4 、C2、C4阶段发挥作用14.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A. C3 E.以上都不是1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在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A. C117.通过自行衰变从而阻断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片段是:A. C2a18.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 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B. 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C. 经典途径从C1激活开始D. 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E. MBL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C4b2b20.能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 C3a23.参与溶细胞效应的补体成分是:A. C3bB. C4b2bC. C5b~9D. C5b67E. C4b2b3b24.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 C3b25.能抑制C1r和C1s酶活性的物质是:A. C8bp 蛋白27.关于补体活化的MBL途径,哪项是错误的?A. 激活起始于MBL与病原体结合后B. MBL具有酶活性C. 其C3转化酶是C4b2bD.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E. C反应蛋白可激活C1q28.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A. C3 因子因子30.构成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补体成分是:A. C5b~9 ~9 ~7 ~8 ~831.可协助I因子裂解C3b作用的是:A. C4bp 因子因子32.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A. 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A. 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B. 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C. 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D. 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33.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与下列那种作用无关?A. 过敏毒素产生B. 膜攻击复合物形成C. C3裂解为C3a和C3bD. C4裂解为C4a和C4bE. C5裂解为C5a和C5b35.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A. 炎症介质作用B 调理作用 C 免疫粘附作用D 溶菌和细胞毒作用E 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X型题】1.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补体成分大多数以非活性的酶前体存在于血清中B. 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C.补体系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 补体系统的激活具有放大效应E.激活的补体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2.补体系统激活过程的调节包括:A.自行衰变的调节B. C4bp抑制C4b与 C2结合C. C8bp抑制MAC 形成D. 正反馈途径的扩大效应E.I因子、H因子在旁路途径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3.能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包括:A. 细菌脂多糖B.酵母多糖C.葡聚糖D.凝聚的IgA4.能裂解C3的复合物包括:A. C5b~9B. MACC. C3bBb3bD. C3bBbPE. C4b2b5.既参与旁路途径调节,又参与经典途径调节的是:A. DAF 结合蛋白因子因子6.C3b的生物学效应包括:A. 介导细胞溶解B.免疫调节 D.调理作用E.过敏毒素7.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A. 参与经典途径的C1~C9B. 参与旁路途径的B、D、P因子C. 参与MBL途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C反应蛋白D. 补体调节蛋白I因子、H因子、C4bp等E. CR1、CR2、CR3等补体受体8.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 溶细胞效应B. 调理作用C.引起炎症作用D. 免疫调节作用E. ADCC9.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调节因子包括:A. C4bp 因子10.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的补体调节因子包括:A. I因子B. B因子C. C4bp11.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血清中的一组蛋白B. 补体含量随抗原刺激而升高C. 补体对热敏感D. 补体分子由多种细胞产生E.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有共同的末端效应12.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包括:A. I因子因子因子因子 E.衰变加速因子(DAF)13.下列哪些分子具有保护机体正常组织细胞免遭补体介导的损伤作用?因子16.关于旁路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激活物质是细菌的内毒素B. 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C. 旁路激活途径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 旁路激活途径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E. 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17.关于膜攻击复合物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是?A. 是三种补体激活途径共同的末端效应B. 其调节蛋白S蛋白具有阻碍MAC形成的作用C. MAC的作用机制是使细胞膜穿孔D. HRF、CD59能使细胞不受MAC攻击E. MAC由C5~9组成三.名词解释补体系统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包括30多种成分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 DAF)四.问答题1.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3.简述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第六章细胞因子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A. 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浆细胞 C.单核细胞D.成纤维细胞2.细胞因子不包括:A. 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 D.集落刺激因子E.干扰素3.关于IL-2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B. 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C. 能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D. 能增强NK细胞活性E. 抑制Th1细胞的分化4.能刺激红细胞前体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 IL-15.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B. 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C. 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D.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机体都是有利的E. 细胞因子包括IL、IFN、CSF、TNF和趋化性细胞因子6.能刺激未成熟T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 IL-11B. IL-4C. IL-7D. EPOE. GM-CSF7.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 B无MHC限制性 C生物学效应极强D在体内持续时间都很长 E作用具有多向性8.TNF-a主要是由哪种细胞产生?A. 单核/巨噬细胞B.静止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红细胞9.能以三聚体形式存在的细胞因子是:A. IFNB. M-CSFC. IL-12D. TNFE. IL-910.能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A. 单核因子11. 下列哪组细胞因子具有趋化作用?、IL-8、IL-3 、MCP 、MCP、IL-4 、IL-612. 可通过内分泌形式作用于远处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 IFNB. IL-2C. IL-4D. TNFE. IL-113. Th1细胞通过产生何种细胞因子抑制Th2细胞的活性?A. CSF14. 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细胞因子是A. IL-2B. IL-11C. IFN-γD. EPOE. M-CSF15. 具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称为:A. Interleukine B. thrombopoietin C. lymphotoxin D. chemokineE. erythropoietin16. 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是:A. TNF17. 关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B. 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C. 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D. 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E. 生物学效应强18. 介导炎症反应发生,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 IL-1【X型题】1. 下列哪些细胞因子具有下调免疫功能的作用?A. IL-102.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A. 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B. 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C. 与CKR结合后才发挥作用D. 具有高效性E. 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3.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A. IL-15B. IL-12C. IL-4D. IFNE. CSF4. 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对下述哪些疾病有治疗或预防价值?A. 感染性疾病B. 肿瘤C. 血小板减少症D. 超敏反应E. 自身免疫性疾病5. 细胞因子分泌的特点是:A. 多细胞来源,一种CK可由不同类型细胞产生B. 短暂的自限性分泌C. 以自分泌方式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D. 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E. 以内分泌方式作用于远处靶细胞6. sCKR的生物学功能是:A. 作为CK的转运蛋白,增加局部CK的浓度B. 作为膜受体的清除形式之一,使细胞对CK的反应性下降C. sCKR可与mCKR竞争性结合CK,下调CK的效应D. 高浓度sCKR可抑制相应CK的活性E. 低浓度sCKR可增强相应CK的活性7. 促进肝细胞产生急性期蛋白的细胞因子是:A. IL-18. 促炎症细胞因子包括:A. TNFB. IL-1C. IL-8D. IL-6E. IFN9. 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包括:A. 胞膜外区B.跨膜区C.稳定区D.胞浆区E.可变区二.填空题1.细胞因子可被分为、、、、、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