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沈渝
摘要:现代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建筑类型逐渐多样化,面对人们不断增
长的居住要求,建筑设计需要不断创新,满足人们对生活、文化和娱乐等多功能
要求。
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养成创新思维,在设计
合理性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就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培养进行探究,结合建筑行业发展需要进行设计,促使
建筑行业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想象力;创新思维;抽象思维
建筑设计是后续建筑活动有序开展的首要前提,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到整体建
筑质量。
而在当前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下不断衍生的新要求,需要建筑设计养成创
新思维,可以融入更多新颖、特色内容,创造出有别于其他建筑风格的建筑。
故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加强建筑设计师创新思维培养,在了解创新思维
特点基础上,提出合理措施落实到实处,在积累丰富实践经验中逐渐养成创新思维,可以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概述
创新是社会和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
是强调在现有事物认知基础上,通过多样思维方式加工提炼形成的特异性思维,
以此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设计要求。
就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来看,要求建筑设计师可
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在所学知识基础上,积累设计经验,通过多样化思维加
工设计,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设计。
此种设计方式相较于传统设计方式而言优势
更为突出,融合了更加突出的创新性特点,在深层次挖掘建筑潜在价值的同时,
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二、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点分析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相较于普通建筑而言具有别
样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越性
就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思维特点来看,超越性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对以往理
论和经验的超越,实现逻辑思维的重新建构和确认,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
由于创新思维的超越性,不仅仅是对事物认知的简单记录和反馈,而是对事物深
层次规律的挖掘,进而从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是建筑设计师创新思维所要具备
的一种能力,对于建筑设计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二)反思性
建筑设计过程较为复杂,很多过程都会有交叉、重叠的部分,而建筑设计创
新思维是对现有理论和经验的批判性加纳,并深层次反思和加工获得的结果。
对
现实生活的反思,需要建筑设计师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反复思考,积累经验后形成
新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对于自我能力的反思,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个人风格
色彩强烈的创新思维,对自身设计的产品经常性反思和改进,了解设计是否有所
创新。
(三)实践性
科研成果的价值发挥,取决于在实践中的应用,是不具备任何价值的。
建筑
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配套理论指导下秉持着实践性原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朝着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需要不断实践积累经验,有效培养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三、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
(一)选择差异化的设计模式
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秉承着创新原则,不断推动设计理念和设
计模式创新,通过简化和扭曲等形式,采用以往并不常见的设计形式,从而获得
应用到实践的可行性。
任何建筑设计,都需要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首要前提,
而不是盲目追求结构、外形的创新。
所以,建筑设计创新需要合理把控尺度,分
析是否有大量必备器具预留功能空间和使用者留住时间是否合理等问题,以便于
打造足够的创新空间,是培养古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
(二)遵循事物组合原则
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中,为了提升设计合理性,需要遵循相应的事物组合原则,分析事物潜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或是将不同层面事物集合在一起,替代某个
个体,加入到其他组合中,从而衍生出新的可能。
而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人类身心
发展特点和文化特点进行操作,遵循抽象层次操作原则。
(三)优化创新思维模式
在建筑设计思维创新中,其中有着很多创造性组合。
将不同的词汇重新排列
组合,掌握部分事物属性基础上,实现词汇转化成属性和关联不同的新语境。
诸如,在自然博物馆设计中,为了设计更具新颖的大门,将原有要素整合、简化,
可以将其设计为大口形状,实现原有属性改变。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筑
节能环保理念得到了大范围普及和推广,将原有建筑窗户形态简化,摒弃传统的
材料和装饰图样,依托于现代化技术来保证建筑美感。
更为关键的是,在建筑设
计创新思维中,依托于信息科技、环境控制和工程技术等要素的支持下,推动建
筑设计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如,将光纤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将自然光引
入到室内中,通过不同的组合与设计进行内部空间操作。
建筑组合具有自由性和
灵活性特点,是后续建筑创新设计的基础保障,打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图1 建筑透视设计
(四)设立新式建筑算法模型
建筑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到整体工程质量。
在建筑创新设计中,通过不
同程序控制生成,而选择的程序是否合理则取决于建筑设计人员自身素质能力。
从计算视角来分析,客观看待事物的潜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根据相应的操作程序
建立相应的建筑模型,可以辅助设计人员对事物认知和理解。
算法是对事物和行
为的说明,需要在各种规则指令中实现,即通过算法来表达建筑设计,优化整体
建筑设计过程。
从建筑设计思维角度来看,通过确定抽象概念,通过线性虚体或
是雕塑感等设计手法,实现建筑的后续表达,展现不一样的建筑内涵。
在建筑中,如果建筑本身的功能和周边配套设施相冲突,视觉上的冲突最为明显,为了避免
这一矛盾冲突问题出现,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创新方法来遮盖和解决。
而实现
这一目的,通常采用遮挡—三维空间限定方法实现。
建筑设计中,部分概念之间
存在不相容关系,根据标识功能空间序列判断是否需要遮挡不合理之处,以便于
提升建筑设计合理性。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现代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建筑设计师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自我,迎合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学习前沿理念和技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借鉴和
吸收他人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充分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提升建筑设计师的创
新思维,在提升设计合理性的同时,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对于现代建筑行业健康
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吴亚东.试论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可拓思维模式[J].绿色环保建材,2018,36(11):81-82.
[2]李旺深.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25):107-108.
[3]向金辉.结构建筑学——触发本体创新的建筑设计思维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8,13(01):45-46.
[4]王晓梦,郝永刚,郭佳茵,李泽涛,王崇宇,王佳惠.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
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规范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02):35-39.
[5]贾皓.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的研究[J].智能城市,2018,4(03):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