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参赛体会精品PPT课件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参赛体会精品PPT课件
收获经验!
这次参赛我最大的收获是对说课的再认识 和理解,如何才能把课说好,下面从三方面 谈谈我的见解:
(一)应弄清楚怎样说课,这是说课艺术 的基础
说清“教什么”;说清“怎样教”;说清 “为什么这样教”。
(二)应弄清楚如何才能把课说好,这是 说课艺术的体现
1.说课要突出一个“新”字 2.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 3.说课要讲究一个“说”字 4.说课要抓住一个“活”字 5.说课要选准一个“说法” 6.说课要斟酌一个“说点”
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在我 中途没信心的时候,朱校长鼓励我,重在参 与,目的是走出去学习别人的经验,成绩并 不重要。赛前,教务科组织了由学科主任、 资深教师和相关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听评小 组,进行了2次赛前说课模拟演练评议和帮 助指导,对我的参赛课件、说课稿内容给予 了严格审核把关。
感谢我们公共学科的老师对我无私的帮助! 虽然我获得只是二等奖,但我认为是集体的功 劳,许多老师对我的课件制作全程指导,从给 我带来说课技巧和视频了解学习说课开始,到 学习我校参加省市说课大赛老师的经验,到我 这次参加比赛,让我很骄傲的是我们学校对说 课的理解及经验总结和全国的几乎没有差距。 同时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7月份接受这个重任,到10月份参加比赛,从 准备材料→设计教学方案、制作课件→反复操 练说课,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煎熬,但也让我 获取了较好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及专业成长。 一路走来,感受颇多,我总的体会可归结为以 下几点:感谢支持!重在学习!收获经验!
感谢支持!
这次比赛作品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和相应教 学课件,并要求现场说课,面对这些难题,再 加上我计算机技术的欠缺,几经推翻重做,几 次修改,让我承受了不少压力,但最终在学校 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克服困难,顺 利完成了说课任务,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面对成绩,我充满了感激。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 到全国同行的专业水平,体会到“天外有天” 和“学有专精”,也学习到许多精彩的教学构 思,更为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先进 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 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启示,也为以后类似的 说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如给我印象深刻的南京的一位教师对新型 医学教学方法应用的讲解,像PBL法,即“以问 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的教学方法, 就是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或针对学 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 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 的在于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际,使学生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适合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 能,培养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情感是说好课的动力 1.说课要有激情 2.说课要有热情 3.说课要有良好的心境
最后, 我要再次感谢领导,让我能获得 走出去、开阔视野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反思、认识不足和提升自我。
谢谢大家!!
为更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 可以自由编辑,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learning and using, the courseware is freely edited after downloading
2012 参赛体会
2012年10月27~2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 哈尔滨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 业“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这次 比赛共有来自全国17个省份、58个单位、近 90名选手参加,我省共有五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比赛针对医药卫生类专业相关课程,通过 教学设计和现场说课, 探索以“五个对接”为 教学改革目标,融“教、学、做”于一体,具 有鲜明的“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 学特色的新型教学方法;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手段完成特定教学任务,促进信息技术在教 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还有CBS法(case based study,病例 导入式教学法),是根据PBL法原理设计以 病例为讨有关的基础和 临床知识,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处 理具体病例的能力。
还有我们甘肃省卫校的老师的说课中 紧密结合了护士资格考试和“三校生”内 容和辅导方法,引起我的重视,今后我们 也应该学习。
重在学习!
在比赛的观摩过程中,我深深感悟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说课 时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是这15分钟的精 彩凝聚了有些老师好长一段时间的准备,他 们魅力四射、创意无限,体现了多年来教学 经验的结晶。看着精美的课件制作,精心的 课程设计,我感慨这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绝非单凭一人努力的成果,在这背后一定有 一个优秀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