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预算理论汇总

公共预算理论汇总


公共选择理论
• 尼斯坎南模型描述了政治家和官僚在预算交易中的关系。 尼斯坎南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官僚一直在争取预算最 大化。预算越大,官僚效用越大,官僚们为了生存也会尽 量将预算最大化。第二,官僚通常能实现预算最大化。米 格和柏兰格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官僚最关心 的是自由裁量权;他们也指出,自由裁量的预算是以丰裕 的总预算资金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
• 由于中间投票人定理简单易用,该理论被经常用于预测和解释公共产 品的需求。但是,中间投票人定理也有其局限性:其一,中间投票 人定位不明。一般情况下,中间投票人是具有中等收入的投票人,但 是在收入和公共预算支出不是单调函数或者投票人不是单峰偏好的情 况下,中间收入者并不能代表中间投票人;其二,中间投票人模型只 适用于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的公共预算没有解释力,中间投票人 模型作为一个模型的解释范围太窄;其三,简单多数的投票规则可能 产生无效率的投票结果。在多维议案中,投票人可能根据自身边际利 益最大化做出损坏社会资源效率的投票;第四,在多数通过规则下, 看是民主,却容易产少数派利益被忽视的现象,出现民主的暴政。
理性预算理论
• 在理论基础层面来说,单纯用经济学理论来进行预算决策 研究似乎不太适合。原因有两个: 一是要使预算资金的 效用最大化,就要求在各种项目之间进行价值比较,可是 这些价值是缺乏可比性的; 二是预算决策是与政治斗争 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全面考虑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力量。
渐进预算理论
• 简介:渐进预算理论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当前最具影响力
谢谢观看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理性预算理论
• 问题:理性预算理论把预算过程的政治因素看作公共预算 缺乏效率的根源,试图用理性的预算分析取代政治过程, 增加了对预算信息的要求,改变了预算决策格局,进一步 激化了政治冲突。 • 除了经济基础饱受诟病以外,理性预算理论的人性假设也 遭到质疑。在现实生活当中,决策者的精力、知识、时间 是有限的,甚至注意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在诸多限制之 下是不可能作出最优决策的决策者只能在组织规章制度、 效率准则、组织认同等框架下作出决策。
渐进预算理论
• 问题:尽管有些学者发现渐进预算模型具备非常有效的预 测能力。但它一直受到不少理论家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 是在规范的渐进主义和实证检验上存在的分歧。如没有正 确解释描述性的数据,不能准确地描述预算决策的实际过 程。渐进的预算过程允许多元的利益主体参与预算决策, 但是却不能保证所有的利益都在预算结果的协商过程中发 挥同样的影响;还有质疑在前一年预算支出的基础上,通 过讨价还价而产生微小变化这样的预算过程是否是我们所 期望的。
• 问题:该理论的落脚点是预算的政策过程,实质上政策过程在预算
领域的应用。该理论产生于美国公共预算过程,目前只对美国公共预 算过程有很强的解释力,并没有得到普遍的验证。而且,该理论缺乏 基本的理论假设,有学者甚至否认预算过程理论作为一种理论的存在。
小结
• 在公共预算的主要理论中,渐进主义是最有发展空间的。公共选择学 者倾向于坚信公共选择模型是最好的,但实际上,中位人投票人定理 和尼斯坎南模型这两个代表性的公共选择理论模型已被证实对预算理 论的进一步发展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而理性预算理论与公共选择理 论一样是基于对预算者的理性假设,这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它将政 治过程看成是无效率的,试图回避政治过程,从而不能抓住公共预算 的政治性的一面。而在很大程度上,预算过程中的政治是公共预算的 本质所在。 • 至于鲁宾的政策过程预算模型, 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和解释 预算制度安排的理论框架,而制度安排对于解释预算过程进而预算结 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公共预算领域30多年的理论建构产生了 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其中,渐进主义、政策过程预算模型以及新兴的 新制度主义模型都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未来的公共预算理论应该 能在综合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公共预算理论
目录
• • • • • • 理性预算理论 渐进预算理论 间断均衡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政策过程理论 小结
理性预算理论
• 简介:理性预算理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在假设完全 理性的人性基础上提出来的,植根于效用最大化和边际效 用相等。具体的决策过程可以总结为:首先理解各种可接 受的价值和制定决策目标,搜集信息,寻求实现目标的手 段,制定决策方案,然后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衡量每一个方 案,最后选择出最优方案。 • 当时理性主义风靡整个学术界,似乎只要专家琢磨出一套 精细的模型,预算决策就可以抛开政治家,一劳永逸地精 确计算预算分配额。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政府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决策技术和工具来辅助决策,还 增设了信息分析机构来帮助预算机构搜集和分析数据,这 大大提高了政府进行理性计算和决策的能力。
渐进预算理论
• 渐进预算模式的客观基础是由于预算的复杂性,而预算的复杂性根植 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剧增,政府管理 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政府预算项目也就急剧膨胀。 • 在这些预算项目中,一方面由于内容不同而鲜有可比性,另一方面新 项目又没有历史经验座位参考以衡量其效率。为了应对这种预算的复 杂性,政府必须创立相应的机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为了避免政 府机构“狮子大开口”,故意夸大自己的预算申请额,审批机构几乎 都会削减政府机构提出的预算申请额,因此,在给定这些预算削减因 素下,政府部门最好的策略就是选择“虚报预算”,以避免预算削减 后入不敷出。在这里就形成了一对政治策略均衡:政府部门虚报预算 和审批部门削减预算。 • 但政府部门的预算申请额也不能无限虚报,否则审批机构会产生不信 任感,在审查预算草案之前会将其预算大幅度地压缩。因此,政府部 门必须尽力使他们提交的预算申请比较接近最终能够通过的预算案。
政策过程理论
• 简介:由于对渐进主义预算模型和公共选择的预算模型不满,一些理
论家开始从政策过程的角度来解释预算过程与结果。这一理论的代表 人物当数鲁宾。鲁宾的公共预算模型是一个将宏观预算与微观预算结 合在一起的预算模型,它不仅研究预算行动者,而且研究预算过程和 环境对于预算决策的影响。在这个预算模型中,预算被分成收入、过 程、支出、平衡和执行这5个相互独立而又前后相继的决策束。在每 个决策束中,单个预算行动者的策略、预算过程和预算环境这些因素 对预算结果的影响都需要考虑。
间断均衡理论
•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乔丹进一步发现了预算间断程度是存在差 异的,不同的政策类型的预算支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预算间断。 • 如由于中产阶级更偏好于非配置性项目,即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项 目,如公园、图书馆等,地方官员为了留住中产阶级而保持了非配置 性项目议程的稳定,因此非配置项目支出的间断程度要比配置性项 目支出要低,更加稳定和渐进。 • 公民和政府关系和谐、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的州,其决策成本、交易成 本较低,因此这些州的预算间断程度比较低。对公众的意见回应性强 的政府预算,其间断程度比回应性弱的政府预算要低,因为 政 府 的 决 策 空 间 更 小,要 改 变 原 有 的 预 算 水 平 比 较 困 难。权利性 支出由于受相关政策的保护,预算变化相当稳定,其间断程度比非权 利性支出的间断程度要低。 • 利益集团的性质也会对预算的间断程度产生影响,利益集团越分散、 势力越单薄,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就越有限,不能与政府进行强有力的 讨价还价保护所偏好的项目,因此此类预算的间断程度会越高。
间断均衡理论
• 问题:间断均衡预算理论在解释性和预测性方面所面临的 挑战是不容忽视的。一直都没有被认真地检验,在解释性 研究层面和理论模型建构方面都没有太大的突破。间断均 衡理论是建立在剧变和微变的观察基础上的,预算变化分 布的假设检验支持了间断均衡模式的存在,但是过于侧重 描述性研究,而缺乏深入的解释性研究,因此出现间断均 衡的预算变化的因果链条始终不能给出清晰的答案。
的预算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芬劳和瓦尔达沃斯基。该理论认为: 预算的做出是渐进的,而不是全面的。一个简单的智慧是,支出机构 决不会在每个预算年度里根据现有项目的价值和替代项目的价值来积 极地评估所有的方案。相反地,支出机构的预算要求都是建立在上一 年的预算基础之上,并特别关注边际上的增加和减少。 • 渐进式预算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认为决策者的智力有限、资源(如时 间和精力)有限,故鲜有决策者有能力收集到全面完整的资讯,况且 针对特定的问题,决策者不可能列举出所有可能的选择方案、衡量出 每一方案的利弊得失并进行理性的取舍,因此往往会以现行基数为决 策的出发点,适当做出边际(增加或减少)变动,以减轻思维计算的负 担,缩小争辩冲突的范围。我国预算单位长期以来所采用的基数加增 长的编制方法即来源于此种认识。
间断均衡理论
• 简介:间断均衡理论最初是由古生物学家古尔德提出来的,认为生
物进化符合自然无跃进式突变的模式,后 来 由 英 国 经 济 学 家 马 歇 尔 引入到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当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鲍 姆伽斯特和琼斯吸取认知心理学的注意力分析、政治学的集团理论、 政策科学的议程政治等理论的精髓,把间断均衡理论运用到预算决策 的研究中。他们仔细研究那些渐进主义理论无法解释的突变,力图涵 盖所有的预算变动,包括频繁的小变动和偶然的大变动 。 • 通过已有研究发现,间断均衡理论拥有良好的解释力。学者逐步把关 注点从预算渐进变化转移到间断变化上,不再回避预算突变,不再草 率地把它归因为外生变量的随机冲击,而是开始仔细地研究每一个预 算变化。
公共选择理论
• 公共选择的理论家创建的两个最重要的预算模型是,中位 投票人模型和尼斯坎南的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前者是一 个关于公共产品需求的模型,后者是一个供给的模型。 • 中间投票人理论认为,在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按 照简单多数的投票规则,投票的结果必然是中间投票人所 偏好的结果。该定理指出,在简单多数的规则之下,中位 投票人的偏好决定了公共产品的均衡产出水平。可见,在 中位投票人理论中,预算决策就被转化为中位投票人的效 用最大化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