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初中的绿色通道
小升初的顺利过渡
四年一个轮回,送走了一届长大懂事的学生,又迎来一批可爱幼稚的孩子。
人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个阶段,面临很多次转折,而小升初,则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关键转折点,最重要的阶段。
刚入幼儿园时,很多孩子因为不适应会哭闹,然而,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不再用哭闹来反抗,而是换成了“苦恼”,这种苦恼,有些无奈,可能走进初中校门之前还有些期盼,随着入校后种种的变化,他们就会深刻体会到压力、繁忙甚至手足无措。
那么怎样缓解孩子的压力感,让他们尽快适应这种生活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一、细节关注,创设过渡的氛围。
小学老师就像保姆,学生虽然对他们的苦口婆心早就产生了厌倦,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依赖;进了初中,老师定时进教室,听不见老师的唠叨,他们会觉得没有了安全感。
所以,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他们会特别想念小学的老师。
为了不让学生把我们拒于千里之外,我会更加关注细节。
比如多关注孩子身上的优点,关心他们的生活细节体育课后提醒孩子不要着凉,上课时提醒他们用心听课,学会反思,多说表扬的话,这样即使偶尔批评他们一次,他们也会理解,感觉到亲切,同时有了安全感。
这样做是给学生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初中的老师也是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人,像妈妈,甚至是当作比妈妈更能理解自己又会教书的亲人。
细节的关注往往会让被关注的人对我们产
生好感,使得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生硬的学习关系,而是和谐的朋友关系,从而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
二、分析不同,让学生主动寻找方法。
每接一届初一,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感觉到力不从心,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慢慢地便开始抵触,应付作业。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单独找学生谈话,而是利用下午上课前的十分钟,和学生谈一个话题,就是分析初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他们说了很多,比如科目增多、每科都是很重要的学科、需要学会自己主动学习、家庭作业种类数量都多了等等,说完后我们一项项分析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会很理解甚至同情的告诉他们,学习本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很多是事情都是苦尽甘来,面对这件痛苦的工作,当你无法选择逃避时,与其每天愁眉苦脸的度过,不如每天高高兴兴的面对,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不再有情绪了。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困难,缓解压力,释放自己不满的情绪,这样一来,他们的抱怨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学习指导,让学生轻松应对
小学老师虽然教会了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但更多的是模仿,忽略了学习习惯,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加上小学考察科目较少,模仿式教学,大量重复的练习确实提高了孩子的成绩。
但是升入初中,科目突然增多,考试科目增加,如何引导他们去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多加指导。
1、有序学习
很多孩子学习吃力的原因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没有次序,拿起语文想数学,拿起数学想英语,结果弄得自己心里乱糟糟的,最后都不能按时完成。
刚开始我指导学生建立一个小本子,每天把学习任务列一下,做完一项划掉一项,这样就把大的任务切割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每划掉一项就会有成就感,心里也不再有慌乱的感觉。
2、独立复习
作为班主任,指导学生养成独立复习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俗话说上了初中以后,学生在家有很多时间要用来学习,如果不能学会独立复习,学生则学不会主动学习。
我先跟每个学科的老师进行了沟通,然后组织了一次各科老师讲独立复习方法座谈会,然后再把这些方法都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和家长,通过方法指导,很多学生慢慢学会了独立复习的方法,学习热情也高涨了。
3、统筹安排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一进校门往往有一种焦虑感,感觉到这一天要面对的事情有很多,而且是千篇一律,总是那些枯燥无味的事情。
所以,教会学生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我会安排学生先熟悉课程表,在课程表上把自己喜欢的科目和不喜欢的科目用不同的笔划一下,喜欢的用红色,不喜欢的用蓝色,提前一天晚上看好,如果有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就提前进行预习,早晨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的课程看一下,做好心理准备,上课前再把预习的内容回忆一下,坚持下去,很快就能把蓝线条变成红线条。
4、错题整理
建立错题本,应该是学好数学学科非常重要的环节。
入班的那一天,我给学生欣赏了以往各届学生保留下来的错题集,在他们表现出羡慕的那一刻,我告诉他们你们也能象他们一样成为学霸,但要成为学霸必须做好一件事:用心整理。
我让他们买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纸质很好的、横格很宽的,起初我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整理,然后鼓励他们自己整理,我会经常选出整理比较好的错题本在班里展示,教他们如何选择有价值的错题,如何进行更好的分析。
为了让学生尽快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我充分利用复习课帮他们把易错的题、重要的题整理出来,时间长了,学生们慢慢体会到整理错题的好处,也就会主动去整理。
四、建立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1、建立和谐的班风
和谐的班风非常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最单纯的学段,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同学情、师生情是纯洁深厚的。
进入初中,同学之间大都互不认识,尽快建立新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
尽快形成和谐班风就要多搞集体活动。
比如主题班会,开学两个月,我举行了《让你认识我》《说说我的苦恼》《永恒的爱-感恩》等一系列主题班会,我还抓住军训、运动会等机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和学生之间沟通。
让他们从心里喜欢这个班级,真正做到班级以我为荣,我以班级为荣。
2.小组捆绑评价
班级管理中,我一直使用小组捆绑评价模式,和学生一起讨论建
立小组评价制度,有利于学生自觉接受并执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助,能够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风,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促使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换位思考,走进学生心灵
进入初中以后,同学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
或是与同学、老师之间发生些小矛盾,或是成绩出现与小学较大的反差等等。
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学生在初中的生活与学习。
有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一蹶不振。
遇到问题,我教给孩子们自我调节的方法,让他们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
平日里多跟家长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换位思考,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我会郑重的告诉他们:老师会站在你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我希望你们也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于是每当学生之间发生摩擦,我会引导他们换位:如果我是你,会怎样,慢慢地矛盾得到了化解,问题得到了解决。
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的兴趣、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情感、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等途径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然而,小升初的孩子毕竟是天真的,很多问题自己并不是能解决的,为了更好地为孩子为家长解决问题,建立一个家长QQ群、微信群以便平时的交流,我给群起的名字叫做“幸福爸妈”,我的群名片是“静心等待每一朵花开放”,这些细节其目的是想告诉家长不管自己孩子如何,都不能轻言放弃。
让家校共同为孩子打开初中的绿色通道,完成小升初的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