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刘莉)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刘莉)


课程是一个有组织的架构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更新,课程结构、内容的调整 和完善,幼儿活动状况观察评价及分析,幼儿活动形式与方法调整、创新,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幼儿园环境的改变和利用等等。
幼儿园进行课程建设更为重要
儿童发展 差异性
园所文化
地方特色
儿童 学习特点
选择使用
局部调整
走班特色课程
走班特色课程
04
建构园本课程的思考
怎样在核心理念下构建完整课程 实现儿童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为谁而开? 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宜和有效的呢?
如何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
幼儿园课程为谁而开?
“教育是生长,是守望,是回归朴素的源头和 本质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时,我们一定要确立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定位,充 分关注幼儿个体的兴趣需要,支持促进每个幼儿在 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幼儿营造和提供滋养心灵的 环境,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所需的关键经验,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儿 童回归自然和真实的社会,为儿童的生命之泉注入 新鲜水流。
特色课程
(趣味手工课程)
以幼儿为主的 多样课程
游戏课程
(大畅游活动 区角游戏)
辅助课程
(生活、运动、家园)
(3.0版本的课程)
艺术园本特色课程
享受艺术的快乐
趣味手工
班级手工特色 走班特色活动 混龄区角畅游 手工专项活动
趣味撕纸 黄河泥塑 彩纸绘画 艺术雪花泥 快乐折纸
班班有特色
快乐涂鸦 民间剪纸 废物利用DIY 艺术贴画 环保手工
考基虑本“理四念” 个点
(三)基于幼儿园的园所现状——发展所需
幼儿园所具有的现状、背景是园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园所的状态不 同,幼儿的发展需求不同,课程构建的基点也不同。
考基虑本“理四念” 个点
(四)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要求
只有在当代视野之下审视课程,解读课程,才能保持课程的生命力,更 新课程的发展理念,赋予课程以时代精神,使课程发展保持昂扬的态势 和较高的水平。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断研究,持续 探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修订,根据不同时期研究和实践的特点来 界定课程培养目标,体现出幼儿园不同时期对幼儿和教育的要求。
(四)精炼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的优化。
活动前的审议
对课程主题的审议 对课程目标的审议 对课程内容的审议
活动后的审议
分析评估课程实施情况 修改、完善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
(确定新一轮目标)
艺术园本课程编制的过程
评价
确定目标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统合学习 经验与内容
选择学习内容
•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园本课程”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通过课程园本化的实践过程确立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体 系,这是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实质。
课程园本化的基本特点?
(1)课程园本化是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发展过程。 即是幼儿园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过程,幼儿园 课程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决策不断走向民主 化的过程 (2)课程园本化有基本的方向性依据。 (3)课程园本化是以“幼儿园为本”的,即以幼儿园为 基础、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幼儿园为整体的实施与开发的 过程。 (4)课程园本化的目的在于满足本园和幼儿发展的需要, 使课程更加适合本园的教育对象,与本园的实际情况、幼 儿发展的需求相符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立德树人”
“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 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 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 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 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 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 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 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 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 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 动、创造性劳动。”
课程方案是一个行动路线图,是一个可能的课程, 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修正和改造。
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就是将一个或多个普适性课 程园本化的过程。
什么是课程的园本化?
课程园本化是指幼儿园组织及其成员,根据国 家或地方政府关于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与幼儿园 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教育 资源所进行的课程选择、课程生成、课程重组的相 关研究与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园课 程规范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的运作过程。
板块建设
园本化
区域不同 整体建设
课程建设一直在路上
02
艺术园本课程的起源

校园文化建设
二阶段文—化—定位规:划艺状文态化下的建设
核心理念:舞动多彩世界 描画美好童心 办学目标:艺术校园 成长乐园 幸福家园 办园宗旨:尊重生命,关注心灵成长,给孩子一个快 乐美好的童年。 管理理念:享受尊重 自主管理
特色选项:幼儿艺术教育 特色理念:享受艺术快乐 特色内容:“幼儿趣味手工”和“幼儿音乐舞蹈”
(1.0版本的课程)
集教活动为主
音乐教学活动 舞蹈教学活动 美术教学活动
大型活动组织
校园文化艺术节 师幼书画展(义卖)
幼儿童话剧 家园亲子活动。。。
1.如何建构幼儿园艺术教育园本课程的结构框架,实现科学而有效 的园本课程建设?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教学的教学内 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卢乐山,1991)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中幼儿的全部活动或经验”(王月 媛,1995)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 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冯晓霞,1997)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与教师 指导下,为达到幼儿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程序的学习活动” (傅淳,1997)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证幼儿获 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李季湄,1997)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和 一般能力获得 过程取向
儿童经验 启发、诱导 个别、小组
过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的教育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教育方法 组织形式 课程评价
强调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和 儿童对学业知识技能的获得
结果取向 知识逻辑 传递、灌输 小组、集体
目标评价
什么是幼儿园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相对与普适课程的一种课程方案。是幼儿园 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编制的适合自己幼儿园的课程。
泸州市龙腾路幼儿园 刘 莉
园本课程建设的认识 “艺术园本课程” 的起源 “艺术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 园本课程建设的思考
01
园本课程建设的认识
课程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朱熹《朱子全书》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新西兰幼教大纲对课程的定义:在促进儿童学习和发 展的专门机构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活 动或事件的总和。 第六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认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课程文化是课程的轴心;课程文化自觉是课程文化的 靶心。 斯波代客:课程应该超越儿童发展,因为人们的文化 价值决定了什么才是儿童应该知道的和教师应该教的, 教师不仅要跟随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还要选择那些应 该培训的兴趣,并使儿童产生兴趣。
(五)发挥家园、社区作用,拓展幼儿艺术教育园本课程实施渠道 。
• 国家级课题:
• 《幼儿艺术教育特色建设实践研究》
•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整合策略研究》
• 市级课题:

《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幼儿艺术教育园本课程实践研究》
• 每位教师的微型课题:

围绕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而开展。

时间、人员、形式、比例……
(二)实行民主管理,追求课程的“园本化”
• 教研自主权——“小专题研讨”形成课程内容。 • 教学自主权——进行园本课程的调整与修改。 • 弹性处理权——给教师留下20%的生成空间。
(三)三项活动,寻求“园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班级特色活动
艺术专项活动
混龄区角活动
(四)“幼儿园艺术教育园本课程”评价
基本理念
一日生活皆教育! 游戏、学习、生活的整合 游戏中学习,学习游戏化 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儿童本位的课程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一是根据《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教育目标,制订 园本的核心素养图谱,并作为课程开设的重要依据,指导 分段目标的确定、具体素材的选择等,给幼儿提供适合其 发展的经验;
2.如何在课程管理转型中走“园本化”之路,体现以人为本、以学 定教?
3.如何拓展艺术教育的内涵,将幼儿艺术教育特色拓展渗透到幼儿 园各项工作中,实现校园特色的整体优化?
03
艺术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
(2.0版本的课程)
(一)建立课程管理的三级研究组织 (二)园校合作,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一)《指南》引领,构建“幼儿园艺术教育园本课程”纲要。 (二)建构“幼儿园艺术教育园本课程”目标体系。
二是参考研究,认识和理清课程结构,主要是结合本 园幼儿的成长特点来安排适合幼儿参与和感兴趣的活动,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对幼儿成长起到支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