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摘要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金融企业比一般企业资产规模大、收益稳定,更由于行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金融企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力大。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我国还可以象其他金融发达国家一样制定金融专属会计准则。
本文主要针对金融会计与传统会计不同的发展背景,机遇和挑战,从他们之间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财务报表之间的差别为方向结合所学会计知识进行比较,以对他们做出更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国民经济;传统会计Analysi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the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accountingABSTRACTFinancial sector will affect the situa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a whole is in the position,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with optimal capital allocation and regulation, reflection, supervision and the economy.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enterprise than average enterprise asset size, income stability, more because industry itself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financial enterprises in the special position of overall economic influence. With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China can also be the same as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formulation of financial proprietary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rom the accounting elements between them,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ccounting measurem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direction of accounting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the study were compared to their made with full understanding.KEY WORDS: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National economy;Traditional accounting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金融企业会计与传统企业会计的概述 (1)1.1 金融企业会计概述 (1)1.2 传统企业会计概述 (2)2 金融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要素之比较 (4)2.1 资产 (4)2.2 负债 (4)2.3 所有者权益 (5)2.4 收入 (5)2.5 成本费用 (6)2.6 利润 (7)3 金融会计与传统会计确认之比较 (7)3.1 资产、负债确认比较 (7)3.2 收入、费用确认比较 (8)4 金融会计与传统会计计量比较 (8)4.1 资产、负债计量比较 (8)4.2 收入、费用计量比 (9)5 金融会计与传统会计财务报表之比较 (10)5.1 资产负债表 (10)5.2利润表 (11)5.3现金流量表 (11)结束语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2001年11月财政部颁发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
新制度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制度于一体,在对会计处理的规定上有了新的突破,更加注意了金融企业的风险问题,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较多的运用。
虽然财政部规定新制度仅仅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而保险公司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也就是目前尚无保险公司必需执行该制度,但财政部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新制度。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打破了所有制和行业的界限,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和小规模企业将分别制定会计制度。
我国的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恢复,但发展势头很快,而金融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还相对落后。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业已颁布,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我国还可以象其他金融发达国家一样制定金融专属会计准则。
因此,有必要对金融会计与一般企业会计作一比较。
1 金融企业会计与传统企业会计的概述1.1 金融企业会计概述金融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经营者及有关方面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以金融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分类,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等。
金融企业具有一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金融企业会计也有其不同于其他企业会计的特点。
金融企业的特点以银行为例说明金融企业的特点。
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经济机构,其主要经济活动是运用货币这一特殊形式,筹集、融通和分配资金。
银行经营的基本业务活动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储蓄、转账结算、现金收付、经理国库、票据贴现、金银行外汇买卖、信托租赁等。
银行经营的业务,绝大部分是货币资金的收、付或返回,即货币资金运动。
它既没有工、农、商等企业的经营资金循环周期的内容,也不同于预算单位资金收、支、领、报的单一货币收付工程。
在工、农、商等产业部门,各企业从事的经营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往往是分离的,如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由生产部门负债,财务活动则由财会部门负债。
而银行不同,由于它的经营对象本身就是货币,各项业务活动的直接结果大部分是引起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因而银行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财务活动。
金融企业会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上方面:(1)利息收支的核算。
利息收支是金融企业业务的重要内容,在会计核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企业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种类存款、货款,按期计算的利息收支。
(2)手续费收支的核算。
手段费收持是金融企业为办理金融业务发生的,企业应收支两条线的核算原则分别进行核算,不得将手续费收入直接低作支出。
有特殊规定的也庆先入账,再分别按有关规定提取使用。
(3)备抵性准备的核算。
备抵性包括坏账准备、贷款呆账准备和投资风险准备。
坏账准备指按就上利息、应收保费和应收分保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贷款呆账准备是指金融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是取的准备;投资风险准备是指金融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按长期投资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风险准备。
1.2 传统企业会计概述我国传统行业有很多,传统行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
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
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纺织、钢铁、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
现在以工业行业为例。
工业会计是以工业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
工业企业是生产与销售工业产品为盈利手段,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种种渠道筹集所需资金,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因此,筹资业务的核算是工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将筹集的资金投放于一定的用途(即投资),为生产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投资业务的核算也是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都是为产品生产与销售服务的;因此,生产经营业务的核算应是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内容。
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供应、生产与销售三个过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购买生产产品所需的材料,支付采购费用,并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为了生产这些产品,又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
为了确定企业生产与销售产品的经营成果,要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产品的种类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按照销售合同的规定,出售产品,向客户收取货款。
这些债款包括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在销售过程的发生的销售费用和按照国家规定缴纳销售税金。
将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与销售收入对比,可以确定企业中经营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即利润或亏损。
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首先要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要按照有关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然后再对企业所有者进行分配。
这些也是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生产经营业务的核算应是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内容。
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供应、生产与销售三个过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购买生产产品所需的材料,支付采购费用,并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为了生产这些产品,又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
为了确定企业生产与销售产品的经营成果,要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产品的种类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按照销售合同的规定,出售产品,向客户收取货款。
这些债款包括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在销售过程的发生的销售费用和按照国家规定缴纳销售税金。
将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与销售收入对比,可以确定企业中经营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即利润或亏损。
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首先要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要按照有关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然后再对企业所有者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