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1《季风水田农业》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1《季风水田农业》word教学设计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3.2.1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2、掌握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原因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涉及的是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之季风水田农业。

教材通过图文结合,展示了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并总结归纳了其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补充其形成各特点的原因及可采取的措施。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
1、重点
(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2)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原因和措施。

2、难点
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一)课程导入(2′)
前面,我们学习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具体来学习4种农业地域类型。

因为在世界粮食生产中,亚洲的水稻生产占用重要的地位。

水稻种植业包括了我国南广大的水稻种植区,能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所以我们首先来学习水稻种植业,也就是季风水田农业。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7-48,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5′)
1、读图3.11,完成读图思考题。

(6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学生通过读图思考,分析出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提高其地理基本技能。

2、试分析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原因和措施。

(9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学生依据课本已有的特点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并思考针对这样的特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小组讨论(5′)
1、图3.11中四幅图分别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2、面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几方面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四)展示交流(12′)
展示时应合理划分问题,避免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包揽所有题目,另外,尽量保证机会
均等,每个小组一节课就回答一次问题为好,对于特别积极的小组予以表扬,但要向其提议把机会让给其他还没有回答问题的小组。

通过这个环节,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了,还不能解决的,教师作为精讲内容进行讲解,并视情况适当延伸问题。

1、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雨热同期;
地形:平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
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土壤: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条件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市场:市场广阔,需求量大;
生产习惯: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粮食偏好:人们的主要粮食。

2、特点: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水利工程量大。

原因:略。

措施:适度规模经营;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五)拓展练习(5′)
《新坐标》P36【随堂双基练习】1-3题。

(六)课后作业
新坐标
四、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