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空肠管的应用PPT课件
边撤管边送导丝直至顺畅 • 5、腹部平片
18
判断金标准
鼻空肠管置管X线评分标准
编 评分项 号
分值
1 “C”形
1分
2
“C”形高度 >2个椎体
4分
1-2个椎体
2分
3 管头位于胃轮廓之外
3分
4 显示十二指肠空肠曲
4分
备 置管是否成功,从以上4个考核项综合评分,总分≥5分判定置管成功 注:
19
20
21
• 7、置管长度身高-60cm,即置管长度,置管成功后固定导管。
16
操作流程
• 8、进行腹平片检查,通过空肠管金标准判断是否在空肠内。 • 9、拔出导丝,一手固定空肠管,一手轻轻转动导管末端导丝,动作轻柔缓慢,避免速
度过快导致肠痉挛和导管脱出,拔导丝过程中观察导丝有无折痕,可增加判断依据。
17
管道位置确认
12
物品准备
• 1、空肠营养管 • 4、橡胶手套 • 7、生理盐水 • 9、鼻贴、标识 • 11、隔离衣
2、胃复安
3、换药包
5、治疗巾
6、听诊器
8、50毫升注射器
10、无菌纱布
13
置管深度及管道位置确认
• 1、正常成人:胃部45-55cm
•
幽门:65-75cm
•
十二指肠:85-100cm
•
空肠:>100cm
15
操作流程
• 5、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与床面呈90°,改变手法,使鼻肠管与鼻腔呈90°下压式进管, 动作轻柔,继续缓慢置入,遇到阻力,使导管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暴力操作,随着胃 肠蠕动及患者呼吸进管。
• 6、推送至75-80cm时,再次验证,通过向官腔内打入10ml气体,等待10s后,回抽是 否有阻力和胃液,如无胃液,回抽有阻力说明已通过胃底,进入幽门。(也可通过试纸 判断)继续推进至90cm,再次验证。成功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23
护理及预防
• 1、常规护理 • 1)喂养前后查看刻度,检查导管是否在合适的位置,如有脱管现象需及时调整 • 2)每次喂养或用药前后均用>20ml温水冲管,每4小时常规冲洗一次。 • 3)营养液与药液分开输注,输注后注意冲管。 • 2、预防堵管 • 1) 冲管时可用小容量注射器(5ml-10m)行脉冲式冲管,可有效冲洗挂壁营养液。
6
鼻空肠管益处
• 1、可以早期快速达到目标营养量。 • 2、防止反流误吸、减少肺感染。 • 3、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7
8
9
10
11
空肠管置管方法
• 胃肠蠕动法盲查技术 • 1、主动置管过幽门。 • 2、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 3、床边即可盲插置管,无需其他科室。 • 4、费用低。
• 2、一般重症患者:十二指肠水平部以上:105-120cm以上
• 3、胰腺炎、呕吐、易反流患者:空肠:110-120cm以上
• 4、不宜超过130cm,易引起堵管、腹泻、增加置管难度。
14
操作流程
• 1、置管前承认静脉注射胃复安10-20mg(儿童0.1mg/g),静脉注射等待3-5分钟, 肌肉注射等待10-20分钟,以促进肠蠕动。
3
导读
• ASPEN指南要求重症病人在入ICU24-48h内开始早期肠内营养,并在随后的72h内达 到目标量,但重症病人由于医护操作、置管困难、喂养不耐受等原因,早期EN会被频繁 中断,且未及时重新启动,难以早日达标。
• 研究报道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实际喂养量仅达目标量20.7%-58%,伟阳不足普遍存在, 喂养不足时导致重症患者医源性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早期EN喂养中断越频繁,营养不 良的风险越高、预后越差。
• 2、检查导管、将管用适量盐水浸泡,向管腔内注入5-10ml生理盐水润滑管腔后排空。
• 3、太高床头,一般患者抬高床头30-45°,必要时右侧卧位,以便于置管。
• 4、同鼻饲法置管50-60cm后,验证导管是否在胃内。验证成功后,胃内注入150200ml空气。以利于胃部充盈,胃壁皱褶变浅,便于操作,并暴露幽门。
• 但重症患者年龄较大,病情危重,且意识障碍的患者多,因此患者大多存在吞咽困难, 极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延迟康复。
• 空肠管能够有效避免误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是目前重症ICU普遍采用的肠内营养途径。
• 鼻空肠管能够有效降低危重患者反流及误吸风险的发生,减少吸入性肺炎及窒息,能够 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漫漫“肠”路
鼻空肠管的应用
神经内科:李丽飞
1
目录
• 1、肠内营养的定义、原则、发展情况 • 2、鼻空肠管的定义、分类、解剖位 • 3、鼻空肠管的目的 • 4、鼻空肠管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 5、操作步骤
2
前言
•
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应激及高代谢状态,机体需要消耗较高的能量,因此营养支
持是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满足患者对营养的需要。
• 1.听诊法 • 气过水音最强点的变化:左上腹(胃)、右腹(幽门)、左下腹(十二指肠/空肠) • 2、吸引法: • 回抽消化液观察颜色及PH值(注意药物影响) • 3、真空实验: • 注入空气顺畅,回抽负压,注入10ml水,回抽液<5ml,提示已过幽门 • 4、导丝回抽实验: • 置管时感受导丝回弹阻力,判断是否弯曲,置管后重置导丝,如有阻力表示在胃内盘曲,
4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
• 定义: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为机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 其它各种营养素。
• 原则: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应首选肠内营养。
•“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就应用它!”
5
鼻空肠管的定义
通过留置的鼻、空肠管将机体代 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 养素输入肠道的营养支持方式。
判断标准解读
• 管头端位置: • 肠管头位置在胃轮廓之外,既可以从侧面证实肠管已经通过胃部到达肠部。 • 十二指肠空肠曲: • 屈氏韧带时外科界定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点,在这个相对固定的相接处形成了一个弯
曲,成为十二指肠空肠曲。
22
判断标准解读
• 十二指肠上部走形: • 根据X光片数据库整体看,可分为幽门外型和幽门内型两种走形, • 幽门外型置管难度系数较小且判定容易, • 幽门内型置管难度系数较高且判定有一定难度。
2)入喂养间隔较少,如大于6小时,可用5%碳酸氢钠封管,下次喂养前冲管即可。 3)尽管通过胃管给药,如需经肠输注,输注前后需冲洗干净,以免与营养液混合形 成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