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5份合集】2020-2021年常州市某达标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数学试题

【精选5份合集】2020-2021年常州市某达标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不等式6﹣4x≥3x﹣8的非负整数解为()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移项得,﹣4x﹣3x≥﹣8﹣6,合并同类项得,﹣7x≥﹣14,系数化为1得,x≤1.故其非负整数解为:0,1,1,共3个.故选B.2.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DF的是()A.∠A+∠2=180°B.∠1=∠A C.∠1=∠4 D.∠A=∠3【答案】B【解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容易得出结论.【详解】A选项:∵∠2+∠A=180°,∴AB∥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选项:∵∠1=∠A,∴AC∥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不能证出AB∥DF;C选项:∵∠1=∠4,∴AB∥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选项:∵∠A=∠3,∴AB∥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3.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直观地介绍空气各成分的百分比,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A.扇形图B.直方图C.条形图D.折线图【答案】A【解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频数分布直方图,清楚显示在各个不同区间内取值,各组频数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要求直观反映空气的组成情况,即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扇形统计图.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各自的特点.掌握它们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互补关系的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为180︒判定即可.【详解】解:A.∠1与∠2是互补关系,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与∠2是互补关系,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由对顶角的定义可知∠1与∠2是对顶角,不一定具有互补关系,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1+∠2=180°,即∠1与∠2是互补关系,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的定义、邻补角、对顶角、平行线的性质,熟记补角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为止,在这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开始沿A B C D∆的面积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个过程中,APDA.B.C.D.【答案】C【解析】根据点P的运动过程可知:APD∆的底边为AD,而且AD始终不变,点P到直线AD的距离为APD∆的高,根据高的变化即可判断S与t的函数图象.【详解】解:设点P到直线AD的距离为h,APD∴∆的面积为:1·2S AD h =,当P在线段AB运动时,此时h不断增大,S也不端增大当P在线段BC上运动时,此时h不变,S也不变,当P在线段CD上运动时,此时h不断减小,S不断减少,又因为匀速行驶且CD AB>,所以在线段CD上运动的时间大于在线段AB上运动的时间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P到直线AD的距离来判断s与t的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6.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4a<4b B.a+4<b+4 C.a﹣4<b﹣4 D.﹣4a<﹣4b【答案】D【解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a<b,∴4a<4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b,∴a+4<b+4,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a<b,∴a﹣4<b﹣4,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a<b,∴﹣4a>﹣4b,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7.若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1,则a必满足()A.a<﹣1 B.a>﹣1 C.a<0 D.a<1【答案】A【解析】由已知不等式的解集,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即可确定出a的范围.【详解】∵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1,∴a+1<0,解得:a<−1.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的解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8.不等式组5243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3B .﹣2C .0D .1 【答案】B【解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5243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 >﹣3,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1,∴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9.在0、2212 3.14160.2380.373773777373π-、、、、、(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这十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答案】D【解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0、2212 3.14160.23873-、、、、0.3737737773π、(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是无理数,∴无理数的个数有4个.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定义,掌握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直线a ∥b ,∠1=120°,∠2=40°,则∠3等于( )A.60°B.70°C.80°D.9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图,∵a∥b,∴∠1=∠4=120°,∵∠4=∠2+∠3,而∠2=40°,∴120°=40°+∠3,∴∠3=80°.故选C.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二、填空题题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3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____.【答案】1.【解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的特征计算.【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根据题意得:110°•(n-2)=3×360°解得n=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外角的特征.求多边形的边数,可以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1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答案】相交或平行【解析】根据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知.【详解】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有2种位置关系,它们是相交或平行.故答案为相交或平行【点睛】本题是基础题型,主要考查了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13.已知1{8xy==-是方程31mx y-=-的解,则m=____________【答案】3-.【解析】把x=1,y=﹣8代入3mx﹣y=﹣1,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把x=1,y=﹣8代入3mx﹣y=﹣1得,3m+8=﹣1,∴m=-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能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一个含30°角和另一个含45°角的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放置,直角顶点重合,且两条斜边//AB EF,则ACE∠=__________°.【答案】15【解析】根据//AB EF求出∠BDF=60°,即可求出∠DCF=15°,根据∠DCF+∠DCE=∠ACE+∠DCE即可求出∠ACE=∠DCF=15°.【详解】∵//AB EF,∴∠BDF=∠B=60°,∵∠BDF=∠F+∠DCF,∠F=45°,∴∠DCF=15°,∵∠DCF+∠DCE=∠ACE+∠DCE=90°,∴∠ACE=∠DCF=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正确理解图形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将边长为12的正方形ABCD 沿其对角线AC 剪开,再把△ABC 沿AD 方向平移8个单位长度到△A'B'C'的位置,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答案】32【解析】由正方形性质可得AD=CD=12,∠DAC=45°,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A'=8,A'B'⊥AD ,即可求A'E=8,A'D=4,即可求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CD=12,∠DAC=45°,∵把△ABC 沿AD 方向平移8个单位长度到△A'B'C'的位置,∴AA'=8,A'B'⊥AD ,且∠DAC=45°,∴A'E=AA'=8,∵A'D=AD-AA'=4,∴阴影部分面积=A'E×A'D=8×4=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移的性质并用平移距离表示出重叠部分的底与高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点P 在第四象限,距离x 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2个单位长度,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2,4-【解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各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答案.【详解】解:点P 在第四象限,距离x 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2个单位长度,得点P 的坐标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7.如果2(29)60x y x y -+++-=,则x-y=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由于(x-2y+9)2和|x+y-6|都是非负数,而它们的和为3,由此可以得到它们每一个都等于3,然后即可求出x 、y 的值.详解:∵()22960x y x y -+++-=,而(x-2y+9)2≥3,|x+y-6|≥3,∴(x-2y+9)2=3,|x+y-6|=3,∴29060x y x y -+⎧⎨+-⎩==, 解得x=1,y=1.∴x-y=1-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1)绝对值;(2)偶次方;(3)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当它们相加和为3时,必须满足其中的每一项都等于3.根据这个结论可以求解这类题目.三、解答题1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 )P a b ,若点P '的坐标为(,)a kb ka b ++(其中k 为常数,且0k ≠),则称点P '为点P 的“k 属派生点”.例如:(1,2)P 的“4属派生点”为(142,412)P '+⨯⨯+,即(9,6)P '.(1)点(2,3)P -的“2属派生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2)若点P 的“3属派生点”P '的坐标为(9,11),求点P 的坐标;(3)若点P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P 的“k 属派生点”为P '点,且点P '到y 轴的距离不小于线段OP 长度的5倍,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4,1)P '-;(2)(3,2);(3)5k 或5k -【解析】(1)根据“k 属派生点”的概念计算;(2)设点P 的坐标为(x ,y ),根据“k 属派生点”的概念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答案;(3)设点P 的坐标为(0,b ),根据“k 属派生点”的概念求出P′点的坐标,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1)(1)点P (-2,3)的“2属派生点”P′的坐标为(-2+2×3,3-2×2),即(4,-1),故答案为:(4,-1);(2)设P 点为(,)x y 根据题意39311x y x y +=⎧⎨+=⎩ 解得32x y =⎧⎨=⎩则点P 的坐标为(3,2)(3)设点P 的坐标为(0,b ),则点P 的“k 属派生点”P′点的坐标为(kb ,b ),由题意得,|kb|≥5b ,当k >0时,k≥5,当k <0时,k≤-5,则k 的取值范围是k≥5或k≤-5,故答案为: 5k 或5k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k 属派生点”的概念、点的坐标特征、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掌握“k 属派生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9.观察下面给出的等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112⨯=1﹣12②123⨯=12﹣13③134⨯=1341- (1)猜想:第n 个等式是(2)计算:112⨯ +123⨯+134⨯+……+1910⨯; (3)若11111(1)(2)(2)(3)(3)(4)(19)(20)20x x x x x x x x x +++⋯+=+++++++++,求x 的值. 【答案】(1)111n n -+;(2)910;(3)x =1 【解析】(1)根据已知算式得出答案即可;(2)根据已知得出的规律进行变形,再求出即可;(3)根据已知得出的规律进行变形,再求出即可.【详解】(1)第n 个等式是111(1)1n n n n =-++, 故答案为: 111(1)1n n n n =-++;(2)1111122334910+++⋯⋯+⨯⨯⨯⨯ =11111111,122334910-+--+⋯+- =1﹣110 =910; (3)11111(1)(2)(2)(3)(3)(4)(19)(20)20x x x x x x x x x +++⋯+=+++++++++, 11111111223192020x x x x x x x -+-+⋯+-=+++++++, 11112020x x x -=+++, 12120x x =++, 方程两边都乘以(x+1)(x+20)得:x+20=2(x+1),解得:x =1,经检验x =1是原方程的解,所以x =1.【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和数字的变化类,能根据已知算式得出规律是解此题的关键. 20.解下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1)253218x y x y -=⎧⎨+=⎩ ; (2)324313x x x x +⎧⎪+⎨-≤-⎪⎩< 【答案】(1)43x y =⎧⎨=⎩;(2)34x ≤<. 【解析】(1)两个方程相加即可消去y 求得x 的值,然后把x 的值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得y 的值; (2)分别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1)253218x y x y -=⎧⎨+=⎩①②, ①×2+②得7x=28,解得:x=4,把x=4代入①得8-y=5,解得:y=1.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43x y =⎧⎨=⎩; (2)324313x x x x +⎧⎪⎨+-≤-⎪⎩<①②, 解①得4x <,解②得3x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4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1.某商场对今年端午节这天销售A 、B 、C 三种品牌粽子的情况进行统计,并绘制出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天共销售了多少个粽子?(2)销售B 品牌粽子多少个?并补全图1中的条形图;(3)求出A 品牌粽子在图2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4)根据上述统计信息,明年端午节期间该商场对A 、B 、C 三种品牌的粽子如何进货?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答案】 (1) 2400 个;(2) 800 个;(3) 60°;(4)见解析.【解析】(1)用C 品牌的销售量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销售这三种品牌粽子总个数;(2)B 品牌的销售量=总销售量−1200−400=800个,补全图形即可;(3)A 品牌粽子在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60°×(400÷2400)=60°;(4)由于C 品牌的销售量最大,所以建议多进C 种.【详解】(1)销售粽子总数为12000500=2400(个); (2)销售B 品牌粽子个数为2400﹣1200﹣400=800(个),补全图1中的条形图,如下:(3)A 品牌粽子在图7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002400×360°=60°; (4)根据上述统计信息,明年端午节期间该商场应多进C 品牌的粽子,或者少进A 品牌的粽子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如图,已知//BC GE ,//AF DE ,140︒∠=.(1)求AFG ∠的值.(2)若AQ 平分FAC ∠,交BC 于点Q ,且15Q ∠=,求ACQ ∠的度数.【答案】 (1)40AFG ︒∠=; (2)110ACQ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1,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得到∠AHD=5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AQ=55°,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BC GE ,∴∠E=140︒∠=.∵//AF DE∴AFG ∠=∠E=40︒(2)∵140︒∠=,15Q ∠=∴∠AHD=55°,∵AF ∥DE ,∴∠FAQ=∠AHD=55°,∵AQ 平分FAC ∠,∴∠CAQ=55°∴∠ACQ=180°-∠CAQ-Q ∠=11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 23.计算下列各式:(1)1-212=___________________; (2)22111123⎛⎫⎛⎫-- ⎪⎪⎝⎭⎝⎭= ; (3)222111111234⎛⎫⎛⎫⎛⎫--- ⎪⎪⎪⎝⎭⎝⎭⎝⎭= ;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找到计算上面的算式的简便方法吗?请你利用你找到的简便方法计算下式:222222*********...11...1234910n ⎛⎫⎛⎫⎛⎫⎛⎫⎛⎫⎛⎫------ ⎪⎪⎪ ⎪⎪ ⎪⎝⎭⎝⎭⎝⎭⎝⎭⎝⎭⎝⎭【答案】 (1);(2);(3),【解析】试题分析:见试题解析试题解析:(1)211311244-=-=; (2)22113821123493⎛⎫⎛⎫--=⨯= ⎪⎪⎝⎭⎝⎭; (3)2221113815511123449168⎛⎫⎛⎫⎛⎫---=⨯⨯= ⎪⎪⎪⎝⎭⎝⎭⎝⎭; 11111111(1)(1)(1)(1)(1)(1)(1)(1)223344n n-+-+-+⋅⋅⋅⋅⋅⋅-+ 13211223n n n n-+=⨯⨯⨯⋅⋅⋅⨯⨯ =12n n+ 考点:找规律题24.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DE ∥AB ,过点E 作EF ⊥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1)求∠F 的度数;(2)若CD=2,求DF 的长.【答案】(1)30°;(2)1.【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B=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2)易证△ED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ABC是等边三角形,∴∠B=60°,∵DE∥AB,∴∠EDC=∠B=60°,∵EF⊥DE,∴∠DEF=90°,∴∠F=90°﹣∠EDC=30°;(2)∵∠ACB=60°,∠EDC=60°,∴△EDC是等边三角形.∴ED=DC=2,∵∠DEF=90°,∠F=30°,∴DF=2DE=1.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1=∠2,DB=DC.(1)求证:△ABD≌△EDC;(2)若∠A=135°,∠BDC=30°,求∠BCE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60°.【解析】(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SA,即可证明:△ABD≌△EDC;(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1的度数,进而可得到∠2的度数,再根据△BDC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出∠BCE的度数.【详解】(1)证明:∵AB∥CD,∴∠ABD=∠EDC,在△ABD和△EDC中,,∴△ABD≌△EDC(ASA),(2)解:∵∠ABD=∠EDC=30°,∠A=135°,∴∠1=∠2=15°,∵DB=DC,∴∠DCB=(180°-∠DBC)=75°,∴∠BCE=75°﹣15°=6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将边长为2个单位的等边△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A .6B .8C .10D .1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计算出四边形ABFD 各边的长度.详解:AC 与DF 是对应边,AC =2,则DF =2,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则AD =1,BF =3,故其周长为2+1+2+3=1.故选B .点睛:根据平移的性质,找出对应边,求出四边形各边的长度,相加即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位角相等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C .对顶角相等D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裁,同旁内角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A 、B 、D 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C 进行判断.详解: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A 选项错误;B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B 选项错误;C .对顶角相等,所以C 选项正确;D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所以D 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3.规定以下两种变换::①f(m,n)=(m,−n),如f(2,1)=(2,−1);②(,)(,)g m n m n =-- ,如(2,1)(2,1)g =--.按照以上变换有:()()()3,43,43,4f g f =--=-⎡⎤⎣⎦,那么()2,3g f -⎡⎤⎣⎦等于( ) A .(2-,3-) B .(2,3-) C .(2-,3) D .(2,3)【答案】D【解析】根据f(m,n)=(m,-n),g(2,1)=(-2,-1),可得答案.【详解】g[f(−2,3)]=g[−2,−3]=(2,3),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变化规律.4.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B.1,2,3C.6,7,8 D.2,3,4【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A.(3)2+(4)2≠(5)2,故该选项错误;B.12+(2)2=(3)2,故该选项正确;C.62+72≠82,故该选项错误;D.22+32≠42,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勾股定理.5.下列手机软件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称这两个图形为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6.计算12+16+112+120+130+……+19900的值为()A.1100B.99100C.199D.10099【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原式=11111 1223344599100 ++++⋯+⨯⨯⨯⨯⨯=111111112233499100 -+-+-+⋯+-,=1-1 100=99 10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正确分解分数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7.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B.该班的总人数为40C.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D.及格(≥60分)人数是26【答案】D【解析】为了判断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通过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的小矩形即可;为了得到该班的总人数只要求出各组人数的和即可;为了看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是否最少,只有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低的小矩形即可;为了得到及格(≥60分)人数可通过用总数减去第一小组的人数即可.【详解】A、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故正确;B、2+4+8+12+14=40(人),该班的总人数为40人,故正确;C、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有2人,故正确;D、40-4=36(人),及格(≥60分)人数是36人,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8.下列各图形分别绕某个点旋转120︒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选项A ,3603120︒÷=︒,即旋转120︒能与自身重合;选项B ,3601230︒÷=︒,而304120︒⨯=︒,即旋转120︒能与自身重合;选项C ,360660︒÷=︒,而602120︒⨯=︒,即旋转120︒能与自身重合;选项D ,360572︒÷=︒,所以绕某个点旋转120︒后不能与自身重合.故选D .9.下列不等式变形中,一定正确的是( )A .若ac >bc ,则a >bB .若a >b ,则am 2>bm 2C .若ac 2>bc 2,则a >bD .若m >n ,则﹣22m n >- 【答案】C【解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当c <0时对A 进行判断;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和m =0对B 进行判断;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对C 、D 进行判断.【详解】A 、若ac >bc ,c <0,则a <b ,所以A 选项错误;B 、若a >b ,m =0,则am 2>bm 2不成立,所以B 选项错误;C 、若ac 2>bc 2,c 2>0,则a >b ,所以C 选项正确;D 、若m >n ,则﹣12m <﹣12n ,所以D 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0.在实数227,0.1010010001…38,-π3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解析】利用无理数定义,无理数是无线不循环小数,直接判断即可 38, 在实数227,0.1010010001…38-π30.1010010001…,-π33个.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定义,基础知识扎实是解题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