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摘要】计算机从诞生至今,其技术不断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它提高了揉的劳动效率,降低了揉的劳动(包括脑力和体力)强度,促进了揉的沟通,加速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本文结合笔者近十年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工作的一些认识和心得,对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通过正反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表述了笔者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社会发展,正面影响,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缩影,社会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判定。

如旧、新石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子时代等等,都是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是改造自然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阶段揉社会主要技术手段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代表。

1946年,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诞生,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开始研制于1943年,完成于1946年,负责人是John W.Mauchly和J.Presper Eckert,重30吨,用了18000个电子管,功率25千瓦,主要用于计算弹道和氢弹的研制。

它的诞生标志着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计算机技术时代。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阶段,软件和硬件逐步实现了分离。

其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加强,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

这些都使得计算机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1、对自然界的认识被重新调整计算机技术产生之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经历岭散到连续的过程。

最开始人们对数的认识来源于原始的生活,“结绳记事”便是当时的真实反映,人们认为自然界的数就是一个一个的。

但随着人们劳动活动的加强,认识也有了提高,产生了连续的概念,如一个的一半、一半的一半,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继续下可以无穷的分下,一个连续的“圆”就此而产生。

直到微积分的产生,才使得连续和离散之间有了一个联接的桥梁,无穷小、微商等概念的引入使得连续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在此之后,计算机技术由于与电子技术的结合,为保证正负电子、高低电压对数的反映,使其一开始就使用了“二进制”这一简单而又抽象的表示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其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离散数学随之兴起,自然界被抽象为“是”和“非”两个概念,其关系被定义为“包含”、“不包含”等,以便于计算机技术对自然界进行描述。

进一步,人们逐渐适应了这种描述,将自然界离散化,以便于抽象表达,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9年Grace Murray Hopper开始开发COBOL(COmmon Business-Oriented Language)语言,1960年ALGOL——第一个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推出。

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加强,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量急剧增长,人们将数据和数据间的联系抽象为一张二维的表格,从而诞生了关系数据库。

“事实上,一种数学概念,可以只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或思维方法,这未必是唯心主义,数学当中莫非不能发明新技术或推理计算的艺术吗?”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深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事物被完全划分为“是”和“非”,事物不是属于“是”,就是属于“非”完全没有了其中间状态。

举个例子,假如170CM被定义为划分人高矮的界限,则在计算机世界,这是被严格定义的。

但在社会中,这个标准却存在模糊界限,即我们会认为169.9CM的人也属于高个子。

其实在语言中一切形容词均是模糊的。

如:高的、矮的、多的、少的、大的、小的。

甚至置身整个宇宙中,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均不存在了。

换句话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虽然抓住了事物的“矛”和“盾”,却忽略了事物的相对性,即“矛”和“盾”在一定的前提下存在,前提变了“矛”和“盾”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这在某个侧面可以说明,计算机技术仍然会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新概念仍然会层出不穷,因为人们需要不断的变换它,来适应“矛”和“盾”的变换,硬件如此,软件更是如此。

2、计算机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信息化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生产遵从于“摩尔(G.Moore)定律”(Gordon Moore为Intel公司的著名专家,由他发现的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规律被称为摩尔定律),即从60年代至今大约每过18个月集成度便增加一倍,而成本则降低一半;计算机发明虽才60年,但现今第六代产品的研制已形成热点,微机出现才20多年时间,不仅设计工艺几经革命,而且新机种纷纷问世;光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等推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当前的数字技术革命促进电脑、电信、电视、信息内容等方面的技术走向大融合,并使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大数据量的存储和共享成为可能。

因此伴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建立和所推动的信息化,虽然历史不长,但已经给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的影响。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诸多的成果。

对于一般公众而言,认识这种影响的存在,则无需多么深奥的理论,只要观察一下我们周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就会清楚。

时至今日,“信息社会”与“信息时代”,已不再仅仅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而是每日发生在人们自身生活和周围方方面面的生动现实。

当然,由于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信息化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在发展中国家也会有所区别。

但不管怎样,信息化对经济与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信息化表现为信息生产、流通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继而又进一步刺激人们对信息消费产生了更高的需求。

计算机、遥感、光通信、微机、智能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综合数字网、卫星通信等技术的突破,不仅推动整个技术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信息生产、流通和消费急剧扩展。

80年代以来,科技信息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并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人们把信息的高速膨胀形象地称为“信息爆炸”。

信息本来就是一切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的要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露其重要性。

而现代计算机技术使其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用武之地。

目前,新兴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已覆盖到生产制造、产品设计、办公室业务、家庭生活、医疗保健、教育、交通通讯、商业、科研、娱乐、保安、金融、气象、资源勘测、军事、大众传播等许多方面。

有人估计,现在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65%同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有关(吴锡军、何国平《高技术——跨世纪的战略问题》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果真如此,历史上还没有一项技术像现代计算机技术这样,对社会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计算机技术使空间和时间缩短,社会交往更为密切1968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一种设想:如果能够建立一个网络系统,类似蜘蛛网,它的特点应该是没有中心,一旦战争爆发,一部分网络被破坏,其他网络可以照常工作。

为此,美国国防部在其下属的高级研究项目署(ARPA)成立一个专家小组,专门研究这个所谓的“蜘蛛网”系统。

研究人员把若干小型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当时把这一组计算机称作信息处理器,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

研究结果表明,完全可以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不需要中心控制系统,在局部系统遇到破坏的情况下,整个系统照常运转。

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国防部就建起了一个计算机网络的雏形--ARPA网。

ARPA 网由4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3个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另一个设在内华达州。

尽管ARPA网还处在研究阶段,但是由于它运作顺利,很快在学术界传开了,人们纷纷要求加入ARPA网。

据报道,到1997年10月,全世界因特网上用户已达1亿,并以每月100万户的速度膨胀,有超过2000万主机、600个大型图书馆、400个学术文献库、100万个信息源联接上网。

每天,全球有数千万人在网上漫游、交流和工作,网上信息流量达到上万亿比特,并且仍以每100天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截止2006年12月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已达5189.9万户,比上年末新增1454.9万户。

全国互联网使用人数新增约2600万,总数达到1.37亿人。

1972年,研究人员首次运用ARPA网发送电子邮件,便获得成功,这标志着网络开始与通信相结合。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一百年前,人们要给异地的亲友送问候,大多要依靠驿差的长途跋涉。

如今,坐在家中的电脑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遥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发的电子贺卡。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书信已经渐渐推出龙史舞台(除商业信函外)。

人们不再长时间的苦苦等待千里之外的一封书信。

短短一、两分钟,一封电子书信就可以传达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人们的一切交流、学习、会议等活动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只要愿意,短短几分钟,便可以召开一个跨地区的,有上百人参加的会议。

网上教学目前也已经被很多学校所采用,而原来的函授手段也正在被网络所替代。

4、结束语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人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利用必将会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将会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开展以及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互联网的联系和沟通下,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将加快,企业和个人对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将不断加深,信息需求程度相对较大的部门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创造高附加值的行业。

并通过他们带动相关知识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甚至带动全社会的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计算机网络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人类文明进入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打破了原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方便和成功。

但是,网络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它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层次去面对新的生活和环境,同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抓住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机遇,不断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

网络有其利也有其弊,我们必须对其有正确地利用,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发展所服务。

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地研究网络,从而能够对它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对其加以正确的利用。

【参考文献】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2版[M]/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5版[J].电子工业出版社3. 顾巧论.《计算机网络安全》[M].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规划教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