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1.是非题
(1)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的初相一定都是零,所以它们是同相的.( )
(2)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上电压最大时,电流也最大.( )
(3)在同一交流电压作用下,电感L 越大,电感中的电流就越小.( )
(4)端电压超前电流的交流电路一定是感性电路.( )
(5)有人将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电流为6A 的交流电磁铁线圈误接在220V 的直流电源上,此时电磁铁仍能正常工作.( )
(6)某同学做荧光灯电路实验时,测得灯管两端电压为110V ,镇流器两端电压为190V ,两电压之和大于电源电压220V ,说明该同学测量数据错误.( )
(7)在R-L-C 串联电路中,U R 、U L 、U C 的数值都有可能大于端电压.( )
(8)R-L-C 串联谐振又叫电流谐振.( )
(9)在R-L-C 串联电路中,感康和容抗数值越大,电路中的电流也就越小.( )
(10)正弦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就是无用功率.( )
2.选择题
(1)正弦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i=R U
sin ωt B. i=R U C.I=R U D. i=R U
sin(ωt+φ)\
(2)纯电感电路中,已知电流的初相角为-60°,则电压的初相角为( )
A.30°
B.60°
C.90°
D.120°
(3)加在容抗为100Ω的纯电容量端的电压u C =100sin(ωt-3π)V ,则通过它的电流应是( )
A.i C = sin(ωt+3π)A
B. i C = sin(ωt+6π)A
C. i C =2sin(ωt+3π)A
D. i C =2sin(ωt+6π)A
(4)两纯电感串联,X L1=10Ω,X L2=15Ω,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总电感为25H
B.感抗X L =X X L L 222
1+
C.总感抗为25Ω
D.总感抗随交流电频率增大而减小
(5)某电感线圈,接入直流电,测出R=12Ω,接入工频交流电,测出阻抗为20Ω,则线圈的感抗为( )
A.20Ω
B.16Ω
C.8Ω
D.32Ω
(6)已知R-L-C 串联电路端电压U=20V ,各元件两端电压U R =12V ,U L =16V ,U C =( )
A.4V
B.32V
C.12V
D.28V
(7)处于谐振状态的R-L-C 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呈( )
A.电感性
B.电容性
C.电阻性
D.无法确定
(8)交流电路中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是( )
A.减小电路的功率损耗
B.提高负载的效率
C.增加负载的输出功率
D.提高电源的利用率
3.填充题 (1)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 ).若线圈的电感为0.6H,把线圈接在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路中,X L =( ) Ω. (2)有一个线圈,其电阻可忽略不计 ,把它接在220V ,50Hz 的交流电源上,测得通过线圈的电流为2A,则线圈的感抗X L =( ) Ω,自感系数L=( )H. (3)一个纯电感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其感抗X L =( ) Ω,电路相当于( ). (4)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 ),100P F 的电容器对频率是106Hz 的高频电流和50Hz 的工频电流的容抗分别是( ) Ω和( ) Ω. (5)一个电容器接在直流电源上,其容抗X C =( ),电路稳定后相当于( ). (6)一个电感线圈接到电压为120V 的直流电源上,测得电流为20A;接到频率为50Hz,电压为220V 的交流电源上,测得电流为28.2A,则线圈的电阻R=( ) Ω,电感L=( )mH. (7)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R=10Ω, X L =8Ω,X C =15Ω,电路两端电压为120V ,则电路中的总电流的为( )A,总抗阻为( ).
4.计算题 (1)在一个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为8Ω,感抗为10Ω,容抗为4Ω,电路的端电压为220V ,求电路中的总抗阻、电流各元件两端的电压以及电流和端电压的相位关系. (2)荧光灯电路可以看成是一个R-L 串联电路,若已知灯管电阻为300Ω,镇流器感抗为520Ω,电源电压为220V .①画出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②求电路中的电流;③求灯管两端和镇流器两端的电压;④求电流和端电压的相位差. (3)收音机的输入调谐回路为R-L-C 串联谐振电路,当电容为160pF,电感为250μH,电阻为20Ω时,求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 (4)某变电所输出的电压为220V ,额定视在功率为220K V.A.如果给电压为220V 、功率因数为0.75、额定功率为33KW 的单位供电,问能供给几个这样的单位?若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又能供给几个这样的单位?。